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璟

作品数:23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中药
  • 4篇血透
  • 4篇血透患者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疗效
  • 3篇动静脉内
  • 3篇动静脉内瘘
  • 3篇证候
  • 3篇肾病
  • 3篇肾脏
  • 3篇肾脏病
  • 3篇内瘘
  • 3篇疗效观察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内
  • 3篇静脉内瘘
  • 2篇血清
  • 2篇血压
  • 2篇药物

机构

  • 2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2篇黄璟
  • 11篇王立新
  • 9篇林启展
  • 7篇侯海晶
  • 4篇刘旭生
  • 4篇杨霓芝
  • 4篇吴秀清
  • 4篇卢富华
  • 4篇彭钰
  • 4篇高燕翔
  • 3篇梁晖
  • 3篇苏镜旭
  • 3篇许苑
  • 3篇林俊杰
  • 3篇左琪
  • 3篇马伟忠
  • 3篇马红岩
  • 3篇赵代鑫
  • 3篇邹川
  • 3篇王晶

传媒

  • 2篇河南中医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新中医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脉口服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应用通脉口服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干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死亡率的目的。方法:选取80例MHD患者,根据患者SGA评估营养状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处理;通脉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口服通脉口服液1支,每日3次,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体重指数(BMI)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胆固醇(TC)等营养状况;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通脉组治疗后Hs-CRP、IL-6均低于治疗前(P<0.05),BMI、TSF等,以及血红蛋白(Hb)、Alb、TRF、TC、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脉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口服液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MIA综合征,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一定意义。
林启展范立明黄璟包昆李飞吴秀清周敏
关键词:通脉口服液炎症营养不良维持性血液透析
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对血透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透(MHD)患者服用益气活血中药复方三芪口服液后,生化指标、脂联素(ADPN)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单纯透析组给予常规血透治疗,透析加服药组在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的前提下,服用三芪口服液,以3月为1疗程,连续观察2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透析加服药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透析加服药组ADPN、颈动脉IM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芪口服液可改善MHD患者的血脂紊乱、微炎症状态。
黄璟杨霓芝马红岩侯海晶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益气活血血清脂联素
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分期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术病理提示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型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85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型、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血尿查因者47例(占25.4%),蛋白尿查因者26例(占14.1%);慢性肾小球肾炎54例(占29.2%)、肾炎综合征34例(占18.4%)、肾病综合征20例(占10.8%)、其他4例(占2.2%)。病理分期:HassI型54例(占29.2),HassⅢ型52例(占28.1%),HassⅡ型40例(占21.6%)、HassIV型31例(占16.8%)、HassV型8例(占4.3%)。中医证侯本虚标实者166例(89.7%),单纯虚证者9例(4.9%),单纯实证者10例(5.4%)。其中脾肾气虚者最多见占120例(64.9%),其次分别为气阴两虚39例(21.1%)、肝肾阴虚13例(7%)、脾肾阳虚者2例(1.0%)、肺肾气虚1例(0.5%)。在176例含标实证者中,湿热证128例(72.7%)为最多见,其次分别为血瘀证115例(65.4%)、湿浊证25例(14.2%)、水湿证13例(7.4%)、其他(如风水相搏等)7例(4%)。结论 IgA肾病高发年龄段为20—39岁;临床表现以非肾病范围的尿检异常为最多见;病理上以HassI型、Ⅱ、Ⅲ型最为多见;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证为多见,其中脾肾气虚,湿热证为最常见证候,且多数患者兼有血瘀证。
黄璟张倩王立新
关键词:IGA肾病临床分型中医证候
胃炎康复片联合福辛普利治疗IgA肾病25例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药肾炎康复片对IgA肾病患者蛋白尿及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基础治疗之上,治疗组加服肾炎康复片,对照组加服贝那普利。疗程6个月,观察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中红细胞计数(尿RB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指标。结果: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G)显著减少。结论:肾炎康复片可以明显降低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明显改善小管功能。
黄璟王立新侯海晶胡勤晴
关键词:IGA肾病肾炎康复片福辛普利
福辛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观察——附43例报告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血压伴IR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前者给予福辛普利和二甲双胍治疗,后者单予福辛普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服药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下降,但治疗组收缩压降压幅度较对照组大。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福辛普利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方案治疗高血压伴IR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况,有利于提高降压疗效。
王晶黄璟屈玉春盛小刚丁晓军
关键词:福辛普利二甲双胍高血压胰岛素
甘遂末敷脐治疗重度肾性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甘遂末敷脐治疗重度肾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度肾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治疗上联合应用甘遂末敷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体质量、小腿围、腹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尿量增加幅度,体质量、小腿围与腹围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且呋塞米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UN、Scr水平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甘遂末敷脐治疗重度肾性水肿有较好疗效,且安全可行。
黄璟王立新
关键词:外治法
中药透析液对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中药透析液对血液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中药透析液(益气固肾液+常规碳酸氢盐透析液),与应用常规透析液者进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用3种透析膜:双醋酸纤维素膜、血仿膜、聚酰氨膜。测量透前、透析30min和透后的IL-1β、TNF-α、IL-6及CRP水平。结果:(1)透后IL-1β、TNF-α、IL-6及CRP均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应用中药透析液后,CRP升高程度明显降低(P<0.05);IL-1β、IL-6、TNF-α升高程度也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2)用3种透析膜进行透析时,IL-1β、TNF-α、IL-6及CRP有所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药透析液能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CRP升高程度,提示中药透析液能显著改善血液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2)用不同透析膜进行透析时,IL-1β、TNF-α、IL-6及CRP有所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双醋酸纤维素膜、血仿膜、聚酰氨膜的生物相容性差别不大。
林启展董金莉黄璟范立明吴秀清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药透析液透析膜
178例足细胞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足细胞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对178例微小病变(MCD)、膜性肾病(M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FSGS)的特发性足细胞病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型、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患者中MCD 68例(38.2%),MN 67例(37.6%),FSGS 43例(24.2%)。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NS)最多见,143例(80.3%),非肾病综合征者35例(19.7%)。MCD、MN、FSGS的中医证候均以本虚标实证为主(92.7%)。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多见,分别为69.1%、77.6%、67.4%。标实证以血瘀证多见,分别为70.6%、82.1%、74.4%,其次为湿热证,分别为52.9%、50.7%、53.5%。中医临床表现中,总体以水肿147例(82.6%)最多见,尿浊者31例(17.4%)。结论:足细胞病的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中医证候表现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湿热为主。
黄璟张倩王立新
关键词:肾活检临床分型中医证候
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应用于血透患者肾性骨病的效果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长期血透患者并发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选择伴有不同程度骨关节疼痛、肌无力、皮肤瘙痒、血钙升高的11例维持性血透(HD)患者,血透年限2~13(平均8.5)年,鲑鱼降钙素鼻喷剂200IU,1次/d,于透析后使用,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复查血清钙、磷、甲状旁腺素(PTH),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治疗后血钙、血磷、PTH均有明显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对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肾性骨病有显著疗效。
黄璟林启展吴秀清江慧玲
关键词:鲑鱼降钙素血透肾性骨病临床症状
1,6-二磷酸果糖和参麦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和参麦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经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参麦注射液0.5~1mL/(kg·次),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50~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15d为1疗程,并辅以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150~250mg/(kg·d),15d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测血清cTnI及心电图,并对心电图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同时测柯萨奇病毒抗体。结果:治疗后1、2周两组血清cTnI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t=3.636,P<0.01;t=6.67,P<0.001)。治疗后1周两组心电图异常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但在2周、1个月后ST-T改变、室性早搏恢复例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2周:#2=5.705、6.42、;1个月#2=6.411、4.5,均P<0.05)。3个月复查时,ST-T改变恢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5.621,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和参麦注射液联用能够快速降低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促进异常心电图的恢复,改善其预后。
王波苏海浩王晶陈凤媚叶志英喻清和黄璟
关键词:心肌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