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尧
- 作品数:11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不同条件下AC-20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在重载低速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对车辙深度的分析,对动稳定度DS的比较,揭示了60℃温度条件下,车速对车辙深度的影响较大。在超载情况下,所有的DS值已低于沥青混合料设计值,1.4 MPa,20 km/h的RD曲线出现了流值点,在超载低速严重的情况下,路面很容易产生失稳变形。
- 龙尧关宏信邵腊庚胡甜郭慧敏
- 关键词:车辙深度动稳定度失稳
- 基于Weibull分布的土-结构接触面剪切损伤模型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针对土-结构接触面剪切特性,基于现有统计损伤理论提出了土-结构接触面剪切损伤模型及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利用大型直剪仪对红黏土-混凝土结构接触面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了红黏土-结构接触面上剪应力-应变特性。根据试验结果得到红黏土-结构接触面剪切损伤模型的相关参数,建立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损伤模型参数与法向应力的关系,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表明:法向应力水平越大,黏性土-结构接触面剪切软化现象越不显著,应力应变关系由软化型转变为弱软化型。通过对接触面直剪试验的成果进行验证,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文中提出的剪切损伤模型具有能够充分反映土-结构接触面软化特性和应力状态的特点,模型参数较少。
- 龙尧张家生陈俊桦
- 关键词:道路工程WEIBULL分布接触面
- 沥青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控制方法研究
- 关宏信张起森秦禄生叶群山杨海荣徐暘赵树庆王辉王建平张健李雪连周立波龙尧罗增杰刘敬陈善祥
- 1、改进了车辙试验机,使其荷载可调(能够开展重载车辙试验)、试验轮往复碾压速度可调(能够模拟低速行车条件)、试件厚度可调(能够模拟整个沥青面层)、试件内部温度可调(能够在试件内部形成自上而下的温度梯度);(后面简称为新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
- 沥青混合料车辙实验及粘弹性分析
- 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中,大多数的路面采用了沥青路面。由于沥青混合料特有的粘弹性力学特性和外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路面在使用期间,会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结构强度逐渐降低,许多路面在通车后不久就出现了泛油、坑...
- 龙尧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车辙损坏BURGERS模型沥青路面
- 红黏土—混凝土光滑接触面直剪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利用大型直剪仪对土—混凝土接触面的应力应变特性进行研究,研究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光滑接触面的剪切变形特性,并构建相应的剪切本构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接触面τ-δ关系曲线为峰值型,但是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峰值趋势减缓。光滑接触面剪切破坏强度符合摩尔-库伦破坏强度理论,光滑接触面的黏聚力和摩擦角小于红黏土自身,阐述了接触面破坏的原因。通过对光滑接触面的剪胀(缩)特性研究,发现存在区分剪胀和剪缩的临界法向应力,并给出了计算方法。此外,探讨直剪试验双曲线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求出适合的双曲线参数,通过该模型可以求得一定法向应力范围内任意双曲线模型参数。
- 曾维德张家生龙尧
- 关键词:抗剪强度本构模型红黏土直剪试验
- 不同工况下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参数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AC-20C沥青混合料不同工况下室内车辙试验,采用循环应力下的沥青混合料本构模型,分析温度、荷载和作用时间对车辙和模型黏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分析,对车辙深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最大,作用时间次之,温度的影响程度是作用时间、荷载的2倍和10倍。温度、荷载和作用时间对于沥青混合料本构模型中的4个黏弹性参数(E_1,η_2,E_3,η_3)的影响各有不同:对参数E_1的影响,作用时间分别是温度和荷载所对应值的1.6倍和4倍;对于参数η_2的影响,温度影响为作用时间和荷载的1.5倍,而后两者的影响程度相当;对参数E_3的影响,温度和荷载影响基本相同,两者是作用时间的2.5倍;对参数η_3的影响,荷载和作用时间对η_3的影响差别不大,荷载和作用时间分别是温度的1.6倍和1.4倍。通过温度和作用时间的共同作用分析,高温和长作用时间共同作用是车辙变形急剧增大的主要原因。
- 彭东黎张家生龙尧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黏弹性本构模型车辙
- 粗粒土路基循环荷载试验及累积变形模型研究被引量:25
- 2017年
- 为了探讨粗粒土路基在往复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累积变形和动力特性,开展了粗粒土的室内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循环应力比、不同围压对粗粒土路基累积变形的影响。根据动三轴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围压和循环应力比影响的粗粒土路基累积变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应力比为0.3时是加载次数-累积动应变曲线由稳定型向破坏型演化的起点,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大,软化指数不断增大;当循环应力比小于0.3时,软化指数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当循环应力比大于0.3时,软化指数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累积变形模型反映循环应力比和围压对累积动应变的影响,能较好地预测累积动应变的发展趋势,且模型参数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为粗粒土路基的设计和养护提供参考。
- 龙尧张家生丁建源王维波
- 关键词:铁路路基循环荷载动三轴试验粗颗粒土
- 结构接触面剪切特性及软硬化损伤模型被引量:7
- 2016年
- 采用大型直剪仪进行了黏性土、砂土两种土样与混凝土接触面的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土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应力、应变及破坏强度等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黏性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切加载,剪切过程表现出应变软化特性,残余应力水平趋于稳定状态;砂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切过程主要表现为应变硬化,残余应力缓慢增长.针对土与结构接触面剪切特性,从损伤力学理论出发提出了考虑应变硬化和软化特性的结构接触面剪切损伤本构模型及模型参数确定的方法.该模型能充分反映土-结构接触面的应变软化和硬化特性,参数较少,方便实用.
- 龙尧张家生陈俊桦
- 关键词:接触面直剪试验
- 基于Burgers模型的沥青混合料室内车辙试验粘弹性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由于沥青混合料特有的粘弹性力学特性和易受温度影响的性质,使得路面在通车后就出现车辙病害。笔者利用Burgers粘弹性模型,推导了室内循环荷载作用下单层车辙板的永久变形公式。对添加车辙王、SBS改性沥青和普通基质沥青的AC-20C型混合料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室内车辙试验。利用1stopt软件反算出3种不同类型混合料的Burgers粘弹性模型的粘弹性参数,分析了不同添加剂及温度与粘弹性参数的关系,希望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提供参考。
- 龙尧谢晶王德群关宏信邵腊庚
- 关键词:BURGERS模型
- 路基粗粒土填料动力本构模型
- 2017年
- 首先从骨干曲线、滞回圈和累积变形这3方面总结粗粒土动力变形特性。然后给出理想弹塑性、非线弹性、粘弹性、和粘弹塑性等普遍本构关系式以及一些经典的本构模型。最后,针对路基粗粒土,分析给出的动力本构模型的适用条件,对粗粒土动力本构模型研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 邓涛彭东黎龙尧陈俊桦
- 关键词:粗粒土本构关系循环荷载粘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