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瑞娥

作品数:61 被引量:1,80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医院感染
  • 14篇消毒
  • 8篇手术
  • 7篇耐药
  • 6篇细菌
  • 6篇现患率
  • 5篇药物
  • 5篇手术部
  • 5篇切口
  • 5篇切口感染
  • 5篇灭菌
  • 5篇菌药
  • 5篇抗菌
  • 5篇抗菌药
  • 5篇抗菌药物
  • 4篇手术部位
  • 4篇污染
  • 4篇目标性监测
  • 4篇耐药菌
  • 3篇毒效

机构

  • 61篇中南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山东省立医院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唐山市人民医...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61篇龚瑞娥
  • 36篇吴安华
  • 26篇冯丽
  • 19篇王曼平
  • 16篇吕一欣
  • 16篇李洁
  • 14篇刘珍如
  • 14篇黄勋
  • 13篇任南
  • 11篇黄昕
  • 10篇吴红曼
  • 10篇曾翠
  • 9篇李春辉
  • 8篇文细毛
  • 7篇张莹
  • 6篇付陈超
  • 6篇易霞云
  • 6篇曾烂漫
  • 5篇张凤林
  • 5篇徐秀华

传媒

  • 2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3篇中国感染控制...
  • 7篇中国消毒学杂...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生活与健康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67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分析--某大型综合医院2年“超级细菌”监测报告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超级细菌”医院感染现状、特点、分布规律及预后,为科学制定“超级细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某院2014年1月—20...
张莹吴安华龚瑞娥冯丽刘珍如吴红曼曾翠陈玉华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2008年美国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指南节译(Ⅲ)——消毒灭菌方法选择被引量:3
2010年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08版《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指南》已出版,该指南最终目标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消毒灭菌方法,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以下节选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建议(表1)。
龚瑞娥吴安华
关键词:消毒灭菌
听诊器的细菌污染与其耐药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细菌污染听诊器的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生的听诊器的膜部和耳塞部进行采样,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K-B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用琼脂筛选法做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鉴定。结果216份标本细菌阳性率为72.7%,主要菌种为革兰阳性球菌。医生个人听诊器膜部合格率低于公用听诊器膜部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污染细菌种类为两种及两种以上者占33.8%,108副听诊器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MRSA的携带率分别为19.4%和9.3%;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等1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表明,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76.9%,多重耐药率达28.2%。结论听诊器污染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较为普遍。
黄昕吴安华龚瑞娥王曼平李洁
关键词:细菌污染耐药率
医疗废物浸泡消毒效果观察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研究一次性使用输液管在使用后、浸泡消毒后、毁形后的带菌情况。方法分别采集检测使用后浸泡前、浸泡中于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保证浸泡>30min)、统一毁形后留置在暂存点的一次性使用塑料输液管的细菌量。结果浸泡前组细菌阳性率高于浸泡组(χ2=8.37,P<0.01),低于毁形后组(χ2=8.03,P<0.01),毁形后组高于浸泡中组(χ2=26.13,P<0.01);检出细菌不可计数份数的比例由浸泡前组、浸泡中组、毁形后组逐渐增加(分别为8.64%、14.81%、17.50%);检出细菌类别差别不明显,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均为条件致病菌。结论采取消毒剂浸泡后毁形的方法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管,在细菌污染方面未能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吴安华黄昕龚瑞娥李洁吕一欣王曼平
关键词:医疗废物消毒
洁净手术室动态空气细菌采样架的制作与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要求,对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动态沉降法细菌菌落数进行监测。方法设计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动态沉降法细菌采样要求的采样架。结果设计的该采样架造价低廉,外形美观、易于清洗和消毒、使用方便,易于操作,放置培养皿倾斜30度、高度正好在回风口中部,不需要每次调节高度。结论动态监测结果直接反映了手术污染的危险程度,通过监测,及时掌握手术室细菌污染状况,评价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效果,对于确保手术安全非常必要,对于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刘珍如龚瑞娥龚瑞娥周凤黄勋
关键词:洁净手术室回风口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床旁调查表"及"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次调查应查658例,实查653例,实查率为99.24%;发生感染1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84%;感染居前3位的科室为甲乳二区、NICU、儿内科,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4%。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能为目标性监测提供基线调查依据及重点监测的方向,使下一步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李晖朱岩高晓玲钟巧林春燕龚瑞娥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
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肠镜效果监测及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对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AER)消毒肠镜效果进行生物学监测,同时综合分析导致消毒失败的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22年7月该院AER清洗消毒肠镜内腔面及终末漂洗用水常规采样生物学监测数据。检测结果若超标,从内镜设备维护管理、终末漂洗用水管理、人员管理和消毒剂使用等方面查找消毒失败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 AER清洗消毒肠镜生物学监测分别在2018年8月和2022年3月出现结果异常,前者经过5轮、后者经过1轮措施改进和复查之后监测达标;AER终末漂洗用水生物学监测分别在2019年12月和2022年3月出现结果异常,前者经过1轮、后者经过2轮措施改进和复查之后监测达标。内镜和终末漂洗用水生物学监测在2022年3月出现异常,经分析,内镜污染是由终末漂洗用水超标引起的。结论 通过根因分析,发现AER清洗消毒肠镜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为仪器老化和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通过建立设备检修保养制度和标准化操作程序等进行针对性管理,同时定期对内镜内腔面和终末漂洗用水进行生物学监测,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了因内镜污染导致的相关感染,从而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刘珍如吴安华豆清娅龚瑞娥汤紫媛张莹周凤黄勋
关键词:肠镜
美逸柔外科洗手液和消毒抗菌乳液手部皮肤消毒效果的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了解美逸柔外科洗手液和消毒抗菌乳液用于外科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美逸柔和碘伏对外科医务人员的手进行消毒,分别检测消毒前后手部皮肤的细菌数。结果美逸柔消毒前后细菌数差异有显著性,美逸柔组和碘伏组消毒效果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美逸柔是一种优良实用的皮肤消毒剂,可用于外科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的消毒。
李洁吕一欣黄昕龚瑞娥冯丽王曼平吴安华
关键词:碘伏消毒
2012年全国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调查报告被引量:299
2014年
目的 调查不同规模医院的医院感染(HAI)及社区感染(CAI)现患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的统一部署,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2年参加调查的各医院住院患者的日HAI和CAI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病原学送检率.结果 共调查1 313 家不同规模医院,786 028例住院患者,发现25 273例医院感染病例,HAI现患率为3.22%;177 009例CAI病例,CAI现患率为22.52%.301 77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39%,治疗用药患者中40.16%送标本做细菌培养检测.床位数<300、300~599、600~899、≥900的不同规模医院HAI现患率和病原送检率呈"阶梯式"升高(HAI现患率分别为2.11%、2.52%、3.49%、3.91%;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23.43%、33.97%、45.38%、4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I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则呈"阶梯式"降低(CAI现患率依次为28.99%、25.43%、21.97%、18.72%;抗菌药物使用率依次为46.58%、41.14%、37.23%、3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I现患率居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综合重症监护室(ICU,27.76%)、血液科(10.13%)、烧伤科(9.64%)、神经外科(9.00%)、儿科新生儿组(5.34%).HAI病例共分离病原体12 447株,居前5位者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 825株)、大肠埃希菌(1 750株)、肺炎克雷伯菌(1 437株)、鲍曼不动杆菌(1 3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 112株).结论 HAI现患率在下降,ICU 的HAI现患率最高;革兰阴性细菌仍是HAI主要病原体;与以往相比,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病原学送检率明显增高.
吴安华文细毛李春辉任南龚瑞娥黄勋冯丽刘珍如孟莉郭燕红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病原体
内窥镜的使用与消毒现状被引量:52
2002年
目的 :提高内窥镜的消毒技术水平 ,统一管理 ,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方法 :通过对医院各种内窥镜的消毒效能检测和环境检测 ,发现在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 :在不同科室同一内窥镜重复购置 ,人员管理分散 ,致使一方面使用时内窥镜应用过频 ,给消毒灭菌带来一定困难 ,在消毒灭菌方法选择上多用消毒代替灭菌 ,另一方面某些科室内窥镜相对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结论 :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建立内镜诊断治疗中心 ,统一调配内镜使用 ,正确选择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等措施 ,保证消毒灭菌效果和安全使用。
龚瑞娥吴安华王曼平冯丽
关键词:内窥镜消毒灭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