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增武
- 作品数:39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传统情感和现代理性之间的平衡与倾斜──试论路遥的文化心态被引量:5
- 1999年
- 丁增武
-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道德情感作家传统美德劳动者
- 苏雪林与中国新文学学科的创建
- 从学科史的角度看,“中国新文学”这一学科是在民国时期各大学开设的诸多“新文学”课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者乃是前者的“史前阶段”。民国时期大学新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建设的成熟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新文学学科起点的高低...
- 丁增武
- 关键词:学科建设苏雪林
- 文献传递
- 一个故事 两种讲法——关于《扶桑》与《乌鸦》的比较阅读被引量:1
- 2004年
- 新移民文学对于女性移民生存体验的关注始终引人注目。《扶桑》与《乌鸦》以生存方式为共同的切入点 ,讲述了一个不同时空下两代女性移民的相同故事。需要注意的是 ,在对于相同生存方式的不同叙述中 ,《扶桑》与《乌鸦》分别诠释了另类时空体验中人性的张扬与异化 ,并共同表达了新移民环境下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及其焦虑的主题。
- 丁增武
- 关键词:新移民文学人性民族文化身份
- “批判”的恢复--析《羊的门》的主题意向
- 2000年
- 文坛的历史和文学的现实显示: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要在吐故纳新中走向现代化,离不开对人类生存的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审视与批判。本文在对《羊的门》的主题意向的剖析中,认为这种批判应体现在对世俗政治批判,人性批判和文化批判三个层面上。
- 丁增武
- 关键词:《羊的门》主题意向人性批判文化批判人文精神小说
- 苏雪林早期散文对美文运动的贡献
- 2008年
- 苏雪林早期的散文是无可争议的美文,其审美内涵包括诗画之美、灵动之美、真挚之美等层次,与周作人、朱自清、冰心等美文运动中的名家相比较,苏雪林早期散文对美文运动的风格及走向有特殊的丰富与纠偏的意义。
- 丁增武
- 关键词:苏雪林唯美化偏执
- 论潘军小说的叙事风格
- 2001年
- 潘军在小说中非常注重与读者和社会保持叙事的距离 ,对于这种距离的纯技术追求日渐演变为一种风格。而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 ,潘军向读者展示了他写作的智性。
- 丁增武
- 关键词:小说叙事风格怀疑主义虚无主义
- 现实与想象的边界——潘军长篇小说《死刑报告》解读
- 2006年
- 《死刑报告》以朴素的故事形式关注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死刑问题,探讨了无法追究的个人性情和普遍适用的死刑制度之间的悖论关系,表达了对一种理想的“正义”的终极思考。潘军以特有的主观化的方式诠释了这种思考,但他的话语激情能否支撑他在现实和想象之间走出一条温和的道路来,则是读者所关心的。
- 丁增武
- 关键词:死刑故事伦理正义主观化
- 路遥小说论
- 路遥是一位孤独的旅人,在其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他一
直在文学潮流的边缘域孤立而倔强的行走;路遥是一位痛苦的歌者,
在那个理解他、属于他的平凡世界里,始终于传统和现代之间默默...
- 丁增武
- 关键词:艺术个性文化心态平民化审美价值
- 文献传递
- 论苏雪林日记的“另类”价值
- 2019年
- 作为现代文献,苏雪林日记的“另类”主要和她作为赴台右翼知识分子的身份相关。日记未能在大陆出版,是少见的赴台文人研究资料,内容也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尤其在研究揭示右翼知识分子赴台的曲折心理历程以及赴台知识分子晚年关于“统独”议题的立场方面,苏雪林日记提供了一份有“另类”价值的私人文献档案。
- 丁增武
- 关键词:苏雪林日记
- 浅析合肥发展文化产业、重塑城市精神的现实意义——兼及长沙发展文化产业的借鉴意义
- 2007年
- 文化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资源的产业。对于合肥这样一个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而又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欠发达城市来说,发展文化产业,重塑城市精神,是一条极具现实意义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同为中部省会城市的长沙可以提供诸多借鉴。
- 丁增武
- 关键词: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