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继军

作品数:98 被引量:757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动脉
  • 27篇封堵
  • 23篇冠状
  • 23篇冠状动脉
  • 22篇缺损
  • 22篇间隔缺损
  • 22篇封堵器
  • 16篇室间隔
  • 15篇心肌
  • 15篇室间隔缺损
  • 14篇疗效
  • 12篇介入
  • 12篇介入治疗
  • 12篇病变
  • 10篇心病
  • 10篇心脏
  • 9篇导管插入术
  • 9篇造影
  • 9篇疗效观察
  • 7篇导管封堵

机构

  • 97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武警福建总队...
  • 2篇济南军区青岛...
  • 2篇济南军区青岛...
  • 1篇解放军第12...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海南省三亚市...

作者

  • 98篇丁继军
  • 87篇秦永文
  • 71篇郑兴
  • 60篇赵仙先
  • 42篇曹江
  • 22篇胡建强
  • 21篇吴弘
  • 15篇徐荣良
  • 14篇陈少萍
  • 14篇毛红娟
  • 13篇马丽萍
  • 12篇边长勇
  • 11篇章同华
  • 10篇陈凌
  • 5篇章建梁
  • 5篇张振远
  • 5篇沈茜
  • 4篇黄聪
  • 4篇陈福杰
  • 4篇陈凌

传媒

  • 2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1篇介入放射学杂...
  • 9篇上海医学
  • 7篇临床心血管病...
  • 6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4篇首届中国先天...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29篇2004
  • 11篇2003
  • 13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 8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2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静脉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评价经静脉置入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疗效。方法 :2 4例患者术前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ASD直径为 6~ 30 (18.96± 7.0 3) m m。在透视及经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静脉置入Am platzer封堵器闭合 ASD。结果 :2 4例 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为 15~ 36 (2 6 .2 5± 7.5 7) mm ,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 14~ 36 (2 6 .5 2± 7.15 ) m m。 2 4例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 ,术中无并发症 ,1例在术后第 3天出现 度 型房室传导阻滞 ,2周后恢复。 7例术后即刻超声检查显示微量残余分流 ,术后 1周复查均无分流。结论 :经静脉置入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 ASD是一种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秦永文丁继军胡建强Zhao Xianxian赵仙先郑兴曹江边长勇毛红娟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器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ASD
胺碘酮合用氯沙坦治疗房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36例心房颤动患者以胺碘酮加氯沙坦治疗 (观察组 ) ,6 0例单用胺碘酮治疗 (对照组 ) ,两组治疗 3周后仍房颤者均进行电复律 ,复律后继续各组的药物维持 ,随访 1年。两组药物复律及电复律的成功率均无差异 ;结果表明 ,两组药物治疗复律后1~ 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亦无明显差异 ;而电击复律后 12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 ,观察组为 76 .0 0 % ,对照组为 4 7.6 2 %(P<0 .0 5 )。提示 。
郑国龙秦永文郑兴章建梁边长勇曹江丁继军赵先仙
关键词:胺碘酮氯沙坦房颤电复律
华法令治疗右室心肌病伴附壁血栓1例
2003年
郑国龙秦永文郑兴丁继军曹江裴强
关键词:心肌疾病血栓形成华法令
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 ,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 5例临床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 ,左心室流出道压差 (leftventricularoutflowtractpressuregradient ,LVOTPG)静息时等于或大于 6 6 7kPa。予间隔支球囊试堵、导管中心腔造影、UCG监测确定靶血管 ,无水乙醇 (2 5± 1 0 )mL消融间隔支。结果 :消融第一间隔支 3例 ,第二间隔支 1例 ,第一、二间隔支联合 1例 ,术前LVOTPG静息压差为 8 5 (7 1~ 14 6 )kPa,术后即刻降至 3 3(1 9~ 5 5 )kPa ,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术后平均随访 6个月 ,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UCG提示LVOTPG进一步降低 ,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变薄。结论 :PTSMA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有效手段 ,其近期疗效良好。
裴强秦永文郑兴丁继军
关键词: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疗效观察
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 6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活动性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88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临床资料 ,并经ELISA法检测血浆IL - 6水平。结果 冠心病各组中IL - 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IL - 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冠心病各组间IL - 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IL - 6与甘油三酯和年龄间有显著正相关。结论 IL - 6作为一种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急性相蛋白 ,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马丽萍秦永文郑兴吴弘郭品娥丁继军赵仙先陈少萍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炎症C反应蛋白
蘑菇伞状未闭动脉导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评价应用蘑菇伞状动脉导管封堵器 (ADO)经导管闭塞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即刻和早期疗效。方法  2 2例病人 ,男 7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 2 1(3~ 6 5 )岁。PDA平均最小直径为 5 .6 1(2~ 9)mm。应用F6~F7长鞘管经静脉系统输送ADO。结果  2 2例病人均获成功。 13例术后即刻主动脉造影显示PDA完全堵塞。所有病人术后 1周心脏多普勒超声显示PDA完全堵塞 ,无并发症。结论 蘑菇伞状ADO经导管封堵术是治疗PDA的有效方法。
秦永文丁继军胡建强赵仙先曹江陈凌郑兴毛红娟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导管插入术封堵器ADO
冠状动脉介入期间心室颤动的原因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中发生心室颤动(VF)的原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1086例,回顾性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术中心电、压力监测等资料。结果:13例VF(发生率1.2)均为男性,其中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手术11例,择期手术2例。造影发现单支血管病变4例,2支病变4例,3支病变5例。VF发生在右冠状动脉10例,前降支冠状动脉1例。2例VF出现于冠状动脉造影术中,4例出现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6例出现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PCI术前预防性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时。所有患者均经非同步直流电复律1次或多次、以及胸外心脏按压、用肾上腺素后抢救成功。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时发生的VF更多见于对右冠状动脉的操作中,其发生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临时起搏电极的安置以及操作者的经验等因素有关。及时发现和处理得当,临床预后较好。
周菲秦永文黄新苗丁继军马丽萍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血管造影心室颤动
自制非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初步临床应用
<正>目的:评价自制非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闭合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患者16(男13,女3) 例,年龄5~30(18±8)岁。经临床体检、心脏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前超声测量缺...
秦永文赵仙先吴弘郑兴丁继军曹江
文献传递
零边偏心型封堵器在治疗边缘不良型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距主动脉瓣2mm以内的膜部室室间隔缺损,应用对称型封堵器可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为了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扩大应用范围,我们设计了零边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并于2003年应用于临床。本文报告应...
秦永文赵仙先吴弘郑兴丁继军曹江
文献传递
新型Amplatzer未闭动脉导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1999年
秦永文丁继军曹江胡建强赵仙先陈凌毛红娟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AMPLATZER封堵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