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双琴

作品数:89 被引量:741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5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9篇儿童
  • 25篇队列研究
  • 17篇学龄
  • 17篇学龄前
  • 16篇学龄前儿童
  • 15篇妊娠
  • 10篇婴儿
  • 10篇月龄
  • 10篇孕期
  • 7篇母乳
  • 7篇母乳喂养
  • 7篇出生队列
  • 7篇出生队列研究
  • 6篇影响因素
  • 6篇孕前
  • 6篇睡眠
  • 6篇出生体重
  • 5篇婴幼
  • 5篇婴幼儿
  • 5篇孕早期

机构

  • 61篇安徽医科大学
  • 25篇安徽省马鞍山...
  • 4篇昆士兰理工大...
  • 2篇马鞍山市疾病...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教育部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淮南联合大学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作者

  • 87篇严双琴
  • 52篇陶芳标
  • 36篇顾春丽
  • 31篇徐叶清
  • 29篇曹慧
  • 18篇黄锟
  • 17篇李晴
  • 12篇潘维君
  • 11篇郝加虎
  • 11篇汪素美
  • 9篇朱海琴
  • 8篇葛星
  • 8篇刘国栋
  • 7篇倪玲玲
  • 7篇孙艳丽
  • 7篇邵婷
  • 7篇陶慧慧
  • 5篇苏普玉
  • 5篇童世庐
  • 5篇翁婷婷

传媒

  • 14篇中华流行病学...
  • 13篇中国妇幼保健
  • 10篇中华预防医学...
  • 10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安徽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儿童保健...
  • 5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17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3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及与父母文化程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确定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探讨饮食模式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联。方法 选择马鞍山市区91所幼儿园16 439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食物频率和社会人口学特征,利用食物频率表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采用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文化程度与饮食模式的关联。结果 共获得加工型、饮料型、零食型、蛋白型和素食型5种饮食模式,因子累积贡献率为48.02%,其中加工型的因子贡献率为24.78%。父亲文化程度低与饮料型饮食模式(OR=1.36,95%CI:1.15-1.63)和零食型饮食模式(OR=1.21,95%CI:1.01-1.43)呈积极正相关;母亲文化程度低与加工型饮食模式(OR=1.31,95%CI:1.09-1.57)和饮料型饮食模式(OR=1.48,95%CI:1.23-1.77)呈积极正相关,与蛋白型饮食模式(OR=0.62,95%CI:0.52-0.74)和素食型饮食模式(OR=0.72,95%CI:0.60-0.86)呈负相关。结论 马鞍山市学龄前儿童饮食模式以不健康相关的饮食模式为主要选择,父母文化程度,尤其是母亲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学龄前儿童的饮食模式选择。
严双琴曹慧顾春丽徐叶清倪玲玲陶慧慧邵婷陶芳标
关键词:饮食模式文化程度
6个月龄儿童眼屈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6个月龄儿童的眼屈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146名6个月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龄儿童左右眼球镜屈光度及散光检出率女童均高于男童;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先心儿的6个月龄眼球镜屈光度均高于正常儿童,但散光检出率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个月龄儿童眼球镜屈光度和散光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6个月龄儿童眼屈光状态以远视占优势,婴儿先天不良因素可能对6个月龄婴儿眼屈光状态产生影响。
严双琴顾春丽刘明芳李晴
关键词:屈光散光儿童
睡眠状况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执行功能问题的发生状况,分析睡眠问题与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对就读于马鞍山市91所幼儿园12363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由家长评价儿童睡眠问题),运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学龄前版(BRIEpP)评定儿童的执行功能发育状况。结果学龄前儿童年龄越大,父母亲文化程度越高,执行功能得分越低(功能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女童的执行功能得分显著低于男童(P〈O.05)。睡眠质量越好,入睡时间越短,睡眠障碍越少,执行功能得分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差(OR=1.93,95%CI:1.51~2.48)、入睡慢(OR=2.05,95%CI:1.52~2.78)、睡眠障碍多(OR=1.54,95%CI:1.35~1.76)是执行功能可疑的危险因素,其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对执行功能的发育有负面影响。家长应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陶勇浩倪玲玲严双琴陶慧慧顾春丽邵婷曹慧孙艳丽童世庐陶芳标
关键词:睡眠学龄前儿童
孕前BMI和妊娠期糖尿病对儿童脂肪重积聚时相提前的独立和联合效应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孕前BMI、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儿童脂肪重积聚(AR)时相提前的关联。方法基于已经建立的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本研究共纳入2896对母子对,收集孕妇孕前身高、体重、24~28周GDM情况,在婴儿42天、3月龄、6月龄、9月龄以及1岁后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连续追踪随访至6岁,获得其身长/高、体重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GDM与儿童AR时相提前的关联强度,并通过相乘、相加模型分析孕前BMI及GDM对于儿童AR时相提前的发生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母亲孕前体重不足、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者分别占23.2%(672例)、66.4%(1923例)、8.7%(251例)和1.7%(50例);GDM患病率为12.4%。儿童AR年龄为(4.38±1.08)岁,AR时相提前的儿童占3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前超重(OR=1.67,95%CI:1.27~2.19)、肥胖(OR=3.05,95%CI:1.66~5.56)以及孕期患有GDM(OR=1.40,95%CI:1.11~1.76)是AR时相提前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孕前体重不足(OR=0.60,95%CI:0.49~0.73)是AR时相提前发生的保护因素。与仅孕前超重/肥胖或孕期患有GDM相比,孕前超重/肥胖与孕期患有GDM并存,AR时相提前的发生风险更高,OR值(95%CI)分别为2.03(1.20~3.44)、3.43(1.06~11.12)。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分析显示,孕前BMI和孕期患有GDM对儿童AR时相提前无交互作用。结论母亲孕前较高的BMI和孕期患有GDM是儿童AR时相提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并存的风险更高,但无统计学交互作用。
樊诗琦严双琴朱贝贝李小真童娟李春刚曹慧伍晓艳伍晓艳魏兆莲陶芳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体质指数超重肥胖
学龄前儿童多发性伤害事件相关因素分析
2010年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特征与多发伤害事件的关系.方法 整群选取马鞍山市12所幼儿园的2 001名儿童,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症状问卷)对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评定,开展为期半年的伤害主动监测.结果 有行为问题的学龄前儿童多发性伤害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行为问题的儿童(χ2=16.4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为问题中的多动(OR=2.67)、冲动-多动(OR=1.81)、心身障碍(OR=1.61)、母亲白天轮班(OR=5.66)及经常上夜班(OR=7.05)、男童(OR=1.61)、4~5岁年龄段(OR=3.71)、早产(OR=1.74)是学龄前儿童多发伤害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多发伤害事件与其行为问题密切相关.
严双琴徐叶清张安慧陶芳标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与日常生活状况关联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与日常生活状况之间的关系,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2 032名来自儿保门诊和托幼机构的6月龄~6周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同时对儿童日常生活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率为31.1%;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视力发育与每天累计看电视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家庭采光情况,饮食习惯,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家长是否经常教孩子做眼保健操及家长是否注重保护孩子视力等因素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光线强(OR=3.011,95%CI∶1.114~7.827)和家长十分注重保护孩子视力(OR=1.500,95%CI∶1.028~2.190)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危险因素,而经常吃鱼(OR=0.687,95%CI∶0.437~0.978),经常喝鲜牛奶(OR=0.593,95%CI∶0.417~0.844)是儿童视力发育的保护因素。结论日常生活状况与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密切相关,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保护儿童视力发育。
侯赛张秀军徐叶清严双琴王虹高国朋李享李修德
关键词:视力普查日常生活活动饮食习惯
马鞍山市婴幼儿发育行为与母乳喂养关联的队列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 探讨不同母乳喂养情况对婴幼儿发育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的马鞍山优生优育出生队列为基础.基线人群纳入标准:年龄≥18岁;建卡时孕周≤14周;无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或精神病史.基线研究共纳入3474名孕妇,获得3273名单胎活产儿,随访至婴儿18月龄剔除母乳喂养资料不完整、未完成6月龄和18月龄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3版(ASQ-3)评价的婴幼儿,共纳入2404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孕产妇一般人口学特征、分娩信息及婴幼儿基本信息、母乳喂养情况等资料.采用ASQ-3评价6月龄和18月龄婴幼儿发育行为,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乳喂养情况对婴幼儿发育行为的影响.结果 婴幼儿6个月内母乳喂养强度得分为(26.56±10.56)分.0~5月龄时纯母乳和主要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4.2%(1303名)、54.0%(1298名)、54.0%(1297名)、50.5%(1213名)、34.4%(827名)、9.9%(237名).调整孕妇年龄、孕前BMI、孕妇智力、分娩方式、婴幼儿性别、胎龄、婴幼儿出生体重、家庭经济状况后,与从未母乳喂养相比,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1~3个月的婴幼儿6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36,95%CI:0.17~0.79),18月龄时沟通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27,95%CI:0.08~0.88),18月龄时个人-社会能区发育低常率较低(RR=0.36,95%CI:0.21~0.63);与从未母乳喂养相比,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达到4个月及以上的婴幼儿6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58,95%CI:0.34~0.97),18月龄时沟通能区发育低下率(RR=0.40,95%CI:0.18~0.85)和发育低常率(RR=0.65,95%CI:0.48~0.87)均较低,18月龄时精细运动能区发育低下率较低(RR=0.56,95%CI:0.35~0.90),18月龄时个人-社会能区发育低常率较低(RR=0.57,95%CI:0.39~0.83).随着母乳喂养
叶奥星陶兴永严双琴左阿珠潘维君黄锟陶芳标
关键词:母乳喂养儿童发育队列研究
马鞍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情况调查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马鞍山市城区13所幼儿园3-6岁儿童3 891名进行测量身高、体重,以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并排除继发性肥胖作为诊断标准。结果马鞍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的发生率为13.6%,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为7.86%,其中男童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χ2=10.546,P=0.001)。各年龄组间儿童肥胖总发生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9.504,P〈0.001),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随年龄递增而增高,5岁上升明显。结论马鞍山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率较高,预防儿童肥胖重点应放在学龄前期。
汪素美刘倩琦严双琴顾春丽李月霞赵永华
关键词:超重肥胖发生率学龄前儿童
一种新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探讨:42天初筛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在医院分娩率较低地区,探讨采用出生后42天左右进行初筛的可行性,为难以在出生后48~72dx时进行听力初筛的地区寻求一种可行的听力筛查方法,并可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以下简称新筛)项目切人儿童保健体系的起始点。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比较3507例(男1898/女1609)出生后20~94天(43.06+4.123)婴儿(以下简称婴儿组),和2325例(男1199/女1126)1-42天(3.53~1.339)新生儿(以下简称新生儿组)的听力筛查结果,主要指标包括初筛通过率、初筛未通过率、复筛率、复筛通过率、复筛未通过率、转诊率、确诊率。结果(1)初筛通过率:新生儿组83.4%(1940/2325),婴儿组92.9%(3257/3507),x。=128.151,P=O.000;(2)初筛未通过率:新生儿组16.6%,婴儿组7.1%,x。=128.151,P=O.000;(3)复筛率:新生儿组77.9%(300,385),婴儿组84.8%(212,250),x。=4.591,P=O.032;(4)复筛通过率:新生儿组85.7%(257/300),婴儿组71.7%(152/212),x。=15.062,P=O.000;(5)复筛未通过率:新生儿组14.3%,婴儿组28.3%,~2=15.062,P=O.000;(6)转诊率:新生儿组和婴儿组均为100%;(7)确诊率:新生儿组18.6%(8/43),婴儿组68.33%(41/60),x。=21.080,P=O.000。结论听力初筛放在出生后42天左右进行,有较高的初筛通过率、复筛率和确诊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新筛切入儿童保健体系的起始点。
章雪芹严双琴李晓璐顾春丽张慧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DPOAEABR儿童保健
浅析儿保门诊对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
1993年
在儿保门诊对乳母进行个别母乳喂养指导与咨询,对实现完全母乳喂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此观察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并做出评价。
李晴严双琴
关键词:母乳喂养儿童保健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