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占江 作品数:9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趋化因子受体CCR7的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管入侵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卵巢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分析CCR7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管入侵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临床资料完整的卵巢癌病例64例,其中,淋巴结转移组40例,无淋巴结转移组24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CCR7在卵巢癌组织内的表达。以D2-40作为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观察卵巢癌组织内肿瘤淋巴管入侵的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CR7表达于卵巢癌细胞浆和胞膜内,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D2-40表达于卵巢癌组织内淋巴管内皮细胞,肿瘤淋巴管入侵在CCR7阳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CR7阴性组的发生率,CCR7表达与肿瘤淋巴管入侵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CR7的表达与卵巢癌发生肿瘤淋巴管入侵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CCR7在卵巢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张伟 于占江 师岩 王娜 马晶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 卵巢癌 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手术30例临床分析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下实施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下实行肿瘤切除术。对比两种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实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手术,可保障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于占江 张伟关键词:腹腔镜 结直肠肿瘤 疗效 隐丹参酮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CPT)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PT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Real Time 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53和p2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53和p21表达的变化。结果 CPT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 24 h后,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在转录水平上调促细胞凋亡蛋白Bax和p53 mRNA的表达,下调抑制细胞凋亡蛋白Bcl-2 mRNA的表达;在翻译水平上调促细胞凋亡蛋白Bax和p53的表达,下调抑制细胞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 CPT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途径相关。 邓凤春 于占江 杨钰 赵红晔 王滨 周丽关键词:隐丹参酮 人胃癌细胞SGC-7901 细胞增殖 线粒体途径 隐丹参酮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通过测定隐丹参酮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隐丹参酮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隐丹参酮对VEGF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20、40、60、80、100μmol/L的隐丹参酮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6-48 h,其生长和增殖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24 h为隐丹参酮对SGC-7901细胞抑制作用的最佳时间,IC50为59.11μmol/L;选取40、60和80μmol/L 3个剂量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 24 h后,60和80μmol/L的隐丹参酮均可下调VEGF m RNA的表达(均P〈0.01)。结论隐丹参酮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能抑制VEGF mRNA的表达,提示这可能是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邓凤春 于占江 杨钰 赵红晔 王滨 周丽关键词:隐丹参酮 人胃癌SGC-7901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蓝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实时荧光定量PCR 糖尿病患者感染病原菌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36例,调查其发生感染疾病的类型、部位分布,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是否有合并症、侵入性操作、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68例感染率8.13%;其中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为主,分别占27.94%、25.00%,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7株,革兰阳性菌27株占35.06%,革兰阴性菌38株占49.35%,真菌12株占15.59%。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临床在治疗时应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着手,预防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张伟 于占江 王娜 师岩关键词:糖尿病 病原菌 TBL教学结合案例教学及人文教育在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受长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方式影响,医学教育一直延续着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状态,且因医学注重实践指导,课上时间除去教师的指导外,并没有过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我提高和总结。这样的教学影响下,使得众多医学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对学生包括思维力、创造力等方面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影响了医学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医学教育改革必须进行。 张伟 于占江 金立 王娜 师岩TBL+SP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TBL和SP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式,探究TBL+SP在外科教学中具体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学生作为实验组,实行TBL+SP教学;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对比的方法,比较TBL+SP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TBL组平均分提高了18.9%,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BL+SP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学习创新能力更强,学科思维能力和人文素质能力更符合现实要求。 于占江 张伟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团队教学法 外科教学 教学意义 Smad4与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smad4、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1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23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smad4及P53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61例乳腺癌的组织中有23例(37.7%)smad4基因呈现异常的表达;P53蛋白阳性表达的有31例(50.8%)。smad4基因、P5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均显著的与乳腺纤维腺瘤组和正常乳腺组不同(P<0.05);并且乳腺癌中smad4基因的低表达与P53蛋白的高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中smad4的突变或缺失、P53表达水平的上调,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其机制可能与野生型P53基因的突变有关,smad4的异常表达和P53蛋白的高表达可作为乳腺癌临床预后的一个指标。 于占江 张伟 师岩 杨学伟关键词:乳腺癌 SMAD4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联合复方黄柏液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联合复方黄柏液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期间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共178例,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9例。观察组进行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口服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3周,同时外用复方黄柏液3周;对照组外用康复新液3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流及神经指标变化情况,并对血流及神经指标与相关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第1,2,3周,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VEGF水平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与TNF-α和IL-6呈正相关,与VEGF呈负相关;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与VEGF呈正相关,与TNF-α和IL-6呈负相关。结论: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联合复方黄柏液对于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张伟 于占江 金立关键词:糖尿病足 复方黄柏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