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海涛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
  • 4篇置换术
  • 4篇关节置换
  • 3篇术后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置换
  • 3篇老年
  • 2篇置换术后
  • 1篇原因及处理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细胞
  • 1篇生物型
  • 1篇术后脱位
  • 1篇双动
  • 1篇女性
  • 1篇强直
  • 1篇强直性
  • 1篇强直性脊柱炎
  • 1篇缺损
  • 1篇胫骨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前郭尔罗斯蒙...

作者

  • 7篇付海涛
  • 7篇范家强
  • 7篇陈伟
  • 5篇张强
  • 4篇郝云甲
  • 2篇王丽娜
  • 1篇尹征
  • 1篇赵琪珩
  • 1篇齐治平
  • 1篇王佳音
  • 1篇赵文川
  • 1篇夏继东
  • 1篇孙宁

传媒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来源软骨细胞共培养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早期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不同来源的软骨细胞在细胞隔离共培养的环境中,对相同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早期向软骨系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悬挂式细胞培养皿,将不同来源的软骨细胞(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细胞、正常成年人的软骨细胞、胎儿软骨细胞)及对照MSCs,和同一来源的MSCs隔离培养在同一培养液中,共享细胞培养液,分别在培养3d、6d、9d、12d通过显微镜观察,并应用Real-timePCR技术测定经不同来源软骨细胞诱导的MSCs表达蛋白聚糖,Ⅱ型胶原(COL-2),软骨转录调控因子(SOX-9)信号的水平。结果MSCs在不同来源的软骨细胞诱导下,在细胞培养12d后,与对照组比较,出现了形态的明显区别。SOX-9的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1.7倍、1.6倍、1.2倍(P〈0.05);蛋白聚糖的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2.8倍、2.2倍、1.3倍(P〈0.05),COL2的mRNA表达变化不大;相应蛋白的信号水平变化表达也有较大差异,胎儿软骨细胞组相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细胞组及正常成年人的软骨细胞组更加明显。结论隔离共培养体系能够通过局部微环境的调节,具有间接促进MSCs定向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的作用,不同来源的软骨细胞促分化的影响不同,但都具有促MSCs定向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的能力。
陈伟王丽娜郝云甲范家强付海涛张强苑举辉
关键词:软骨细胞细胞分化共同培养技术间质干细胞
老年女性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假体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及对假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并随访资料完整的78例老年女性患者(年龄65~83岁),符合髋关节置换术指征,术前及术后随访均需骨密度检查(DXA方法),实验组从术后第3天开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利塞膦酸钠,随访6个月。比较各组患者术后的Harris评分,骨密度(BMD)T值,股骨假体下沉的深度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在骨量轻中度减少组(BMD T值-1.0^-3.0)中BMD T值表现出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假体相对基线下沉数值也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在骨量中重度减少组(BMD T值≤-3.0)骨水泥型假体则表现出更好的假体稳定性。结论老年女性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后骨量减少及轻度骨质疏松患者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后效果明显,而且增加假体长期稳定性。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骨水泥型假体稳定性优于生物型假体。
范家强付海涛苑举辉张强陈伟王丽娜
关键词:骨质疏松髋关节置换术后骨密度
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置换术后25年翻修治疗1例被引量:1
2014年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脊柱和周围关节的炎症,而髋关节是最常见受累的大关节〔1〕。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并逐步发展为关节融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被视为改善晚期髋关节病变的主要手段〔2〕。然而,此类患者多数存在脊柱强直屈曲畸形,继发关节周围软组织僵硬、骨质疏松等,使假体容易出现脱位、松动、下沉等,假体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3〕。本文就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置换术后25年假体松动1例进行分析。
郝云甲范家强付海涛陈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混合髋关节置换在老年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混合髋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体会和治疗结果。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64例老年患者(年龄71~81岁),随访平均36个月。男35例,女29例,行骨水泥髋关节置换20例,非骨水泥髋关节置换22例,混合髋关节置换22例。对手术并发症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术后疗效采用 Harris的评分标准评价体系,X 线参照 Amstutz 的分区方法对假体稳定性比较。结果全部随访患者中,有1例出现脱位,12例出现假体松动,2例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水泥组 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55.1±1.7)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2.8±3.1)分,优良率90%;非骨水泥组从术前平均(53.21±2.3)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1.3±2.8)分,优良率90.9%;混合髋组从术前平均(54.42±2.1)提高到术后平均(93.6±3.3)分,优良率100%,混合髋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混合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Amstutz的分区方法发现髋臼侧3区有5例松动、2区有1例,股骨侧1区有2例、6区有1例、7区有7例,混合髋组假体稳定性最好。结论人工混合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有良好的效果。
张强付海涛范家强郝云甲齐治平尹征陈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
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处理对策被引量:11
2013年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需要初次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以及髋关节翻修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尽管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手术方式方法的改进,微创置换技术的应用,并发症已经逐渐减少,但术后关节脱位仍是主要并发症。研究表明,老年人工髋关节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位于所有并发症的第二位。术后脱位不但引起患者疼痛,
孙宁郝云甲王佳音范家强付海涛陈伟
关键词:高龄髋关节置换后脱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大多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较小外力即可造成骨折。由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或其他内科疾病,如治疗不当且易发生压力性溃疡、坠积性肺炎、血栓栓塞性疾病等,死亡率较高。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院通过应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保留股骨距人工双动头置换及不保留股骨距人工双动头置换来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显著。
王佳音马廷健夏继东赵文川付海涛范家强张强陈伟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股骨距
老年膝内翻关节置换治疗胫骨内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膝内翻畸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胫骨内侧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关节外科2007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48例(53膝)老年膝内翻畸形并胫骨内侧骨缺损患者,术中采用加大胫骨截骨量(胫骨截骨组)、骨水泥充填螺钉加强(水泥充填组)、自体骨移植(骨移植组)修复胫骨内侧骨缺损。对手术情况、术后影像学、术后并发症及膝关节评测量表(KSS)评分等进行分析,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53膝均获完整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有3膝出现植骨不愈合,1膝骨水泥断裂、松动,4膝假体下沉,2膝出现膝关节不稳,1膝出现深静脉血栓。胫骨截骨组KSS评分由术前(38.17±5.2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85.71±4.47)分,优良率达87.5%;水泥充填组KSS评分由术前(36.56±4.1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0.14±5.01)分,优良率达92.7%;骨移植组KSS评分由术前(37.27±4.9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2.86±3.47)分,优良率达93.4%。水泥充填组、骨移植组修复老年患者膝内翻胫骨内侧骨缺损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采用骨水泥充填螺钉加强或自体骨移植修复老年膝内翻人工关节置换术中胫骨侧骨缺损,疗效满意。
付海涛范家强张强苑举辉陈伟赵琪珩
关键词:膝内翻膝关节置换术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