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义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南海北部冷泉区深水珊瑚的发现及其特征被引量:3
- 2018年
- 冷水珊瑚也称为深水珊瑚,在生物多样性、生态资源和科研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采自南海北部冷泉区的冷水珊瑚骨骼碎屑进行测定,鉴定出冷水珊瑚2个种(Crispatotrochus sp.1和Crispatotrochus sp.2),以及4个属[Balanophyllia(Balanophyllia)、Balanophyllia(Eupsammia)、Lochmaeotrochus和Enallopsammia]。测定的冷水珊瑚的δ^(13)C为–7.36‰~–1.15‰,δ^(18)O为–1.38‰~3.67‰,与全球冷水珊瑚碳氧同位素组成相似,但明显不同于南海暖水珊瑚、冷泉碳酸盐岩及低温热液成因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
- 陈忠莫爱彬赵美霞仲义颜文
-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南海北部
-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类型及沉积环境区划被引量:21
- 2014年
- 对南海北部2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组成和碳酸盐含量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的运移方式及其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可划分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粉砂-黏土、黏土质粉砂、粉砂质黏土、黏土等类型,其中深海-半深海沉积物又可分为:硅质黏土、钙质黏土、含钙质和硅质黏土、有孔虫砂、钙质黏土质粉砂、钙质砂-粉砂-黏土、硅质黏土质粉砂。粉砂质黏土、黏土质粉砂、砂、砂质粉砂、黏土是分布最广泛的沉积物类,约占该区面积的80%以上。同时对粒度相关参数和碳酸盐含量进行了因子统计分析并作沉积环境分区,结果表明上述参数可分为3类因子,将研究区分为4类区域。因子1作用于Ⅰ、Ⅱ两个区域。Ⅰ区为黏土级沉积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水深较大的海域;Ⅱ区为中、细砂质沉积区,主要分布在粤西外大陆架和华南大陆沿海。因子2作用于Ⅲ区,为粗、中粉砂质沉积区,主要分布在琼东南、珠江口外海大陆坡以及台西南外大陆架。因子3作用于Ⅳ区,为粗砂质沉积区,主要分布在台西南内大陆架海域。
- 李亮陈忠刘建国陈翰颜文仲义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沉积物类型南海北部
- 南海北部铁锰结核成因及元素的赋存状态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了解南海北部不同海域铁锰结核中常微量、稀土元素的赋存特点及其富集机制,采用化学淋滤法提取南海北部上陆坡、下陆坡、深海盆3个区域铁锰结核的碳酸盐相、铁锰氧化相、残渣相组分,测定了常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揭示了不同相的元素赋存状态及其意义。Fe-Mn-(Cu+Co+Ni)判别图表明,上陆坡铁锰结核属于与冷泉流体相关的水成成因类型;下陆坡区和深海盆的铁锰结核形成环境相似,属于典型的水成成因类型。结核中K、Ca、Na、Mg、Sr主要富集在碳酸盐相,Fe、Mn、Ni、Cu、Zn、Pb主要赋存在铁锰氧化物相,Al、Ti和Mo主要出现在残渣相。常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钙质生物生产力的强弱和钙质生物碎屑的稀释作用是影响铁锰结核中碳酸盐相态元素变化的重要原因。铁锰结核的稀土元素主要富集在铁锰氧化物相,其次在碳酸盐相,而在残渣相的相对含量极少。不同海区铁锰结核稀土元素进入碳酸盐相的成因和机制基本相似,下陆坡和深海盆铁锰结核残渣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而与上陆坡铁锰结核的明显不同,残渣物质的来源、结核生长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研究铁锰结核的元素迁移与转化、成矿作用与成矿物质来源及其相关的沉积环境、资源潜力评价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 仲义陈忠莫爱彬罗云黎刚郑旭峰
- 关键词:铁锰结核赋存状态配分模式南海北部
- 南海北部多金属结核成因来源及其对古洋流演变的指示意义
- 仲义陈忠刘青松
-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分析软件及其在南海北部陆源沉积物搬运方式研究中的运用
- 许安涛陈忠仲义罗云
- 南海多金属结核、结壳成因类型及成岩环境
-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也是我国铁锰氧化物最丰富和最有利用潜力的边缘海。南海广泛分布不同成岩环境的多金属铁锰结核、结壳,中西沙地块海区的铁锰结核、结壳的稀土含量相对较高,平均值可达1493.07×10-6,比中太平洋...
- 陈忠仲义郑旭峰田雨杭莫爱彬
- 关键词:海洋环境多金属结核成岩环境
- 文献传递
- 琼东南外海海底沉积物粒度组分对孔隙度、声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海底沉积物粒度组分影响和控制着沉积物的声学特性和物理性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文章测定了琼东南外海海底沉积物的声速、孔隙度以及沉积物粒度组成,讨论了他们的相互关系。琼东南外海海底沉积物纵波波速变化范围为1455~1773m×s^(-1),由琼东南外海的东北至南部海域,可分别划分为低声速沉积物区、高声速沉积物区、低声速沉积物区和高声速沉积物区。沉积物孔隙度回归方程和声波回归方程表明,沉积物类型从砂、粉砂质砂、黏土质粉砂、砂-粉砂-黏土到粉砂质黏土变化,声速总体呈减小的趋势,孔隙度呈明显的增大趋势。
- 田雨杭陈忠刘吉睿黄蔚霞仲义
- 关键词:沉积物孔隙度声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