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喜东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无锡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聚赖氨酸
  • 6篇Ε-聚赖氨酸
  • 3篇STREPT...
  • 2篇链霉菌
  • 2篇流加
  • 2篇发酵
  • 2篇发酵过程
  • 1篇氮源
  • 1篇选育
  • 1篇有机氮源
  • 1篇诱变
  • 1篇生物转化
  • 1篇柠檬
  • 1篇柠檬酸
  • 1篇紫外诱变
  • 1篇琥珀
  • 1篇琥珀酸
  • 1篇污染微生物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活力

机构

  • 6篇江南大学

作者

  • 6篇任喜东
  • 6篇毛忠贵
  • 5篇陈旭升
  • 3篇董难
  • 2篇曾昕
  • 2篇孙启星
  • 2篇唐蕾
  • 2篇李树
  • 2篇李凤
  • 1篇王靓
  • 1篇郑根成
  • 1篇田波
  • 1篇张建华
  • 1篇徐健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选育ε-聚赖氨酸高产菌
2012年
本文旨在通过诱变和耐受性筛选的手段提高放线菌ε-PL的产量。以稠李链霉菌Streptomyces padanus LS-L5为出发菌,经紫外诱变,在以琥珀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筛选快速生长的菌株,测定突变株的ε-PL发酵水平和遗传稳定性。经初筛和复筛,获得突变株H3,其摇瓶发酵ε-PL产量为0.68 g/L,较出发菌提高了41%,传代4次产量基本稳定。H3在5 L发酵罐中分批发酵,ε-PL产量达到2.0 g/L,较出发菌提高了一倍。在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方面,突变株H3的PEP羧化酶酶活较出发菌株LS-L5的PEP羧化酶酶活提高了1.67倍。
李凤李树任喜东王靓徐健毛忠贵唐蕾
关键词:Ε-聚赖氨酸紫外诱变琥珀酸
发酵过程流加L-谷氨酸提高ε-聚赖氨酸的产量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提高Streptomyces sp.M-Z18合成ε-聚赖氨酸(ε-PL)能力,在考察L-谷氨酸添加浓度和添加时机基础上,提出发酵过程中流加L-谷氨酸的策略。结合甘油补料-分批发酵方式,该策略实现174 h内ε-PL发酵产量和产率分别达到31.65 g/L和4.36 g/(L·d),较原发酵工艺分别提高49.2%和43.9%。实验结果表明,发酵过程流加L-谷氨酸是提高ε-PL发酵水平的有效策略之一。
董难陈旭升任喜东曾昕孙启星张建华毛忠贵
关键词:STREPTOMYCESSP
ε-聚赖氨酸发酵过程污染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2015年
【目的】研究ε-聚赖氨酸发酵过程中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划线法、环境胁迫法和液体营养富集法等对污染样本进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通过菌落形态和显微观察,再结合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并对分离菌株的ε-聚赖氨酸耐受性进行考察。【结果】液体营养富集法实现了污染微生物的分离,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为一株Acinetobacter bereziniae,并证实该菌能在高浓度ε-聚赖氨酸条件下生长。【结论】Acinetobacter bereziniae是ε-聚赖氨酸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污染微生物,这为后期发酵污染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田波陈旭升任喜东毛忠贵
关键词:链霉菌ACINETOBACTER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M-Z18转化前体L-赖氨酸合成ε-聚赖氨酸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考察不同细胞培养方式对Streptomyces sp.M-Z18转化前体L-赖氨酸合成ε-聚赖氨酸过程的影响。方法:利用两阶段细胞培养和发酵过程流加方式,建立了两阶段细胞培养转化前体L-赖氨酸合成ε-聚赖氨酸以及转化前体L-赖氨酸耦合甘油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策略。结果:(1)两阶段细胞培养转化前体L-赖氨酸合成ε-聚赖氨酸策略实现ε-PL积累15 g/L,转化L-赖氨酸3 g/L;(2)转化前体L-赖氨酸耦合甘油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策略使得ε-PL产量达到33.76 g/L,单位菌体的合成能力提高37.8%,转化L-赖氨酸4 g/L。这表明,上述两种方式下前体L-赖氨酸都能够被Streptomyces sp.M-Z18转化合成ε-聚赖氨酸,但转化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意义:揭示了Streptomyces sp.M-Z18合成ε-聚赖氨酸的限速步骤在于初级代谢产物L-赖氨酸的合成,这为后续利用代谢工程手段改造菌株提供了方向。
陈旭升任喜东曾昕董难毛忠贵
关键词:L-赖氨酸Ε-聚赖氨酸生物转化链霉菌STREPTOMYCES
辅助能量物质柠檬酸促进ε-聚赖氨酸的合成
2012年
为提高ε-聚赖氨酸(ε-PL)合成能力,考察了柠檬酸对Streptomyces sp.M-Z18菌体生长和ε-PL合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柠檬酸作为辅助能量物质,对ε-PL发酵过程影响显著。通过对柠檬酸添加时间、添加量和pH值的优化,确定了最佳柠檬酸添加方式,结合补料-分批发酵工艺,显著提高了ε-PL的产量。实验结果表明,在5L发酵罐中,维持pH为3.8,初始柠檬酸添加量为20 g/L时,分批发酵ε-PL的产量达到9.50 g/L,产率达到4.40 g/(L.d),较未添加柠檬酸发酵分别提高了46.4%和48.1%。采用添加柠檬酸的补料-分批发酵工艺,发酵168 h后ε-PL的产量达到22.89 g/L,是分批发酵的2.41倍。
任喜东陈旭升董难李树李凤赵福林唐蕾毛忠贵
关键词:Ε-聚赖氨酸STREPTOMYCES柠檬酸
基于pH调节和有机氮源流加调控补料分批发酵过程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解决ε-聚赖氨酸(ε-PL)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后期ε-PL产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在补料阶段利用调节p H值和流加有机氮源(酵母粉)两种手段来提高ε-PL产率。利用上述两种策略,实现ε-PL平均产率分别达到4.62 g/(L·d)和5.16 g/(L·d),较未调控补料分批发酵(典型补料分批发酵)分别提高了27.3%和42.15%;同时,实现ε-PL产量分别达到36.95 g/L和41.32 g/L,较未调控补料分批发酵分别提高了27.4%和42.48%。进一步细胞活性染色和关键酶活性分析发现,两种策略均能显著提高细胞活力和关键酶活性。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中后期通过调节p H值和流加酵母粉两种措施能够显著增强细胞活性和产生菌代谢能力,从而达到提高ε-PL产率和产量的目的。
孙启星陈旭升任喜东郑根成毛忠贵
关键词:Ε-聚赖氨酸细胞活力补料分批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