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晋婷

作品数:23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中风
  • 9篇中风病
  • 5篇通腑
  • 5篇通腑法
  • 5篇中医
  • 5篇病历
  • 4篇脏腑
  • 4篇中脏腑
  • 4篇化痰
  • 4篇化痰通腑
  • 4篇化痰通腑法
  • 3篇验案
  • 3篇运行病历
  • 3篇痰热
  • 3篇痰热腑实
  • 3篇痰热腑实证
  • 3篇疗效
  • 3篇腑实
  • 3篇变证
  • 2篇虚化

机构

  • 14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东直门医院
  • 1篇顺义区中医医...

作者

  • 22篇任晋婷
  • 12篇谢颖桢
  • 7篇吴春雁
  • 6篇刘明坤
  • 6篇吴向红
  • 2篇陈婷婷
  • 2篇王永炎
  • 2篇任丽娜
  • 2篇王冬慧
  • 2篇孙明广
  • 2篇王振垚
  • 2篇孙畅
  • 2篇王芳
  • 1篇孟繁兴
  • 1篇高兴慧
  • 1篇邹忆怀
  • 1篇孙立满
  • 1篇刘明坤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国病案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现代中医临床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2008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永炎教授灵活应用通腑法治疗中风病验案举隅被引量:4
2009年
腑实证为中风病常见证候,腑气通畅与否对中风病的发展转归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王永炎教授带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团队,在总结历代名家思想的基础上,历经30余年的临床观察。创新性地提出了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王教授在临床上治疗中风病腑实证并不拘泥于化痰通腑法,而是针对不同病因病机,灵活应用各种通腑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任晋婷孙立满谢颖桢
关键词:中风通腑法
王永炎教授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阳(气)虚化风”中风病验案举隅被引量:8
2020年
20世纪70-80年代王永炎教授对发病即呈现阳气不足、瘀血阻络的中风病患及时采用了"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分享验案2则,借此回溯王永炎教授提出中风病"阳(气)虚化风"新病机的临床渊源,和"阳(气)虚化风"的中风病临床征象。同时例举后学验案1则,以深化对"阳(气)虚化风"的认识及提高对此病证急性期益气温阳治疗的重视。
马鹏珍任晋婷刘娴谢颖桢
关键词:中风病
化痰通腑法治疗217例中风中脏腑痰热腑实证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化痰通腑法对中风中脏腑痰热腑实证患者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及相关证候影响的分析,研究痰热腑实证及化痰通腑法在中风病病势转归中的作用。方法:检索东直门医院信息中心1975年至2005年中风病案号从病案室获取原始病案,严格遵照中风病和痰热腑实证的诊断标准及本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遵循双人双录交叉核对原则,将纸质病案转化为结构化电子数据,运用频次统计和t检验分析通腑前后患者在意识状态、神经功能缺损及火热证、痰证的改变情况。结果:共得到中风中脏腑痰热腑实病案217例72.81%的患者,其证候在发病72 h内出现,化痰通腑法可使83.41%的患者腑气通畅,58.5%的患者神志转清,同时促进了意识恢复的速度,缩短了意识障碍持续时间,降低了火热证、痰证程度,促使神经功能恢复。结论:痰热腑实证出现与中风病严重程度相关,化痰通腑法促使腑气通畅、降浊解毒,减轻痰热、痰火证的同时,对改善中风病意识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病情有积极作用。腑气通畅在中风病中占据重要地位,痰热腑实证及化痰通腑使腑气通畅对中风病预后转归有重要作用,提示中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脑与肠存在密切关联。
任丽娜任晋婷陈婷婷贺忠延孙畅王冬慧孙明广谢颖桢
关键词:中脏腑痰热腑实化痰通腑
化痰通腑法影响中风病意识状况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法对中风病中脏腑患者意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分析在中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法治疗后意识状况与腑气通畅的关系、分析比较化痰通腑法治疗后腑气通畅前后火热、痰浊证的轻重程度及意识障...
谢颖桢任晋婷王振垚王永炎
关键词:中风中脏腑化痰通腑法
文献传递
中医住院病案内涵质量缺陷探索分析及防范措施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旨在分析中医住院病案内涵质量中存在缺陷,分析讨论,探讨适当防范措施,以提高中医住院病案书写质量,保障中医诊疗的医疗质量及安全。方法组成院级病案质量检查小组,对某中医医院各病区在院病案进行随机集中抽查,共计抽查19个病区228份中医住院病案,根据《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按照某院住院病案质量检查表进行检查,重点审查中医病案内涵质量,并将缺陷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归纳出某院中医住院病案内涵质量缺陷,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医望闻切诊、辨病辨证依据、中医鉴别诊断、初步诊断、理法方药一致性、修改治则及方药未重新辨证、主病主症使用中成药是否进行辨证,以及上级医师查房中医内容缺失或简单空洞、指导作用不足8个方面,其中上级医师查房中医内涵体现及指导作用不突出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多,占44.98%。结论需提高医务人员对病案质量的认识,通过进行专项培训指导,强化上级医师带教意识,加强科室自查及医院职能部门的环节质控,给予适当奖惩措施,同时也希望国家尽快出台中医住院病案质控评分标准,以达到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提高中医住院病案书写质量的目的。
吴春雁任晋婷刘明坤吴向红
关键词:质控
北京市区县基层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研究和防治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防治中风病具有个体治疗、综合干预的特点,具有较好疗效。经过国家“七五”至“十五”攻关,对中医药防治中风病进行了系统研究,...
任晋婷
关键词:临床疗效脑梗死缺血性中风中医药防治
中医运行病历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中医院运行病历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提高中医病历质量.方法:回顾某中医院2006年至2010年住院运行病历环节质控情况,并用问卷调研、访谈的方法,征求临床医师意见,探讨中医病历质量控制标准.结果:5年间运行病历...
任晋婷吴向红刘明坤吴春雁
关键词:运行病历
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历书写的认知与需求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历书写的认知与需求,寻求针对性解决方案,以便提高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的管理质量。方法制定某医院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质量评价调查问卷,于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对全院120名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进行调查,对结果分析汇总,了解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书写的认知与需求。结果超过60%的医师认为,虽然病案书写任务繁重,但应严格要求;超过90%的医师认为专科病案书写有助于诊疗思维的梳理与提高、对重点专科建设与优势病种的诊疗具有积极意义。超过66%的医师认为应在病案首程中病例特点、辨病辨证依据、鉴别诊断、诊疗计划、上级医师查房方面,突出专科及中医特色。书写难点主要集中在鉴别诊断、辨病辨证依据、专科查体、理法方药一致性。结论临床医师对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书写的重要性认识统一、难点清楚、需求明确,可从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持、提高一线医师的临床水平、加强病历书写专项培训方面,提高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历的质量。
刘明坤吴春雁吴向红任晋婷
关键词:临床医师调查问卷重点专科中医住院病案
中风急性期中经络与中脏腑痰热腑实证临床特点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索中风病急性期中经络痰热腑实证与中脏腑痰热腑实证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时点中医证候分布、腑实持续时间等方面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病历回顾研究的分析方法,对204例中经络痰热腑实证(以下简称中经络组)与217例中脏腑痰热腑实证(以下简称中脏腑组)的基本信息、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腑气通畅与否及腑实持续时间、不同时段(发病1~3 d、发病4~7 d、发病8~14 d)中医证候分布进行数据结构化录入,对数据所得临床特点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中脏腑组患者NIHSS评分中除意识状态以外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高于中经络组(P<0.01);中脏腑组患者平均腑气通畅时间明显长于中经络组(P<0.01),且急性期内中脏腑组腑气始终未通的比例明显高于中经络组;中经络组中痰热腑实证在发病1~14 d呈现逐渐递减趋势,中脏腑组痰热腑实证在发病1~7 d呈现递增趋势,发病8~14 d呈现递减趋势;中经络组气虚血瘀、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证在4~14 d的出现例数明显高于1~3 d,中脏腑组阴虚风动、痰热瘀血、风痰瘀血在8~14 d出现例数明显高于1~3 d。结论痰热腑实证的持续时间与中风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中脏腑痰热腑实证神经功能缺损重、持续时间长。
陈婷婷任晋婷任丽娜贺忠延孙畅王冬慧孙明广王芳谢颖桢
关键词: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中经络中脏腑回顾性分析
浅议伤寒小汗法治身痒被引量:7
2018年
《伤寒论》作为方书之祖,对后世中医临床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值得不断学习与思考。《伤寒论》中关于身痒的论治涉及两处,分别是微邪郁表,不得小汗透达所致之身痒;以及久病伤津,不能作汗所致之身痒。本文就前者,从小汗法出处、治疗身痒的机理、伤寒小汗法三方区别、临床应用要点、临床研究等方面对小汗法治疗身痒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身痒的治疗有所裨益。
刘明坤任晋婷吴春雁
关键词:桂枝麻黄各半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