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继平

作品数:48 被引量:215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体检
  • 11篇体检人群
  • 8篇溃疡
  • 8篇健康
  • 7篇十二指肠
  • 6篇舌诊
  • 6篇健康体检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代谢
  • 4篇视网膜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体检者
  • 4篇中医
  • 4篇网膜
  • 4篇消化间期
  • 4篇溃疡患者
  • 4篇间期
  • 4篇表皮

机构

  • 4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作者

  • 47篇任继平
  • 20篇陈东宁
  • 20篇王盛花
  • 17篇王召平
  • 16篇梁嵘
  • 16篇崔晶
  • 11篇杨新宇
  • 11篇王雁
  • 9篇姚叙莹
  • 8篇钱冬梅
  • 8篇任玉杰
  • 8篇万小平
  • 7篇栗宇
  • 6篇张莹
  • 6篇张建忠
  • 5篇袁申元
  • 4篇苌丽静
  • 4篇刘宾
  • 4篇亢汝梅
  • 4篇高思妍

传媒

  • 7篇世界科学技术...
  • 6篇中华健康管理...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实验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罕少疾病...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7篇1999
  • 2篇199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溃疡病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被引量:2
2000年
用连续灌注导管测压,并测定胃液和血清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为了解十二指肠球溃疡(DU)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规律,及其胃液和血清中的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60%DU患者缺乏MMCⅢ期,与正常人比P<0.05。2、DU患者MMCⅢ期持续时间(2.9±1.9min)比正常人(4.3±1.1min)缩短,(P<0.05)。3、DU患者MMCⅢ用十二指肠近端及远端的运动波幅较正常人减低(P<0.01)。4、DU患者的胃液和血清的表皮生长因子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为199.27±147.81pg/mL和148.67±124.31pg/mL,(P<0.01)。说明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和表皮生长因子在十二指肠球溃疡发病机理上起一定作用。
王瑶王雁张建忠钱冬梅任继平万小平张彤彦王凝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溃疡表皮生长因子
胃十二指肠疾病时胃液表皮生长因子及CagA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4
2000年
为探讨胃液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变化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78例消化性溃疡和61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人20例作对照,观察胃液EGF含量变化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胃液EGF含量分别为175.1±103.5ng/L和240.9±182.1ng/L,明显低于正常人,511.9±54.1ng/L,(均P<0.01)。消化性溃疡患者EGF含量明显低于慢性胃炎患者,P<0.01。具有CagA基因的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EGF含量明显低于慢性胃炎组,P<0.05。表明胃液EGF含量与Hp感染有关,尤其是具有CagA基因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门子荣任继平万小平张建忠付汉菁王雁谢新记
关键词:CAGA基因EGF
体检者的舌色与外周血7项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体检者的舌色与外周血7项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观察对象为2218例体检者(男性888人,女性1330人).由中医师判断舌色.采集静脉血,检测RBC、HGB、HCT、MCV、MCH、MCHC、RDW.舌色...
任玉杰任继平梁嵘张莹杨新宇姚叙莹王召平陈冬宁崔晶王盛花
关键词:健康体检舌色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Du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方法 通过胃肠测压方法对Du患者进行MMC测定。结果  49例Du患者11/4 9(2 2 4% )出现MMC3期 ;对照组则高达 14 /2 0 (70 % )出现完整MMC3期。对照组MMC3期波幅明显高于Du组 (P <0 0 1)。结论 Du组患者确实存在MMC异常 ,在其发病机理中有一定作用。
王凝王雁丁燕任继平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溃疡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动力学研究
平和质者舌象和体检异常率比较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比较平和质者的舌象异常及体检指标异常率,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单位职工为研究对象,其中844名平和体质者.收集体检数据,纳入指标有体质指数(BMI)、血压、心电图、胸透/胸片、腹部B超(肝、胆、脾、双肾)及各项生化指标21项.由中医师判断舌象,比较男女性舌象异常及体检指标异常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平和体质者中,男性398名,平均(36.1±1 1.8)岁;女性446名,平均(36.4±10.8)岁,男性平和质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1.706,P<0.05).男性舌色、苔色、苔质的异常率均高于女性,其中男性苔质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96,P<0.05).平和质男性体检的正常率明显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61,P<0.05).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暗红舌的出现同尿酸和三酰甘油异常相关(OR=2.012,95% CI:1.225 ~3.304;OR=1.758,95% CI:1.162 ~2.659),腻苔的出现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尿酸相关(OR=1.925,95% CI:1.106 ~3.352;OR=1.936,95% CI:1.217~3.079),“暗红舌、腻苔”的出现与尿酸和三酰甘油异常相关(OR=2.913,95% CI:1.398~6.068;OR=2.515,95% CI:1.333 ~4.747).结论 舌象和体检指标异常的平和质男性体检者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舌象异常与体检指标异常间存在相关性,在平和质的判定中加入舌诊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王盛花梁嵘王召平姚叙莹任继平陈东宁崔晶张莹任玉杰杨新宇
关键词:体质
25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脉象图参数与脉波图参数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以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同时采用中医脉象仪与西医的脉波仪采集患者的脉搏波,将2种仪器所获得参数进行对照与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1∶1)的方法,运用中医脉象仪和BPro脉波仪采集251例子宫肌瘤组与251例非子宫肌瘤组的脉搏波;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非子宫肌瘤组比较,子宫肌瘤组脉象图参数的最佳取脉压力、舒张期面积(Ad)、降中峡幅度(h4)、降中峡幅度/主波幅度(h4/h1)均值降低(P<0.05),重搏波幅度(h5)、重搏波幅度/主波幅度(h5/h1)均值增高(P<0.05,P<0.01).脉波图参数的增强指数(rAI)、增强压(rAP)均数降低(P<0.05).结论 脉象图与脉波图的分析目的不同,但有半数左右的脉象图参数与脉波图参数具有对应关系.脉波图分析中的rAP、rAI参数对脉象分析具有参考价值;子宫肌瘤组的血管顺应性与血管外周阻力与非子宫肌瘤组相比较,子宫肌瘤组的血管顺应性优于非子宫肌瘤组(P<0.05).2者相参,能够为中医的脉象诊断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参考.
梁嵘苌丽静高思妍杨新宇阿南悦子姚叙莹王召平陈东宁王盛花亢汝梅任继平崔晶
关键词:子宫肌瘤脉象图脉搏波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上胃肠道运动及胃肠激素的研究
1999年
对30例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的检测及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的放免测定.结果显示:Du患者MMC正常者仅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60%,P<0.001)且胃窦MMCⅢ期持续时间缩短(P<0.05);胃窦、十二指肠近端MMCⅡ期的收缩频率、收缩波幅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P<0.001)。Du患者MMCⅡ、Ⅲ期的MT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S则高于对照组(P<0.05,P<0.55).结果提示:胃肠道运动异常和胃肠激素的释放与Du有着密切关系。
任继平钱冬梅王雁王瑶张建忠张彤彦袁申元万小平陈波丁燕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胃肠激素胃肠道运动
1687例平和质及3种偏颇体质的舌象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平和质与3种偏颇体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的舌象特征。方法:以1687例体检人群为对象,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测评各体质类型的得分;由中医师进行舌象观察并拍摄数字舌图,并对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和阴虚质4组的舌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和质组中,属于正常范围的舌质(淡红舌、正常舌形)与舌苔(薄白苔)的出现率均不到50%。与平和质组比较,痰湿质组的暗红舌、厚腻苔、黄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组的红/绛舌、厚腻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组的红绛舌、瘦薄舌、少苔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颇体质时,虽然异常舌象的出现率增高,并各具特征,但舌诊与体质辨识问卷相结合的诊断规律研究仍是体质辨识的一个重要课题。
张莹梁嵘任玉杰杨新宇姚叙莹陈东宁王召平王盛花任继平崔晶
关键词:中医体质舌诊数字舌图
体检人群的齿痕舌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的齿痕舌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以健康体检者309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质辨识问卷进行体质辨识;医生进行舌诊并拍摄舌图。各组间的率与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092人中齿痕舌的发生率为56.27%,其中重度齿痕舌占11.21%;女性的中、重度齿痕舌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50岁以上时,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与湿热质组的齿痕舌出现率逐渐降低(P<0.05,P<0.05,P<0.01,P<0.01);8种偏颇体质的齿痕舌发生率与平和质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平和质组比较,特禀质和血瘀质的重度齿痕舌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齿痕舌在体质辨识中不具有特异性。50岁以后,齿痕舌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重度齿痕舌对辨识健康状态具有诊断价值,建议将不出现重度齿痕舌作为判断平和质的一项舌诊内容。
任玉杰梁嵘张莹杨新宇姚叙莹王召平陈东宁王盛花任继平崔晶
关键词:中医体质舌诊齿痕舌
844例平和质体检者的舌象与体检数据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舌诊降低平和质判定假阳性率的可能性。方法:观察对象为844例体质辨识属平和质的体检者(男性398人,女性446人),由中医师进行舌诊。纳入分析的体检数据有BMI、BP、EKG、胸透/胸片(X-ray)、腹部B超(肝、胆、脾、双肾)、WBC、RBC、HGB、ALT、AST、BUN、CR、URIC、GLU、CHO、TG、HDL-C、LDL-C。计算体检数据、舌象的异常频数与异常发生率,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平和质体检者的体检指标中,114人的体检指标全部正常,BMI、肝脏B超、TG、CHO、LDL-C和EKG的异常发生率高于20%;常见的异常舌象是暗红舌、红/绛舌、腻苔、厚苔;"暗红舌、腻苔"者BMI、肝脏B超、ALT、URIC、TG、HDL-C的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4、0.041、0.03、<0.01、<0.01、0.001);肝功能异常者大多出现腻苔和厚苔。结论:舌象异常与体检数据异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平和质的判断中,可以通过舌诊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王盛花王召平任继平崔晶陈东宁梁嵘姚叙莹任玉杰张莹杨新宇
关键词:健康体检体质辨识舌诊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