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星 作品数:11 被引量:1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活血化瘀汤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治疗脑血栓的效果。方法: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西医治疗,观察组用活血化瘀汤治疗。结果: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体外血栓长度、红细胞变形指数、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治疗脑血栓疗效较好。 魏玉玲 伍星 李洁关键词:脑血栓 活血化瘀汤 对照治疗观察 纳洛酮在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在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2012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有机磷杀虫药急性重度中毒患者57例,搜集其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27)与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洗胃并给予氯解磷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加用纳洛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种方案临床疗效,并分别统计患者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复活时间以及意识恢复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2%)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研究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复活时间以及意识恢复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可显著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伍星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纳洛酮 临床疗效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重度有机磷毒物中毒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重度有机磷毒物中毒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3例重度有机磷毒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治疗,研究组采取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血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在较短时间内消除有机磷毒物中毒症状,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较好。 伍星关键词:有机磷中毒 盐酸戊乙奎醚 阿托品 临床疗效 全方位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全方位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1例NSCLC合并ARDS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方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OL)]。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技能熟练度、干预质量控制评分、干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71%(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S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干预有助于改善NSCLC合并ARDS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崔旭凤 伍星 黄佩祎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生活质量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发病机制。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分析11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染色体变异和遗传病族谱。结果 11例患者中多数有鼻衄症状,全部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或黏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中8例患者存在不同部位的内脏动静脉畸形,行染色体检查的9例患者均发现不同位点的基因突变,10例患者有本病相关家族史。结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显性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影像学检查、染色体分析和遗传学族谱分析是诊断本病的有力方法。 秦玲 刘珂 赵小强 伍星关键词: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影像学 染色体 遗传学 洛阳市3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洛阳市收治的3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情况,为洛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开发和验证新冠肺炎诊断预测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包括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及偃师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2日至2月14日收治的31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情况,分享疫情防控经验.结果31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男性和女性比例为1.21:1;年龄25~87岁,平均(51.7±18.7)岁;以涧西区(10例)和瀍河区(8例)累计确诊患者数最多.临床分型:轻型0例,普通型16例,重型10例,危重型5例.1月31日至2月9日为确诊病例高发阶段,其中2月3日至2月6日为确诊高峰,单日确诊病例最多为5例.25例患者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间隔为(3.8±2.2)d,发病至住院时间间隔为(5.1±1.8)d;另外6例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已采取隔离措施.确诊病例呈现明显聚集性发病,31例确诊病例中的22例(71.0%)为聚集性发病,且以家庭式聚集为主.31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7.8±5.5)d.死亡1例(病死率3.2%).结论关注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流行病学调查,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关键环节.重视无症状感染者,可针对性加强核酸检测力度.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病情容易加重. 王俊红 伍星 胡莹莹 张冲 魏晓蕾 尹小君 杨璞 李站民 张国秀关键词:流行病学 HP联合CVVH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HE、DA、PON1表达水平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HP联合CVVH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疗效及对CHE、DA、PON1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9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应用HP治疗,研究组应用HP联合CVVH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CHE、PON1及DA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HE、PON1及DA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CHE、PON1及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时,应用HP联合CVVH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有效纠正CHE、DA、PON1水平,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伍星 刘松年 王俊红 胡莹莹 宋欢欢关键词:临床疗效 纳洛酮在急性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伍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常克隆分布及与外周血细胞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异常克隆在骨髓各细胞系列中的分布及其与外周血细胞变化的关系。方法对del(20q),8号染色体三体和含有5q-复杂核型的MDS患者和核型正常者的骨髓涂片进行Wright-Giemsa染色,并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统计其红系、粒系、淋巴系细胞的荧光信号后与临床指标相比较。结果异常克隆在MDS患者红系中的比例分别为92.4%、56.4%、57.6%、63.2%、60.2%;粒系中的比例分别为71.2%、68.1%、72.4%、44.4%和49.3%,均高于对照组;异常克隆在淋巴系中的比例除在病例2三体8的患者中高于对照组,其余均低于对照组。异常克隆分布在红系和粒系的患者,外周血细胞水平可表现为正常或降低(Hb48~132g/L,ANC0.38×109/L~2.60×109/L)。病例2三体8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较高。结论 MDS异常克隆主要分布于骨髓粒系和红系细胞,个别患者分布于淋巴细胞。异常克隆在骨髓细胞系列中的分布与外周血细胞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秦玲 周莉莉 刘珂 伍星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克隆 外周血细胞 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病后院前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病后院前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600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合并疾病、首诊地点、居住地、婚姻状况及生活状况;将院前延迟时间分4个阶段:<2、2~<6、6~<12及12~24 h,分别统计后以院前延迟时间<2 h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院前延迟时间<2 h 130例(21.67%)、3-<6 h 206例(34.33%)、6~<12 h 164例(27.33%)、12~24 h 100例(16.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时间、心房颤动情况、首诊地点、居住地、婚姻状况及生活状况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病后院前延迟时间较长,应针对年龄、发病时间、心房颤动情况等影响因素给予干预。 成元春 伍星关键词:冠心病 心肌梗死 院前延迟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