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中毒
  • 9篇急性
  • 8篇高压氧
  • 6篇一氧化碳
  • 6篇急性一氧化碳
  • 5篇一氧化碳中毒
  • 5篇缺血
  • 5篇细胞
  • 5篇脑缺血
  • 5篇急性一氧化碳...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神经元
  • 3篇蛋白
  • 3篇氧化氮合成酶
  • 3篇一氧化氮合成
  • 3篇一氧化氮合成...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灶性

机构

  • 30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西安高新医院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第二炮兵工程...
  • 3篇空军总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陕西航天医院

作者

  • 30篇何保健
  • 27篇王伯良
  • 24篇曹义战
  • 21篇仲月霞
  • 20篇陆将
  • 10篇付国强
  • 5篇宋德根
  • 3篇李金声
  • 3篇罗荣高
  • 3篇查清
  • 2篇田小溪
  • 2篇倪晓琴
  • 2篇王俊卿
  • 2篇柴青焕
  • 1篇贺世明
  • 1篇高国栋
  • 1篇江华
  • 1篇顾炳权
  • 1篇傅国强
  • 1篇江伟

传媒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2011中华...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8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善得定和垂体后叶素联用利其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善得定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 ,并与垂体后叶素联用利其丁进行比较 .方法  6 8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 :34例善得定治疗组 ,剂量为首次 0 .1mg静注 ,再以 0 .6 mg· 2 4h· d- 1持续静滴 ;34例垂体后叶素 18U· h- 1联用利其丁 2 mg· h- 1治疗组持续静滴 ,二组均连用 2 d.结果 两组病例 12 h止血率分为 5 2 .9%,2 6 .4%,P<0 .0 1;2 4h止血率分别为 76 .4%,38.2 %,P<0 .0 1;平均出现疗效时间分别为 (5 .2± 3.6 ) h,(10 .2± 3.4) h,P<0 .0 1;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 (8.1± 4.2 )h,(16 .9± 3.8) h,P<0 .0 1;2 4h死亡率分别为 2 .9%,5 .9%,P<0 .0 1;1wk总死亡率分别为 8.8%,2 0 .6 %,P<0 .0 1;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 11.8%,38.2 %,P<0 .0 1;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较垂体后叶素联用利其丁满意 .
曹义战晋兴仲月霞王伯良陆将何保健宋德根付国强
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垂体激素类后叶
急性硬膜下血肿新型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急性硬膜下血肿新型救治模式,探讨、评价该救治模式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唐都医院2003-01~2006-01采用新型救治模式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35例,以2000-01~2002-12期间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56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对照,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效果、开颅手术量次、住院时间,评价该治疗模式的有效性。结果两种救治模式对轻型患者结果差异不大,新型救治模式对中型、重型患者减轻了血肿压迫,缩短了血肿吸收期,减少了住院时间,部分重型患者避免了开颅手术,重型和特重型患者争取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新型救治模式显著提高了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缩短了脑组织受压时间,减少了开颅手术次数和平均住院时间,该模式是一套完善的、高效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救治模式,为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陆将贺世明王学廉王伯良曹义战何保健高国栋
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救治模式钻孔引流
大承气汤对家猫实验性脑出血后脑组织中Na^+K^+-ATP酶活性和含水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王俊卿王伯良何保健
关键词:大承气汤脑出血含水量
血糖、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静脉血中的变化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患者入抢救室后,根据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静脉血检测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结果:中度和重度中毒组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轻度中毒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重度中毒组随病情加重,各项指标呈上升趋势,中度中毒组则随病情减轻,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与中毒的程度呈正相关,血糖、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越高,并发症及病死率也越高。这对指导治疗、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有一定意义。
曹义战王伯良仲月霞陆将何保健傅国强晋兴罗荣高顾炳权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血糖白细胞C-反应蛋白静脉血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中毒死亡1例
2008年
王伯良仲月霞何保健
关键词: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毒
电击伤后心肺复苏成功1例
2002年
陆将柴青焕何保健
关键词:电击伤心肺复苏心跳呼吸骤停
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后MPO活性及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并施以相应处理。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PO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IL-6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MPO活性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组脑组织MPO活性降低。假手术组脑组织中未检测出IL-6;模型组IL-6含量升高明显;川芎嗪组IL-6含量较模型组升高。结论川芎嗪可增加抗炎症细胞因子IL-6的含量,从而降低脑组织MPO活性,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之一。
陆将曹义战仲月霞何保健王伯良田小溪
关键词:川芎嗪脑缺血髓过氧化物酶白细胞介素-6
大承气汤对家猫实验性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的影响被引量:7
2000年
王俊卿王伯良何保健
关键词:大承气汤脑出血脑组织水肿
黑索金急性中毒救治1例被引量:2
2000年
何保健宋德根倪晓琴
关键词:急性中毒急救
425例心肺复苏不同时机气管插管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8
2004年
目的 总结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 对 4 2 5例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气管插管 (即刻插管 )与由麻醉科医师插管 (延时插管 )两组。通过观察复苏成功率与成活率 ,比较即刻插管与延时插管的疗效。结果 即刻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 4 1 8% ,存活率为 2 1 6 % ,延时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 9 4 % ,存活率为 1 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应提倡急诊科医生在心肺复苏时紧急气管插管。
曹义战罗荣高晋兴王伯良仲月霞陆将何保健付国强
关键词: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心脏骤停成功率成活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