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科
- 作品数:28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委托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陕西省潜慢型克山病病情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陕西省克山病考核达标后病情消长趋势和现状,为病因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分层抽样法,选择我省重病区富县、旬邑县;中等病区永寿县、凤县;轻病区耀州区、陇县作为调查县。每个县(区)抽取能代表该县基本病情的重发病村和历史病情相对较轻或非发病村各一个村,进行临床、心电图检查,慢型及疑似克山病患者拍摄后前位2 m距离X线胸片;并采集克山病人及健康人群粮、发、血样进行硒等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病区居民经济收入及膳食构成;调查点所在县克山病发病线索调查等项目。结果6县(区)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131例,检出率2.30%,慢型克山病8例,检出率0.14%。粮、发、血硒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硒水平已接近非病区居民硒水平。结论目前,陕西省克山病病区病情呈低发稳定趋势。
- 何新科杨杰朱建红陈平徐刚要吕晓亚郑来义刘慧兰邓建霞
- 关键词:克山病病情
- 2007—2009年陕西省硒(碘)盐质量监测
- 2010年
- 为监测陕西省批发层次硒(碘)盐质量和病区居民的硒(碘)盐食用情况,于2007—2009年,每年各病区市随机抽取1~2个病区县作为监测县,每季度抽检各县批发、分装企业1批库存硒(碘)盐;每县每季度随机抽检2个病区乡(镇)各2个村,每村8户居民食用盐。硒(Se4+)含量测定采用2,3-二氨基萘分光光度法。盐硒(Se4+)含量以(7.6±3.1)mg/kg判定为合格。2007、2008、2009年批发层次硒(碘)盐批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8%(47/48),98.3%(59/60),100%(54/54),居民用户层次硒(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3.8%(1392/1484)、94.0%(1407/1497),95.0%(1432/1507),非硒盐率分别为3.64%(56/1540),2.54%(39/1536),1.89%(29/1536)。2009年居民用户硒(碘)盐合格率高于2008、2007年(χ2=6.75,P<0.001),2009年非硒盐率低于2008、2007年(χ2=5.64,P<0.025)。病区合格硒(碘)盐的供应和非硒盐率的下降进一步巩固了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防治成效。
- 陈平徐刚要吕晓亚杨杰郑来义何新科邓建侠
- 关键词:大骨节病克山病硒盐
- 陕西省大骨节病国家监测点10年病情资料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掌握陕西省榆阳区大骨节病病情及防治现状,评估防治效果,指导防治工作。方法每年对监测点100名7~12岁儿童进行临床、X线检查及发硒检测,按国家诊断标准(GB)确诊病例,对10年间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榆阳区儿童大骨节病临床及X线检出率显著下降,2006年临床及X线检出率均为0,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儿童发硒水平显著上升,由1997年的0.118mg/kg上升到2005年的0.370mg/kg。结论食用合格硒盐及非病区粮食,群众经济收入增加,生活、卫生水平提高是大骨节病病情下降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病情监测工作,加强病区群众健康教育及成人大骨节病的防治。
- 徐刚要杨杰吕晓娅何新科陈平
- 关键词:大骨节病病情
- 2005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掌握全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陕西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全省10个流动监测点与10个固定监测点每个点随机抽取50名7~12岁在校学生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按《国家大骨节病诊断标准》阅片诊断病例、统计结果。结果固定监测点临床检查520人,检出早期24人,检出率4.62%,未检出Ⅰ度以上病人,X线检查514人,检出阳性5人,检出率0.97%;流动监测点临床检查1405人,检出早期31人,检出率2.21%,未检出Ⅰ度以上病人,X线检查619人,检出阳性1人,检出率0.16%。结论2005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呈平稳下降趋势,病情下降与经济发展和采取综合防治有关。
- 吕晓娅徐刚要杨杰何新科陈平
- 关键词:大骨节病病情监测
- 165例慢型克山病五年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慢型克山病治疗、管理和生活指导方法,以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病死率。方法:选择旬邑县、富县、商州区在册登记和每年线索调查新检出心功能失代偿Ⅱ、Ⅲ、Ⅳ级及有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慢型克山病病人,采取传统药物洋地黄制剂为主的强心、利尿、补钾、支持与对症等综合治疗。结果:患者经过正规合理地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和好转。165例慢型克山病临床治愈33.9%;显著好转37.6%;好转28.5%;总有效率100%。对延长患者寿命,提高存活率,降低病死率很有裨益。结论:坚持对慢型克山病家庭病床治疗,管理和生活指导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 何新科杨杰吕晓亚陈平李平安张宝弟燕晓峰何玲霞刘婷罗锋
- 关键词:数据收集
- 陕西省生态环境低硒与克山病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索生态环境中硒与克山病的关系,为克山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硒在生态环境中的分布、补硒对病区人群机体内环境硒含量及对克山病发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生态环境缺硒对克山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病区补硒后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得到了遏制,但依然存在新的潜在型和自然慢型克山病的发生,说明病区致病因子依然存在。结论:适度补硒可能是因为硒所具有的抗氧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的缘故,从而抑制了致病因子对机体的损伤,寻找克山病的致病因子防治克山病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 范中学李平安何新科
- 关键词:生态环境低硒克山病
- 2007年陕西省甘泉县克山病病情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掌握陕西省甘泉县克山病病情消长趋势和现状,为科学指导和评价防治工作,巩固已取得的防治成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克山病病情监测方案要求,2007年对甘泉县劳山乡大劳山村和小劳山村居民进行填表登记,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描记;慢型克山病及疑似克山病病人拍摄2m后前位X线胸片,并采集发样、粮样,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进行含硒量测定。结果临床检出潜在型克山病20例,检出牢为2.67%(20/749);慢型克山病1例,检出率为0.13%(1/749)。描记心电图749例,检出异常心电图82例,检出率为10.95%(82/749)。16例慢型克山病及疑似克山病病人测定心胸比例,结果正常9例、轻度扩大3例、中度扩大2例、重度扩大2例。发硒均值为(0.335±0.102)mg/kg,小麦硒均值为(0.045±0.019)mg/kg,小米硒均值为(0.029±0.017)mg/kg。结论甘泉县经过以补硒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后,全县无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发生,克山病病情呈稳定下降趋势,潜、慢型克山病是目前患病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类型。
- 何新科杨杰徐刚要陈平吕晓亚郑来义邓建霞刘慧兰李国栋安薇连维和
- 关键词:克山病心电描记术X线硒
- 大骨节病游离体摘除术191例治疗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吕晓娅张宝弟李百灵孙鹏华于曰祥何新科
- 关键词:大骨节病游离体变形性骨关节病摘除术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克山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价值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克山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保民魏亚娟朱建宏牛小麟杨杰何新科
- 关键词:克山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流行病学调查
- 文献传递
- 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与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进一步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消长态势和相关环境因素对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今后大骨节病的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在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范围内分别选择了6个项目调查点和20个省级自设监测点。临床检查7~12岁儿童2568例。右手X线拍片1788例。采集项目点粮样600份和发样300份。测定粮硒、发硒及食粮(180份)T-2毒素水平,调查相关因素与病情的关系。结果全省23个病区县(区)26个调查点中,大骨节病临床Ⅰ度以上患者无检出,X线总检出率为1.29%;儿童发硒为(0.37±0.07)mg/kg,粮食硒(0.049±0.016)mg/kg,粮食T-2毒素(3.82±4.38)μg/kg。结论陕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平稳低发态势,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的明显升高、饮食结构的明显改善、粮食卫生学质量的提高及经济收入的增加是病情得到控制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深化防治措施落实和加强病区群众健康教育。
- 杨杰吕晓亚徐刚要陈平何新科
- 关键词:大骨节病硒T-2毒素病情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