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俊峰

作品数:18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切除
  • 12篇切除术
  • 10篇腹腔
  • 10篇腹腔镜
  • 6篇胆囊
  • 6篇血小板
  • 6篇血小板减少
  • 6篇血小板减少性...
  • 6篇脾切除
  • 6篇脾切除术
  • 6篇紫癜
  • 5篇胆囊切除
  • 5篇胆囊切除术
  • 5篇结石
  • 5篇腹腔镜胆囊
  • 5篇腹腔镜胆囊切...
  • 5篇腹腔镜胆囊切...
  • 5篇腹腔镜脾切除
  • 4篇特发性
  • 4篇腹腔镜脾切除...

机构

  • 1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8篇余俊峰
  • 15篇谭敏
  • 15篇陈流华
  • 13篇郑朝旭
  • 11篇吴志棉
  • 8篇赵振献
  • 6篇陈国泰
  • 5篇黄文生
  • 4篇谭进富
  • 3篇崔毅
  • 2篇左继东
  • 2篇谢晓燕
  • 1篇王俊
  • 1篇阮莹
  • 1篇刘卫彬
  • 1篇孙晓东
  • 1篇崔冀
  • 1篇林伟斌
  • 1篇李文姬
  • 1篇陈振光

传媒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腔镜外科...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的制备:不同管径内支架支撑幽门及前胃结扎被引量:19
2010年
背景:部分幽门结扎法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常用方法之一。幽门结扎口径大小关系到能否有效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目的:比较运用不同管径内支架并部分幽门加前胃结扎制备大鼠反流性食管炎模型的差异,以寻求合理的制备模型方法。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外径2.9mm内支架和外径3.7mm内支架支撑结扎幽门,并加前胃结扎减少胃容量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大鼠体质量及7d存活率。7d后处死大鼠,取食管下段组织标本观察食管炎发生率。结果与结论:2.9mm内支架组和3.7mm内支架组7d存活率分别为35%(7/20)和68%(13/1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8);两组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86%(6/7)和77%(10/13),以及两组存活大鼠结扎后每天体质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采用部分幽门加前胃结扎可成功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幽门结扎后管径与大鼠存活率密切相关。
郑朝旭林伟斌余俊峰陈流华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管径
内镜超声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价值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评估内镜超声检查(EUS)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排除胆总管下段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患有胆囊结石并行LC的住院病历资料共1000例,选取常规B超(BUS)提示胆总管直径≥0.7cm病例共202例,分为EUS组和BUS组,计算EUS组的诊断率、敏感度、特异度,BUS组的胆总管下段良性病变的漏诊率。结果 EUS的对胆总管良性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92.5%,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4.7%、92.5.4%,术前正确诊断率为95.8%;BUS组对胆总管结石的术前漏诊率为55.7%(21/46),对所有胆总管下段良性疾病的漏诊率为65.2%(30/46);所有EUS组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当术前B超提示胆总管直径≥7mm时,胆总管结石或者下段良性病变的比例为65.2%,其中大部分为胆总管结石,EUS对胆总管下段良性疾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正确诊断率均高于90%,因此EUS可以作为胆总管良性扩张的诊断筛查方法。
陈流华郑朝旭谭敏余俊峰孙晓东谢晓燕崔毅吴志棉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脾切除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切除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56+NKT细胞的变化及血液学疗效与各检测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4例ITP患者腹腔镜脾切除术前后7d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3+CD4+和CD3+CD8+)及CD56+NK细胞的百分数。根据不同的血液学疗效,将患者分为手术有效组(A组,22例)和无效组(B组,12例)。应用SPSS13.0forWindows软件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后T细胞亚群、CD56+NK细胞的百分数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及各组术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术前CD3+CD4+细胞百分数分别为(32.83±8.07)%和(26.23±6.17)%(P=0.045),术前CD4+/CD8+比值分别为(1.30±0.51)和(0.84±0.42)(P=0.022)。余两组术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前后CD3+细胞百分数分别为(65.51±4.54)%和(60.38±12.97)%(P=0.017),CD3+CD8+细胞百分数分别为(37.27±12.47)%和(32.96±13.18)%(P=0.025)。余各组术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切除疗效不同的ITP患者存在不同的细胞免疫发病机制。术前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值有助于预测手术疗效。
郑朝旭纪壮奇郑冬余俊峰
关键词:脾切除术
内镜超声检查对胆总管无扩张伴可疑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胆总管无扩张伴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CBDS)行超声内镜检查(EUS)的价值.方法 对33例经多次腹部B超检查诊断胆囊结石,胆总管直径〈8 mm,未发现CBDS但有急性胰腺炎、阻塞性黄疸或反复胆绞痛等病史之一的患者行EUS,并与手术或ERC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3例患者行EUS,20例发现CBDS.经进一步手术或ERCP,该20例患者中有16例证实有CBDS.EUS对本组病例CBDS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6.5%,阳性预测价值为80%,阴性预测价值为100%.结论 对胆总管无扩张但有可疑CBDS者行EUS检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谭进富赵振献陈流华余俊峰谭敏崔毅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脾切除与开腹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splenectomy,LS)和开腹脾切除术(opensplenectomy,OS)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的结果。方法36例进行LS,26例进行OS。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结果LS组和O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5.3±60.5)min和(108.5±29.7)min(t=2.083,P=0.042),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0±127)ml和(185±128)ml(t=2.284,P=0.026),LS组术后疼痛显著较OS组轻微(χ2=18.158,P<0.01),术后恢复饮食快(t=2.251,P=0.028),而并发症发生率差别不显著(χ2=0.729,P>0.05)。对ITP治疗有效率LS组为92%,OS组为88%(χ2=0.177,P>0.05)。结论LS治疗ITP的疗效与OS相近,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郑朝旭陈国泰吴志棉谭敏陈流华余俊峰赵振献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手术方法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总结胸腔镜胸腺扩大范围切除术治疗儿童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经验,探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5月,共计16例重症肌无力患儿接受胸腔镜胸腺扩大范围切除术;手术采用右侧胸腔入路,切除胸腺和清扫前纵隔脂肪组织。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7~30个月,完全缓解5例,好转9例,无变化2例。结论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切口小,出血少,体内无残留金属异物,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疤痕轻微,手术中远期效果良好,适用于儿童重症肌无力。
左继东赵振献陈流华余俊峰谭进富陈振光刘卫彬谭敏
关键词:胸腺扩大切除术重症肌无力胸腔镜儿童围手术期并发症
幽门螺杆菌与胆石成因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04年
黄成吴志棉余俊峰陈流华谭敏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胆石胆囊结石
成人先天性中肠旋转不良治疗诊治体会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6例成人中肠旋转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就该病特点及诊治经验进行探讨。结果3例外科收治患者中2例在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ABLadd’s手术,1例急诊手术行Ladd’s粘连带松解、肠扭转复位,3例内科收治患者经消化道造影或胶囊胃镜检查后明确诊C,EFGHIJK。结论成人中肠旋转不良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当遇到无法解释的反复腹痛、腹胀、呕吐及肠梗阻时,应考虑本病可能,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Ladd's手术是标准治疗方法。
陈流华郑朝旭余俊峰吴志棉谭敏
关键词:肠旋转不良
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icroporous polysaccharide hemospheres,MPH)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止血效果。方法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期间,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且有脾切除手术指征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医用生物蛋白胶组(FG组,25例)和MPH组(25例),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LS,两组术中分别常规用5mlFG或1gMPH喷洒于脾蒂断面钉合线及脾窝创面。记录术中出血量、喷洒FG或MPH后渗血停止的时间,测定术后24、48h引流液量。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和Student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前血小板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FG组和MPH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0.8±85.8)ml和(82.2±101.0)ml(t=0.325,P=0.747),喷洒FG或MPH后创面渗血停止时间分别为(2.1±1.8)min和(1.2±0.8)min(t=2.470,P=0.017),术后24h引流量分别为(85.9±45.7)ml和(52.3±37.9)ml(t=2.833,P=0.007),术后48h引流量分别为(37.6±18.8)ml和(22.4±17.7)ml(t=2.948,P=0.005)。FG组术后1例疑胰尾损伤,保守治疗成功。余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具有快速、可靠的止血作用,其效果优于医用生物蛋白胶。
郑朝旭吴荣耀余俊峰陈流华陈国泰吴志棉谭敏
关键词:止血腹腔镜脾切除术葡聚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评估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5月~2005年5月41例ESRD合并胆囊结石患者(ESRD组)进行LC的临床资料,并与随意抽取的同期非ESRD 200例LC(非ESRD组)进行比较。结果ESRD组患者的年龄(49.8±11.9岁)明显大于非ESRD组(44.2±12.3岁)(t=2.655,P=0.008),两组血红蛋白(76.3±11.7g/L,120.1±8.4g/L)、血小板计数[(141±36)×10^9/L,(183±51)×10^9/L]均有显著差异(t=22.905,6.226;P〈0.001),ESRD组术前并发心肺疾病的比例(97.6%,40/41)远高于非ESRD组(21.5%,43/200)(χ^2=31.886,P〈0.001),有腹部手术史的比例(24.4%,10/41)也高于非ESRD组(11.5%,23/200)(χ^2=4.784,P=0.043)。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659,0.325,0.998,0.430,0.498)。结论ESRD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进行LC是安全可行的,应注重围手术期处理。
郑朝旭吴志棉陈国泰谭敏余俊峰赵振献陈流华黄文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终末期肾病胆囊结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