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方法的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不同再灌注治疗方法的意义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大深圳医院271例初发STEMI病人的心电图、心脏超声和造影资料。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PCI)STEMI病人31例,静脉溶栓病人44例,其中溶栓联合PCI26例,补救性介入治疗PCI病人18例。结果直接PCI、溶栓联合PCI和补救性PCI的STEMI病人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症状开始至治疗的时间、侧支循环和TIMI血流0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期间不稳定性心绞痛、再梗死、脑卒中、心功能不全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和室壁运动积分、射血分数(LVEF)、心指数(CI)、每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TEMI溶栓联合PCI干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补救性PCI可能有利于左室功能的恢复。 梁振涛 郭军 余小平 张斌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溶栓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48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 13例心肌桥 ,检出率为 2 .67% ;其中位于左前降支 (LAD) 12例 ,左回旋支 (LCX) 1例 ;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2例 ;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 1例 ,心绞痛 4例。结论 冠脉造影是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特异性诊断方式 ;局部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是心肌桥的主要征象 ;心肌桥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 。 张斌 余小平 王纯 王勤 曲环关键词: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术 3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比较和分析确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和误诊病人的发病特点、临床过程和实验室检查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4年9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2000年1月至2004年9月北大深圳医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病人33例.所有病人均经X线或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疑诊AD的病人进一步经MRI、CT或DSA确诊,确诊标准为发现假腔或游离瓣.AD病人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5.8±11.4)岁.误诊病人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6.2±10.8)岁.结果确诊AD和误诊病人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冠心病、胸痛、心脏异常杂音、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白细胞计数、肌酸肌酶及同工酶和DeBakeyⅢ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周围大血管杂音、肢体血压不对称、ST段异常改变、心律失常、DeBakey Ⅰ型、Ⅱ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较确诊AD病人ST段改变的幅度、心律失常、白细胞计数、肌酸肌酶有明显差异(P<0.01),而肌酸肌酶和肌钙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D病人初始症状、发病过程、心电图变化、心肌酶学改变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需要与该病相鉴别. 梁振涛 郭军 余小平 张斌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误诊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2004年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 (AD)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探讨各种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2例A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种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 ,突发剧烈胸背痛是其首发和主要症状 ,胸部平片是其筛查手段 ,计算机断层扫描 (CT)、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有很高的敏感性 ,核磁共振显像 (MRI)准确率最高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多于手术治疗前确立诊断或行腔内隔绝术时进行。结论 AD起病急、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复杂 ,及时选择或联合应用X线胸片、TTE、CT、MRI等辅助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 张斌 王纯 余小平 王勤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影像学诊断 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患者血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予卡维地洛治疗12个月,对照组则予以常规美托洛尔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并随访新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随访、监测12个月期间,实验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力衰竭、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使交感神经活性处于平稳状态,从而降低新的心脏事件发生率。 周惠云 甄胜西 舒平 胡金森 贾少微 费贤翠 余小平关键词:交感神经系统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冠心病不稳定斑块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紊乱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斑块中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及调控机制。方法8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不稳定组42例,稳定组44例。取两组冠脉斑块标本,Northern B lot和W estern B lot检测Bax、caspase-3和凋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稳定组的caspase-3表达水平基本类似(P>0.05),不稳定组约为其他组的2倍(P<0.01);不稳定组的Bax和DAPK表达达到对照组的3倍和6倍(P<0.01)。对照组冠脉平滑肌细胞(VSMC)置于LDL中培养,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caspase-3的表达上升幅度为正常状态的1.5倍(P<0.05),Bax和DAPK的上升均达到正常细胞的3倍(P<0.01)。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组织中,高浓度LDL诱发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紊乱是导致细胞凋亡失衡的重要原因,其中Bax和DAPK可能是这一调控途径中的关键分子。 余小平 曲环 张斌 李晓苏 杭娟 董会弈 王纯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凋亡 BAX 低密度脂蛋白 改良法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目的探讨改良法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49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于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凝血酶,穿刺时压迫瘤颈使瘤内血流消失,瘤内血栓形成后逐级放松压迫力度直至瘤内填满血栓。分析假性动脉... 胡正明 孙德胜 鲁树坤 余小平 胡会英关键词:股动脉 假性动脉瘤 超声引导 凝血酶 文献传递 游离脂肪酸在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了解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在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高血压伴MS、单纯高血压、健康人群各50例。检测所有对象的FFA、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等指标。结果①MS高血压病组的血清FFA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②血清FFA与SI呈负相关(r=-0.785,P<0.05),与BMI、WHR、收缩压(SBP)呈正相关(r分别为0.801、0.856,P<0.05)。结论高血压伴MS患者的高血清FFA与胰岛素抵抗并存,并有可能是引起高血压伴MS患者其他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机制。 余小平 曲环 杨海涛 李晓苏 刘茜倩 李秋荣关键词:脂肪酸类 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X 游离脂肪酸在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探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在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高血压伴MS、单纯高血压、健康人群各50例。检测所有对象的FFA、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等指标。结果①MS高血压病组的血清FFA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②血清FFA与SI呈负相关(r=-0.785,P<0.05),与BMI、WHR、收缩压(SBP)呈正相关(r=0.801、0.856、0.872,P<0.05)。结论高血压伴MS患者的高血清FFA与胰岛素抵抗并存,并有可能是引起高血压伴MS患者其他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机制。 艾新忠 余小平关键词:脂肪酸类 高血压 代谢综合征X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脂联素和hs—CRP的变化 2011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我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期间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均为40例,选取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人群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1SA)法测定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MI组与UA组术前血清脂联素分别为(1.71±0.78)μg/ml、(2.18±1.05)μg/ml,术后分别为(2.71±0.54)μg/ml、(3.02±0.65)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78±0.79)μg/ml(P〈0.05),且AMI组血清脂联素不论术前还是术后均显著低于UA组(P〈0.05),术前hs-CRP分别为(34.6±11.4)ng/ml、(17.6±5.98)ng/ml,术后分别为(12.7±4.08)ng/ml、(9.71±2.85)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35±2.16)ng/ml(P〈0.05),且AMI组hs-CRP不论术前还是术后均显著高于UA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呈负相关,两者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斑块稳定性的指标,临床上相关人员可依据其变化判断患者的预后及指导临床实践. 李晓苏 刘茜缮 李美红 黄鹏 余小平 曲环 吴淳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PCI术 血清脂联素 HS-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