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志中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精神分裂症
  • 3篇分裂症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干预
  • 2篇心理学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治疗抑郁症
  • 2篇少年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心理
  • 2篇社会心理学
  • 2篇社会心理因素
  • 2篇青少年
  • 2篇青少年网络
  • 2篇青少年网络成...
  • 2篇网络成瘾
  • 2篇理学
  • 2篇氯氮

机构

  • 10篇佛山市第三人...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10篇余志中
  • 4篇刘素芳
  • 3篇蒋健昌
  • 3篇刘锐
  • 2篇丁振江
  • 2篇徐彩霞
  • 2篇郭锦滔
  • 2篇陈广阳
  • 2篇吴穗玲
  • 2篇吴庆锋
  • 1篇刘栋
  • 1篇杜兆洪
  • 1篇邓文
  • 1篇吴丽珍
  • 1篇朱进才
  • 1篇徐国洪
  • 1篇张国富
  • 1篇王建国
  • 1篇吴小霞
  • 1篇祁富生

传媒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医学信息(手...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酒依赖患者社会心理学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慢性酒依赖的影响。方法:对40例慢性酒依赖患者(研究组)和4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时间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艾森克个性问卷E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维度得分...
余志中张国富
关键词: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干预
文献传递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Young氏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青少年网络应用与心理状况调查表,对1712个青少年进行测评。结果: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网络的吸引因素及上网时间是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而家庭情况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没有显著性。结论:对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个人兴趣爱好,使其摆脱网瘾,以达到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目的。
刘锐余志中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
国产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以奋乃静为对照,探讨国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研究组和奋乃静对照组各4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末进行PANSS评分和TESS评价疗效。结果阿立哌唑组和奋乃静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在认知因子和阴性症状减分率方面,阿立哌唑组与奋乃静组有明显性差异。阿立哌唑组主要不良反应有轻度头昏、瞌睡、体重增加等。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药物,特别是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陈广阳余志中刘锐蒋健昌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阿立哌唑奋乃静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征及心理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64名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和56名健康青少年学生,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孤独量表、自尊量表、羞涩量表对其心理特质做出评定。所有统计处理均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1.5完成。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心理特质和人格特征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P<0.05);2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其不良的人格特征及心理特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不良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特质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
王建国张国富祁富生刘素芳余志中徐彩霞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
慢性酒依赖患者社会心理学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慢性酒依赖的影响。方法对40例慢性酒依赖患者(研究组)和40例健康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时间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艾森克个性问卷E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量表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生活事件量表的总的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得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对慢性酒依赖有重要的影响,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余志中刘栋张国富
关键词: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干预
新型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升高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1例和氯氮平组32例,两组均单一用药,利培酮平均剂量4.0±0.74mg.d-1,氯氮平平均剂量340.56±122.43mg.d-1。兴奋躁动和睡眠障碍者可联合小剂量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疗程均为8w。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w末晨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治疗前及治疗第8w末测量体重。结果治疗第8w末,氯氮平组血糖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利培酮组患者的年龄与治疗4w末血糖和8w末体重存在相关关系(r=0.496,P=0.007;r=0.493,P=0.006)。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均可引起血糖升高,但氯氮平对血糖的影响较利培酮显著。
丁振江余志中徐国洪吴穗玲吴庆锋郭锦滔蒋健昌刘素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氯氮平血糖
氟西汀联合奎硫平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奎硫平治疗女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口服氟西汀联合奎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1w、2w、4w、8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显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3.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68,P〈0.05);研究组治疗1w末和对照组治疗2w末后各时段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但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奎硫平治疗女性抑郁症疗效肯定,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且起效更快,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余志中刘素芳
关键词:抑郁症氟西汀奎硫平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副反应量表
不同剂量氯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的毒性损害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的毒性损害。方法9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分三组每组30例。低剂量组<200mg/d、中剂量组200-425mg/d和高剂量〉425mg/d。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心肌酶,同时检查心电图。结果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两组治疗前、后比较CK-MB浓度分别是(8.16±4.59、22,03±13.06)和(8.03±4.39、27.26±23.29)经T检验分别是t=5.56和t=6.76(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CK浓度分别是(98.14±49.64、208.35±139.82)和(96.85±50.65、289.61±204.66)经T检验分别是t=4.24和t=4.94,(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LDH浓度分别是(163.59±66.29、246.94±98.76)和(163.74±61.08、368.00±199.01)经T检验分别是t=4.02和t=5.33(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氯氮平治疗时心肌酶升高与剂量关系密切,剂量越大,升高越明显,心肌受损程度越严重。
杜兆洪陈广阳邓文朱进才蒋健昌余志中吴丽珍杨海健刘素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氯氮平毒性损害
在粤学习的藏族初中学生个性探讨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了解在粤学习的藏族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方法:对在粤学习的15岁以下的106名藏族班初中生(藏生)及同校的85名汉族初中生(汉生)进行了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式)调查,并计算T分,比较代表三个个性维度的P、N、E量表的分值及其两极分布率。结果:藏生的P量表分明显高于汉生(P<0.01),而L量表分明显低于汉生(P<0.01);其中男藏生的P量表分及N量表分明显高于男汉生(P<0.01,P<0.05),L量表分则明显低于男汉生(P<0.01);男藏生的P量表高分类型人数占该族男学生总数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汉生(P<0.05)、低分类型人数占该族男学生总数的比例则明显低于男汉生(P<0.05);女藏生的P量表分明显高于女汉生(P<0.01),女藏生的E量表低分类型人数占该族女学生总数比例明显高于女汉生(P<0.05)。结论:藏族初中学生个性更倾向于精神质、倔强、朴实但较幼稚,较难适应外部环境,男藏生这些个性特征更明显。提示应关注在粤学习的藏族初中生适应困难问题,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
郭锦滔吴庆锋吴穗玲丁振江余志中徐彩霞
关键词:藏族汉族初中生艾森克个性问卷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或西酞普兰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判疗效,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的总有效率为92.5%,西酞普兰的总有率为75.0%,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酞普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抑郁症高效、安全的药物。
刘锐余志中吴小霞
关键词: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