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伟忠

作品数:45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骨折
  • 17篇关节
  • 8篇手术
  • 7篇关节镜
  • 6篇韧带
  • 6篇术后
  • 6篇股骨
  • 6篇钢板
  • 5篇韧带重建
  • 5篇中药
  • 5篇胫骨
  • 5篇内固定
  • 4篇胸腰椎
  • 4篇胸腰椎骨折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骨折
  • 4篇植骨
  • 4篇椎骨
  • 4篇喙锁
  • 4篇喙锁韧带

机构

  • 34篇常州市武进中...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4篇俞伟忠
  • 27篇王雨辰
  • 17篇刘延辉
  • 14篇徐鹏
  • 9篇李云峰
  • 8篇袁亚兵
  • 6篇吴国明
  • 6篇何建新
  • 6篇潘佳麟
  • 5篇刘百伟
  • 3篇张伟峰
  • 3篇王晖
  • 2篇谢杨
  • 2篇马勇
  • 2篇高华
  • 2篇陆坚
  • 2篇袁延红
  • 2篇周岚
  • 2篇何建新
  • 1篇黄盛昌

传媒

  • 5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新疆中医药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年份

  • 7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速康复联合补肾活血方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联合补肾活血方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重建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40例ACL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治疗组和加速康复组,传统治疗组采用传统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术,加速康复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组基础上,于围手术期使用加速康复方案联合补肾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屈膝90°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VAS、IKDC评分,术后1个月、6个月移植物成熟度及术后相关不良事件。结果:40例患者均有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关节僵硬、重建韧带再次断裂等相关不良事件。加速康复组首次屈膝90°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均短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两组VAS、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VAS、IKDC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加速康复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术后1个月、6个月IKDC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6个月加速康复组移植物胫骨段及股骨段成熟度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速康复联合补肾活血方能够有效促进ACL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疼痛,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朱文科王雨辰俞伟忠李云峰鄂远贾川吴俊琪籍麟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补肾活血方加速康复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钢板治疗38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术后3例皮肤浅表坏死,二期愈合,其余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镙钉松动、钢板断裂、关节面塌陷、力线丢失。采用Merchant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1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4.2%。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复位方便、固定可靠、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疗效。
俞伟忠刘延辉何建新袁亚兵徐鹏
关键词:双钢板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下套索环缝合联合带袢钛板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套索环缝合联合带袢钛板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26例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为18~49岁;均行关节镜下套索环缝合联合带袢钛板治疗。比较术后X线片愈合情况,术前1 d与术后2周膝关节周径的差值及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结果:2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均未发生术后感染,手术时间为40~60 min,平均为(51.88±5.61)min;出血量为5~10 mL,平均为(7.23±1.45)mL;术后随访时间为7~12个月,平均为(9.34±2.08)个月;术中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前抽屉及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术后膝关节周径为(40.62±3.92)cm,较术前(42.63±3.38)cm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为(88.19±4.81)分,较术前(24.69±4.31)分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的IKDC评分为(79.50±1.88)分,较术前(44.15±2.51)分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套索环缝合联合带袢钛板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操作简单,复位精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文科俞臻王雨辰俞伟忠何樟宁贾川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关节镜
双尾TightRope系统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Ⅳ、Ⅴ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比较分析双尾TightRope系统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RockwoodⅣ、Ⅴ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3-06—2015-06诊治的35例新鲜RockwoodⅣ、Ⅴ型肩锁关节脱位,15例采用双尾TightRope系统内固定治疗(TightRope组),20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钩钢板组)。结果 35例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9(13~31)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显示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恢复正常,内固定在位。TightRope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方面均优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ightRope组出现1例(6.7%)轻度复位丢失,但未见肩峰下撞击、肩关节疼痛、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锁骨钩钢板组出现8例(40.0%)并发症,4例存在肩关节疼痛,3例取出内固定后出现肩锁关节半脱位,1例内固定松动。结论双尾TightRope系统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Ⅳ、Ⅴ型肩锁关节脱位能维持肩锁关节微动特性,符合生物学固定理念,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满意。
吴国明王雨辰俞伟忠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喙锁韧带重建
两种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roximal femur bionic nail,PFBN)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6月,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采用PFBN固定,20例采用PFNA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BN组下地时间显著早于PFNA组(P<0.05),但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大于PFNA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3±1.1)个月,PFBN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PFNA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Harris评分及髋关节屈伸ROM和内-外旋ROM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1个月时,PFBN组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PF⁃NA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FBN组颈干角显著大于PFNA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更为稳定,允许患者早期下地行走,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髋内翻发生。
王雨辰俞伟忠吴国明张伟峰潘佳麟朱文科何樟宁徐鹏贾川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双尾TightRope系统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估双尾Tight Rope系统内固定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并与Endobutton系统相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5-05行喙锁韧带重建术的30例新鲜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4例采用双尾Tight Rope系统内固定(Tight Rope组),16例采用Endobutton系统内固定(Endobutton组)。结果 30例均获得14~32(21.29±4.34)个月随访。Tight Rope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优于Endobutt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2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ght Rope组未见复位丢失,Endobutton组2例复位丢失,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尾Tight Rope系统治疗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对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创伤、简化手术步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雨辰王晖吴国明刘百伟鄂远俞伟忠刘延辉李云峰
关键词:ROCKWOOD喙锁韧带重建术
空心钉钢板与动力抗旋交叉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空心钉钢板与动力抗旋交叉钉(FNS)应用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钢板与动力抗旋交叉钉治疗的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以其中26例采用空心钉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作为空心钉钢板组,采用动力抗旋交叉钉内固定的22例患者作为动力抗旋交叉钉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22个月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负重、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股骨颈短缩距离及股骨头后倾角,观察并发症(如股骨头坏死、肢体短缩、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及大粗隆外侧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并计算发生率,分别在手术前和术后次日、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空心钉钢板组较动力抗旋交叉钉组术中出血量更多,手术时间更长,切口长度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前及术后各时段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钢板组股骨颈短缩距离及股骨头后倾角均小于动力抗旋交叉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钢板组术后发生肢体短缩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大粗隆外侧慢性疼痛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动力抗旋交叉钉组术后发生肢体短缩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髋内翻畸形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8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抗旋交叉钉与空心钉钢板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均效果显著,动力抗旋交叉钉体积较小,对髂胫束的激惹少,适合后壁完整、移位较少的患者;空心钉钢板占位较大,固定�
贾川俞伟忠王雨辰吴国明高华潘佳麟
关键词:疗效分析
短节段非融合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短节段非融合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采用短节段非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根据联合伤椎置钉或伤椎植骨将患者分为植骨组(30例)和置钉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及骨缺损情况;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运动神经评分及Frankel分级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结果植骨组手术时间较置钉组长[(100.53±13.42)min vs.(92.43±13.69)min](P<0.05);植骨组术中出血量较置钉组多[(304.60±34.25)ml vs.(286.53±29.23)ml](P<0.05)。术后两组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恢复(P<0.05),但两组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植骨组伤椎骨缺损程度小于置钉组[(6.6±0.3)%vs.(18.3±1.2)%](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ASIA运动神经评分分别为(48.5±5.5)分和(49.0±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前Frankel分级C级、D级的患者均恢复至E级。结论在短节段非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经伤椎植骨和置钉均为满意的辅助手段,但经伤椎植骨后可以明显填补骨缺损,促进骨折愈合。
刘百伟王雨辰李云峰俞伟忠王晖陆坚刘延辉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
钩钢板固定联合缝线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钩钢板固定联合缝线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22年8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68例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钩钢板组、联合组,各34例。钩钢板组采用钩钢板固定治疗,联合组采用钩钢板固定联合缝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并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外旋、外展);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伤口感染)。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5、0.145,P>0.05);联合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7,P<0.05)。术后6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联合组高于钩钢板组(t=19.460、9.707、6.567、21.685,P<0.001);术后6个月两组前屈上举、外旋、外展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联合组大于钩钢板组(t=4.813、4.225、3.614,P<0.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钢板固定联合缝线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且安全性高。
潘佳麟俞伟忠张伟峰
关键词:钩钢板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
对进行手术的手外伤患者实施量化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的手外伤患者实施量化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进行手术的78例手外伤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量化评估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对护理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的手外伤患者实施量化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降低其SSI的发生率。
姚建媛周岚王美华俞伟忠
关键词:手外伤手术手术部位感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