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敬年

作品数:109 被引量:1,041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阿尔茨海默病
  • 25篇痴呆
  • 17篇中医
  • 13篇证候
  • 12篇META分析
  • 11篇血管
  • 11篇帕金森
  • 11篇帕金森病
  • 9篇症状
  • 8篇动脉
  • 8篇轻度
  • 8篇轻度认知
  • 8篇轻度认知损害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中药
  • 7篇卒中
  • 7篇脑梗
  • 6篇血管性痴呆
  • 5篇动脉斑块
  • 5篇血瘀

机构

  • 99篇北京中医药大...
  • 20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1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北京医院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杭州市第七人...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109篇倪敬年
  • 93篇时晶
  • 79篇田金洲
  • 68篇魏明清
  • 52篇李婷
  • 25篇张学凯
  • 11篇王永炎
  • 8篇秦斌
  • 6篇简文佳
  • 6篇樊东升
  • 5篇解恒革
  • 5篇朱爱华
  • 4篇马福云
  • 4篇王荫华
  • 4篇王鲁宁
  • 4篇龙子弋
  • 4篇李雨濛
  • 4篇张天清
  • 4篇吕晖
  • 3篇刘泓

传媒

  • 7篇中国医学前沿...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世界中医药
  • 5篇中医杂志
  • 5篇中国循证医学...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环球中医药
  • 3篇现代中医临床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天津中医药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25
  • 9篇2024
  • 7篇2023
  • 8篇2022
  • 13篇2021
  • 5篇2020
  • 13篇2019
  • 1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尔茨海默病证候级联假说探讨被引量:36
2019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反应在临床上表现的一个连续谱,即从无症状的临床前期到有症状的轻度认知损害(极早期)和痴呆(早期、中期、晚期),与中医证候表现的正邪消长特征十分相似。根据临床调查、统计分析等结果进行逻辑推理,认为AD进展期间中医证候演变并非"髓减""痰盛""瘀血""火盛""胃衰"等无序的单一证候,而是有时间顺序的证候级联,即"启动于肾虚,进展于痰瘀火,恶化于毒盛虚极",反映了AD发生、发展、恶化的规律,为制订AD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助于为AD证候演变进行个性化预警。
张学凯时晶倪敬年魏明清李婷岳利峰田金洲
关键词:肾虚Β淀粉样蛋白
金思维提取物对APPswe/PS1dE9转基因小鼠海马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金思维提取物(GAPT)对APPswe/PS1d 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内AP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swe/PS1d E9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及GAPT大、中、小剂量组,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2只,灌胃给药6个月后,以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中AP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AP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GAPT小剂量组(P<0.01)、GAPT中剂量组(P<0.01)、GAPT大剂量组(P<0.01)、多奈哌齐组(P<0.01);各GAPT组与多奈哌齐组比较结果 APP表达水平均高于多奈哌齐组,其中GAPT小剂量组(P<0.01)、GAPT中剂量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GAPT大剂量组(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GAPT可能具有抑制APPswe/PS1d 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内APP蛋白过度表达的作用。
周冰凌时晶韩德军王蓬文任映刘霞蔚魏明清张学凯倪敬年田金洲
关键词:淀粉样前体蛋白转基因小鼠
LDL的化学修饰及其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被引量:11
2006年
倪敬年时晶田金洲
关键词:LDL化学修饰动脉粥样硬化
阿尔茨海默病证候变化与认知结局的关联性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证候变化与疾病指标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招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证候横断面调查并进行24周随访研究。年龄40~85岁,分认知正常,轻度认知损害和痴呆3组。认知功能评估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以临床医生整体印象加照料者补充的痴呆证候变化总体印象量表(CGICS)作为证候评价方法。结果共383位受试者,对73例AD患者进行随访,46例(63%)完成24周随访。证候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36,组内相关系数为0.652(P<0.001),具有中等重测信度(r=0.561,P=0.004)。肾虚和髓减证随时间变化,其中肾虚证变化与ADAS-cog变化相关(r=0.401,P=0.003)。结论肾虚为代表的证候变化与AD认知结局具有相关性,肾虚证候分数的变化能反映认知功能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AD结局指标。
时晶倪敬年魏明清张学凯李婷康盛华马福云李雨濛刘建平王永炎田金洲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证候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炎症因子差异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与外周炎症标志物水平,为了解AD和VaD发病机制和指导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与AD、VaD患者外周炎性因子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7月15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1S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个研究,包括23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VaD患者血清IL-6水平较AD患者高[SMD=-0.477,95%CI(-0.944,-0.009),P=0.046],但外周血IL-1β[SMD=-0.034,95%CI(-0.325,0.257),P=0.818]、TNF-α[SMD=0.409,95%CI(-0.152,0.970),P=0.153]和CRP[SMD=0.277,95%CI(-0.228,0.782),P=0.282]水平在AD和VaD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IL-6可能是鉴别AD和VaD较为敏感的炎性标志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李宗阳倪敬年魏明清李婷时晶田金洲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炎症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证—方—药”规律的共现聚类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已发表的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探讨AD中医诊疗中的核心"方证""药证"规律。方法检索中文文献数据库包括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英文文献数据库包括PubMed和EMBASE。检索中药治疗AD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证候、证素、方剂、中药等中医药信息,使用COOC软件进行邻接表统计以获得出现频次,并进行上述各类提取信息的共现矩阵构建和聚类分析,二模共现得出AD关键病机(证候、证素)和方药(方剂、中药)的映射关系。结果 AD高频证候为"肾精不足""肝肾亏虚""痰浊蒙窍";高频证素为"肾虚""痰浊""血瘀";高频方剂为"通窍活血汤""补肾益智汤""六味地黄丸";高频中药为"菖蒲""熟地黄""川芎"。共现规律分析显示"肾虚—痰浊—血瘀"是主要共现证素,"菖蒲—远志"是主要二元共现中药,"山萸肉—熟地黄—茯苓"为主要的三元共现中药。证候方药二模共现分析提示"痰浊蒙窍—洗心汤",以及"肾虚—熟地黄"是AD治疗的核心方证、药证规律。结论 AD的中药治疗当以补肾为基本原则,随证辅以化痰开窍、活血化瘀。
杜相宜魏明清倪敬年滕羽鸥王硕实林楠王维马素亚李婷李婷时晶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血瘀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脑梗病痰热腑实证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痰热腑实证的疗效特点及其对疾病证候演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痰热腑实证患者40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对照表以2∶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予以内科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星篓承气汤加减口服;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痰热腑实证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其疗效差异。同时检测分析2组血液流变学和脂代谢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痰热腑实证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的内火、痰湿、阴虚和总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和脂代谢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与痰热腑实证总评分正相关(P<0.05),NIHSS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使用星蒌承气汤对急性脑梗死病痰热腑实证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指标,缓解临床症状,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优势。
康盛华倪敬年吴冬月时晶
关键词:星蒌承气汤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中医证候血液流变
记忆门诊痴呆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痴呆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的因素。方法对东直门医院记忆门诊1 3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患者痴呆程度越重(OR=1.181,P<0.000 1)、年龄越大(OR=1.330,P<0.000 1)服用中药依从性越好,文化程度为大学者相对文盲(OR=0.397,P=0.003)依从性更好,伴心血管系统疾病者(OR=0.760,P=0.017)的依从性差。结论痴呆程度越重、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以及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服用中药的依从性越好。
康盛华魏明清马福云李晨萌陈子龙周梦玲黄强吴冬月张然李婷倪敬年张学凯田金洲时晶
关键词:中药痴呆用药依从性
中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中药被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的治疗,但对其疗效和安全性尚缺乏系统的评价。笔者就中药治疗Va 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 Med、Wiley Onli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以中药为治疗措施,以安慰剂、胆碱酯酶抑制剂或盐酸美金刚为对照措施治疗Va D的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的效应指标为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均以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文章,677例Va D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纳入的研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所纳入的研究均对认知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中药组在提高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得分方面优于安慰剂组,但与盐酸多奈哌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但西药对照组的不良反应高于中药组。结论纳入分析的文章方法学质量不高,样本量偏小,不同研究的结果缺乏一致性,现有证据不足以肯定或否定中药在改善Va D患者临床症状和结局指标方面的作用,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高质量的研究结果支持。
简文佳时晶田金洲倪敬年
关键词:中药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
急性缺血性中风诊断分类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
2020年
[目的]在新的中风临床诊断框架下,探索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磁共振影像学(MRI)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的27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病例信息,根据《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建》分为真中风组(156例)与类中风组(118例),采用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患者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分型、梗死血管供血区域、梗死灶直径、脑白质病变(WMLs)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皮质-皮质下、大的穿通支梗死与真中风相关(P<0.05,P<0.01),小的穿通支梗死与类中风相关(P<0.01)。前循环梗死、重度WMLs与真中风相关(P<0.01;P<0.05),后循环梗死、轻度WMLs与类中风相关(P<0.05,P<0.05)。真中风组单部位病灶平均最大直径、多部位病灶平均最大直径及最小直径均大于类中风组(P<0.05)。[结论]真中风、类中风磁共振影像学特征不同,前循环梗死、大的穿通支或大面积梗死、重度WMLs者多表现为真中风;后循环梗死、小的穿通支或腔隙性梗死、轻度WMLs者多表现为类中风。
秦宝娟时晶倪敬年魏明清张学凯张立苹岳利峰李婷田金洲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类中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