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昌宗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 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
- 2002年
- 马思星潘扬袁平冯昌宗
- 关键词: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静脉曲张静脉造影术复发
- 多普勒超声及顺行静脉造影对下肢深静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 1998年
- 临床对于下肢深静脉病变的诊断方法主要分为二大类,无创性检查和创伤性检查,其中最常用的是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对于上述两类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对于其各自的诊断价值有着不同的观点[1,2],笔者对我院1992年5月至1995年5月97例113条下肢静脉同时进行多...
- 潘扬冯昌宗马思星车正兰谷颖许绍雄唐家强
- 关键词:下肢多普勒超声静脉造影
- 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 1997年
- 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潘扬马思星冯昌宗包刚(贵阳医学院附院外科贵阳550004)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肠管内出血。临床表现为急性大出血、显性出血或隐匿性出血。由血管病病变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仅占出血原因的0.5%左右[1],而肠...
- 潘扬马思星冯昌宗包刚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肠血管畸形
- 10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治
- 1997年
- 10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治潘扬1冯昌宗1胥天禄1周怀文1马思星1包刚1许绍雄2唐家祥2(1贵阳医学院附院外科贵阳5500042贵阳医学院附院放射科)颈动脉体瘤临床上较少见,因此易误诊,导致术中处理错误,出现神经损伤,甚至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我院从1977...
- 潘扬冯昌宗胥天禄周怀文马思星包刚许绍雄唐家祥
- 关键词:颈部肿瘤颈动脉体瘤
-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
- 2002年
- 潘扬马思星冯昌宗袁平
-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介入性超声检查
- 改良Perthes试验检测下肢深静脉功能
- 1994年
- 改良Perthes试验检测下肢深静脉功能冯昌宗,潘扬(贵阳医学院附院外科)传统的Perthes试验,是检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深静脉通畅情况的一种试验方法。Perthes试验阳性,提示深静脉不通畅,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一种代偿表现,此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
- 冯昌宗潘扬
- 关键词:静脉曲张下肢
- 肠缺血-再灌注期细胞凋亡及维拉帕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肠缺血 -再灌注期肠道细胞凋亡及黄嘌呤氧化酶 (XO)活性变化及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肠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 ,探讨钙超载、氧自由基与细胞凋亡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和开放复制肠缺血 -再灌注模型 ,分别于缺血 30min、6 0min后 3h或 72h再灌注或给维拉帕米后缺血 -再灌注 ,行HE及TVNEL染色 ,观察组织学变化和细胞凋亡 ;比色法做小肠组织XO活性测定。设假手术组 (不夹闭血管 )为对照。结果 :(1 )肠缺血 -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现象 ,尤以缺血 6 0min再灌注 3h组最为明显 ;(2 )小肠组织XO的活性在缺血 30min再灌注 3h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升高 ,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该组中细胞凋亡与组织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3)在缺血 30min再灌注 3h组 ,维拉帕米治疗组与实验组比较 ,XO活性下降 ,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缺血 6 0min再灌注 3h组 ,维拉帕米治疗组与实验组比较 ,细胞凋亡百分数与组织学评分均有下降 ,具有统计学意义 ;(4 )在各组缺血后再灌注 72h ,未发现有迟发性肠坏死发生。结论 :肠缺血 -再灌注后小肠组织可发生细胞凋亡 ,其在小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肠缺血 -再灌注引起的小肠组织损伤具有保护?
- 邓劼潘扬冯昌宗袁平马思星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小肠细胞凋亡维拉帕米
- 腹主动脉瘤8例诊治体会
- 2001年
- 马思星袁平冯昌宗杨玉琴
- 关键词:主动脉瘤主动脉
- 医源性血管损伤4例临床分析
- 1994年
- 1 病例资料例1:甲状腺右叶腺瘤(肿瘤直径3cm).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叶切除,局部无粘连,于横断部份胸锁乳突肌时,发现大量出血.经压迫止血、延长切口、显露颈内静脉,发现其内侧有0.8cm长纵形裂口,以沙丁氏钳部份阻断,7—0无损伤线连续外翻缝合,无狭窄,近心端充盈好.术后顺利恢复出院.例2:右上臂前内侧血管瘤10余年,多次手术复发.在某医院于驱血带止血下行血管瘤切除,术毕发现肱动静脉伤,行血管移植失败后转我院.在臂丛麻醉下经原切口探查,发现肱动脉及一伴行静脉已结扎,缺损10cm,肱动脉直径2.4mm.以自体大隐静脉作插入移植,7—0无损伤线间断缝合,吻合口平整,通畅、无狭窄或扭曲,远端搏动好,术后手及前臂色泽温度正常,无肿胀,桡动脉搏动好.术后5天自请出院.
- 冯昌宗
- 关键词:医源性血管损伤
- 肥大细胞浸润及原癌基因c-fos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意义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观测下肢静脉曲张与肥大细胞浸润及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关系 ,探索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段静脉 2 0例及非曲张段静脉 2 0例标本中的肥大细胞 (MC)数及原癌基因c fos表达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曲张静脉组的肥大细胞数为(1 4 95± 6 0 8)个 /HP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 9± 2 0 2 )个 /HP ,P <0 0 1。曲张静脉组的c fos阳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百分率 (75 1± 7 9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 4 2 5± 9 6 1 ) % ,P <0 0 5。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壁中的c fos阳性血管平滑肌细胞百分率与肥大细胞数呈直线正相关 ,相关系数r =0 895 7,P <0 0 1。结论 :肥大细胞的浸润及原癌基因c fos的表达在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中起作用 ,可能是MC释放各种介质激活VSMC中c fos表达 ,进而促使VSMC表型转变、增殖和迁移 。
- 袁平冯昌宗潘扬马思星
- 关键词:静脉曲张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肥大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