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浩淼

作品数:12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创伤
  • 10篇休克
  • 10篇创伤性
  • 7篇创伤性休克
  • 6篇休克大鼠
  • 5篇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
  • 5篇皮素
  • 5篇内皮
  • 5篇内皮素
  • 4篇L-精氨酸
  • 2篇选择素
  • 2篇左旋精氨酸
  • 2篇拮抗剂
  • 2篇咖啡酸
  • 2篇P-选择素
  • 1篇血管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内皮
  • 1篇血浆内皮素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冯浩淼
  • 10篇黄宗海
  • 10篇孙英刚
  • 9篇林洪武
  • 4篇宋慧娟
  • 3篇孙高斌
  • 2篇雷洪伊
  • 2篇厉周
  • 2篇黄绪亮
  • 2篇童宗焰
  • 1篇张庆国
  • 1篇林荔军

传媒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外力致大鼠双侧股骨骨折 ,建立创伤性休克模型。复苏时分别给予非选择性 NOS抑制剂 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 m g/kg、选择性诱导型 NOS(i NOS)抑制剂氨基胍 (AG) 10 0 m g/kg和一氧化氮(NO)合成底物 L Arg10 0 mg/kg;观察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及组织氧分压变化 ,并记录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结果 与休克对照组〔分别为 (18.78± 4 .6 4 ) h和 10 %〕比较 ,L NAME组大鼠存活时间和 2 4 h存活率均无显著变化〔分别为 (2 3.80± 9.0 9) h和 4 0 % ,P均 >0 .0 5〕;AG组和 L Arg组大鼠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分别为 (2 8.72± 6 .2 5 ) h和 (30 .6 4± 8.77) h,P均 <0 .0 1〕,2 4 h存活率提高 (均为 80 % ,P均 <0 .0 1)。结论 选择性 i NOS抑制剂 AG及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具有保护作用。
黄宗海冯浩淼黄绪亮孙英刚林洪武
关键词:休克创伤性一氧化氮左旋精氨酸氨基胍
创伤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与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L-精氨酸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3年
观察创伤性休克过程中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 (ET)与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 ,探讨L 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作用。采用下肢创伤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休克组与处理组 ,观察创伤前后血NO、ET及骨骼肌、肝脏、小肠的组织氧分压的动态变化 ,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显示 ,创伤休克后血NO、ET浓度显著高于伤前水平 ,休克后组织氧分压较创伤前显著降低 ;处理组复苏后 5、12h血浆ET浓度显著低于休克组 ,复苏后各时间点血NO/ET值高于休克组 ,复苏后各时间点肝脏、小肠氧分压显著高于休克组 ,处理组 12、2 4h存活率显著高于休克组 (P<0 0 5 )。提示血NO、ET分泌紊乱及NO/ET的失衡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L 精氨酸可减少ET的分泌与释放 ,使NO/ET值升高 ,改善肝脏及小肠的氧分压 ,从而改善创伤性休克大鼠的预后。
孙英刚黄宗海厉周冯浩淼林洪武孙高斌
关键词:休克创伤性一氧化氮内皮缩血管肽类
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
2001年
冯浩淼
关键词:肿瘤疫苗免疫免疫逃逸
拮抗内皮素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拮抗内皮素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内皮素拮抗剂 )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 ,根据干预不同分为S组 (shock组 ) ,B组 (shock +BQ - 12 3组 ) ,P组 (shock +PD 14 2 893组 ) ,C组 (shock +CFA组 )及L组 (shock +BQ - 12 3+CFA组 ) ,于创伤前、休克末及 (或 )复苏后 1、3、5h检测血浆内皮素 (ET)浓度及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并记录存活时间。结果 休克后各时间点血浆ET及PaO2 与创伤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B组于复苏后 1、3h ,C、L组于复苏后 5h血浆ET较S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浆ET与PaO2 呈密切负相关 ,B、C组存活时间较S组延长 ,而L组虽不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 (与C组比P >0 0 5 ) ,但能延长平均存活时间 (与C组比P <0 0 5 )。结论 ET对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ET水平与微循环恶化程度密切相关 ,选择性受体拮抗剂及内皮素类似物可改善微循环 。
黄宗海童宗焰孙英刚孙高斌冯浩淼林洪武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咖啡酸
一氧化氮与创伤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2年
冯浩淼宋惠娟
关键词:一氧化氮创伤创口愈合器官损伤
L-精氨酸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外力致大鼠双侧后肢骨折 ,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 ,复苏时分别输注L -Arg 10、10 0、30 0mg/kg ,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mg/kg) ,诱导型NOS (iNOS)选择性抑制剂氨基胍 (AG 10 0mg/kg)观察存活时间、存活率。结果 L -Arg诸组及AG组大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存活率提高。结论 L -Arg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冯浩淼黄宗海黄绪亮孙英刚林洪武
关键词:休克创伤性一氧化氮L-精氨酸
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7
2002年
建立一种既符合临床特征 ,又简便易行的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用 2 5 0 0g铁轮于 3 0cm高度击中SD大鼠双侧股骨中上段造成粉碎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及出血 ,引发休克 ,维持 90min后复苏 ,监测生命体征 ,计算 2 4、72h内死亡率。结果显示 ,于 3 0cm高度砸伤大鼠 ,(7 8± 1 6)min后达到休克水平 ,2 4h内死亡率为 2 7 5 % ,72h内死亡率为 5 2 5 %。该模型操作简单 ,易于控制 ,模型相对稳定并有一定的死亡率 。
孙英刚黄宗海冯浩淼宋慧娟雷洪伊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疾病模型
大鼠创伤性休克后血清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后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外力致鼠双侧后肢骨折,制作创伤性休克模型,Griess法测定休克过程中多时间点血清NO3-/ NO2-浓度。结果休克过程中血清NO无明显变化,复苏后早期(1 h)显著下降,6 h达峰值,其后血清NO维持较高水平,24 h仍显著升高。休克未复苏鼠血清NO无显著变化。结论创伤性休克时血中NO无显著变化,复苏后先有一过性NO减少,继而血中NO升高,持续至24 h,再灌注损伤是复苏后期NO合成增多的重要原因。
冯浩淼黄宗海黄绪亮宋慧娟孙英刚林洪武
关键词:休克创伤性一氧化氮
几种介质在创伤性休克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74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中P-Selectin、ET、NO3-/NO2-含量。结果①创伤性休克组血浆P-Selectin、ET及NO3-/NO2-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②不同程度休克组P-Selectin、ET含量均随休克加重逐渐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 05),且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死亡者血浆P-选择素、ET及NO3-/NO2-含量明显高于存活者(P-SelectinP<0 01;ET及NO3-/NO2-P<0 05)。结论P-Selectin、ET及NO均参与了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发展病理过程,检测P-Selectin、ET及NO3-/NO2-水平对判断创伤性休克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童宗焰黄宗海林荔军孙英刚冯浩淼林洪武孙高斌
关键词:休克创伤性P-选择素内皮素
创伤性休克时左旋精氨酸降低P-选择素的表达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时血浆及重要脏器P-选择素的分布、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复制大鼠创伤性休克模型,24只大鼠分为实验对照组、创伤休克组、左旋精氨酸(L-Arg 100 mg/kg·b.w.)治疗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检测大鼠心脏、肝脏、肺及小肠P-选择素的表达,同时采用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P-选择素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重要脏器中P-选择素除了在肺中有少量表达外,其他脏器未见阳性表达,血清中的P-选择素有表达。休克后4 h,大部分脏器及血清中的P-选择素表达显著升高,L-Arg治疗组较休克组P-选择素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性休克可导致体内血清及重要脏器P-选择素大量表达,这与休克时存在明显的微循环紊乱和内皮功能障碍有关。L-Arg减少了P-选择素的合成其原因可能是促进了内皮性NO的合成。
黄宗海林洪武厉周冯浩淼孙英刚张庆国
关键词:P-选择素休克创伤性左旋精氨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