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争
- 作品数:97 被引量:51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A20 in Epithelium Correlates with Disease Severity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 陈彩玲刘争Yin YaoZhi-Chao WangJin MaLi PanZheng Liu
- Bcl-x_l和Bcl-2在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2 (B celllymphoma leukemia 2 ,Bcl 2 )基因及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x基因长片段 (B celllymphoma leukemia xlong ,Bcl xl)在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中的蛋白表达及鼻腔应用二丙酸倍氯米松 (biclomethasonedipropionate,Bd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ay Gr櫣nwald Giemsa(MGG)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比较经Bdp治疗 10~ 12周鼻息肉组织 (2 5例 )和未治疗鼻息肉组织 (2 7例 )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状态和对Bcl xl,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治疗组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弱于未治组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② 5 2例鼻息肉组织均无Bcl 2蛋白的表达 ;③治疗组Bcl xl 表达率为 2 0 .0 % ,未治组表达率为 48.1% ,2组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Bcl xl 可能在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中发挥抗凋亡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Bcl
- 刘争高起学张俊游学俊崔永华
- 关键词:鼻息肉嗜酸粒细胞脱噬作用BCL-X1BCL-2
- 鼻咽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EGFR、C-erbB-2表达特点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鼻咽部32例癌组织、11例慢性炎症黏膜组织中EGFR和C-erbB-2表达情况,同时计数肿瘤细胞PCNA增殖指数。结果:①鼻咽癌组织中EGFR、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和PCNA增殖指数分别为65.6%、37.5%和(42.5±22.6)%,而在鼻咽部慢性炎症黏膜中表达对应值为9.1%、0%和(10.6±2.2)%,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鼻咽癌组织病理学分级与C-erbB-2、EGFR阳性表达率及PCNA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③鼻咽癌组织中C-erbB-2与EGFR表达一致符合率62.5%(20/32),相关系数为0.38(P<0.05),二者共同阳性表达的组织中PCNA指数高于EGFR单阳或双阴组织中的对应值(P<0.01)。结论:C-erbB-2、EGFR在鼻咽癌发生和发展中可起协同作用,二者共同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
- 张艳梁耕田孙广滨潘兆虎吴国民刘争
- 关键词:鼻咽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
- 微波热凝术在内窥镜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为探讨微波在内窥镜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在内窥镜鼻窦手术 (ESS)中 ,应用微波热凝技术清除上颌窦腔各壁增生肥厚粘膜、囊肿、息肉等不可逆炎性粘膜病变和良性肿瘤 ,随访观察 16 3例 2 0 2侧。发现采用微波热凝术经扩大自然开口能顺利地清除上颌窦腔内、底壁及后外侧壁等部位的病变 ,避免了病变组织的残留和经唇龈沟径路手术的创伤 ,提高了 ESS的疗效。结果表明 :微波热凝术是在内窥镜下经扩大后的上颌窦自然开口彻底、有效地清理窦腔各壁病变。
- 游学俊高起学曾汉荣刘争崔永华
- 关键词:上颌窦内窥镜鼻窦手术微波热凝术手术方法
-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症状学特点及内镜鼻窦手术后主要症状的转归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学特点及内镜鼻窦手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的变化。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119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2例不伴鼻息肉和67例伴鼻息肉)的鼻塞、头昏(头痛)、面部疼痛(胀满感)、嗅觉障碍和鼻分泌物(后鼻漏)5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比较内镜鼻窦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评分的变化。结果:伴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出现最多的症状均依次为鼻塞、鼻分泌物(后鼻漏)、头昏(头痛)、面部疼痛(胀满感)和嗅觉障碍。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较伴鼻息肉者鼻分泌物评分显著增高(P<0.01),但嗅觉障碍评分者显著降低(P<0.01)。在最令人困扰的症状方面,不伴鼻息肉和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别是鼻分泌物(后鼻漏)和嗅觉障碍。术后伴鼻息肉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各个症状出现的频率和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伴鼻息肉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症状学具有不同的特点,内镜鼻窦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是一简便、易于开展的慢性鼻-鼻窦炎疗效主观评估方法。
- 万龙石农王园园刘争崔永华
- 关键词:症状学内镜手术
- CRSsNP中肥大细胞及其与嗜酸粒细胞炎症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不伴鼻息肉性慢性鼻-鼻窦炎(CRSsNP)的病理学特点,探讨肥大细胞及活化肥大细胞在CRSsNP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粒细胞炎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对CRSsNP和对照下鼻甲组织学特点进行观察以及对组织总炎性细胞、单个核细胞、浆细胞及嗜酸粒细胞进行计数分析。利用甲苯胺蓝和类胰蛋白酶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肥大细胞和活化肥大细胞在CRSsNP组和对照组中的浸润情况,并探讨其与组织嗜酸粒细胞炎症的相关性。结果:CRSsNP组织中总炎性细胞、单个核细胞以及浆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而嗜酸粒细胞和黏膜固有层腺体数量于二者无明显差异。肥大细胞和活化肥大细胞计数呈相关性,但二者在CRSsNP组和对照组中均未见明显差异,且二者与组织嗜酸粒细胞炎症均无相关性。结论:CRSsNP较正常对照具有更重的炎症反应,但肥大细胞及其活化以及组织嗜酸粒细胞二者无差异,且肥大细胞及其活化与嗜酸粒细胞计数无相关性,提示肥大细胞及其介导的嗜酸粒细胞炎症在CRSsNP的发病中并不起重要作用。
- 曹平平华小阳刘争褚汉启崔永华
- 关键词:病理学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
-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不同中鼻甲处理方法对鼻气道阻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不同中鼻甲处理方法对鼻气道阻力及主观鼻气流感觉的影响。方法 :采用主动前鼻测压法及视觉类比法对 32例 (侧 )中鼻甲完全切除患者、37例 (侧 )中鼻甲部分切除患者及 34例(侧 )中鼻甲完全保留患者内窥镜鼻窦手术前后鼻气道阻力和主观症状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 :术后三组患者鼻气道阻力和主观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1) ,三组间鼻气道阻力及主观症状评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 刘争王春芳高起学崔永华
- 关键词:内窥镜鼻窦手术鼻气道阻力中鼻甲
- Clara细胞10-KDa蛋白在小鼠细菌性慢性鼻-鼻窦炎模型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Clara细胞10-KDa蛋白(CC10)在小鼠细菌性慢性鼻-鼻窦炎(BCRS)模型中的表达。方法:C57BL/6J小鼠用鼻腔阻塞加肺炎链球菌接种的方法建立BCRS模型。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组织病理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小鼠鼻窦黏膜组织CC10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CC10阳性细胞数及鼻窦黏膜形态学参数。结果:BCRS模型组小鼠鼻窦黏膜固有层内多型核中性粒细胞(PMN)数、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上皮厚度及杯状细胞数均较假手术对照组增多(均P<0.01);BCRS组小鼠鼻窦黏膜上皮CC10阳性细胞数、CC10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对照组减少(均P<0.01)。CC10阳性细胞数分别与黏膜固有层PMN数、固有层胶原纤维沉积、上皮杯状细胞数及上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4、-0.776、-0.841和-0.805,均P<0.01;CC10平均灰度值分别与黏膜固有层PMN数、固有层胶原纤维沉积、上皮杯状细胞数及上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802、0.887和0.855,均P<0.01。结论:小鼠BCRS模型鼻窦黏膜中CC10表达下调。CC10作为一种内源性负调控蛋白可能参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过程。
- 王恒刘争陆翔游学俊高起学崔永华
- 关键词:鼻-鼻窦炎动物模型
- 无填塞技术在内镜鼻窦手术后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无填塞技术在内镜鼻窦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所有病例于手术完毕后,彻底止血,使创面清洁、创缘整齐、创周鼻黏膜无出血。观察组术腔不予填塞,立即行鼻腔冲洗;对照组术腔给予常规的凡士林纱条填塞,抽出纱条后开始行鼻腔冲洗。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段黏膜形态评分和鼻腔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无填塞技术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加快术腔的清洁,并可抑制黏膜转归竞争期囊泡、肉芽和息肉的生长及粘连的发生,加快术后黏膜的修复。
- 郭虹张丹刘争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护理
- 两种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在鼻息肉中的表达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 ,ECM)成分纤维粘连蛋白 (fibronectin ,FN)和固生蛋白 (tenascin ,T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34例鼻息肉和 2 0例下鼻甲组织中TN、FN的表达 ,并分析鼻息肉中的表达与鼻息肉组织类型、嗜酸粒细胞 (eosinophlis,EOS)浸润程度和临床分型、分期及大小的关系。结果 ①TN、FN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 16 3 10± 10 5 4、16 3 2 4± 11 5 2 ,而在下鼻甲组织中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 175 4 9± 9 2 9、173 93± 7 92 ;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②TN、FN在水肿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强于在腺囊泡型和纤维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P <0 0 5 ) ;③FN表达的灰度值与EOS计数有显著相关 (r=- 0 6 0 ,P <0 0 1) ;④TN、FN的表达与鼻息肉分型、分期及大小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除构成组织的物理支架外 ,ECM还可能通过参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生。
- 刘争高起学张松游学俊崔永华
- 关键词:鼻息肉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类腱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