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 作品数:42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酶法改性干酪风味配料的加工技术
- 酶改性干酪(EMC)作为酶法改性干酪风味配料的主要产品,可以赋予风味平淡的产品以特殊的干酪风味特性。本文介绍了EMC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过程中所用的酶和发酵剂。
- 李青刘佳赵秀明赵征
- 关键词:酶改性干酪风味特性发酵剂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蒜米中蒜氨酸的含量被引量:1
- 2016年
- 以金乡杂交蒜米和苍山四六瓣蒜米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蒜米中蒜氨酸含量。其中:Arcus EP-C_(18)单泵色谱柱(5μm,4.6 mm×150 m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与水体积比(85︰15);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蒜氨酸的质量浓度在0.08~1.00 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1),以S/N=3︰1的信噪比得到蒜氨酸的最低检出量是20.3μg。该操作方法切实有效、快速、重复性好,平均回收率90.18%,RSD为1.132%(n=6),因此可用于测定蒜米中蒜氨酸的含量。
- 李敏李喜宏刘佳张姣姣李娟娟张文涛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蒜米蒜氨酸
- 不同保鲜处理对槟榔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将槟榔果实采后于10℃条件下预冷12 h,再用1μL/L的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12 h,分别进行特克多(TBZ)处理、热处理、紫外线处理后于14℃、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下贮藏40 d,研究不同处理对槟榔鲜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对槟榔保鲜均有较好的效果,以TBZ处理的槟榔保鲜效果最佳,热处理次之。TBZ和热处理可有效减少槟榔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槟榔碱的消耗,抑制木质素的增加,保持槟榔果柄的硬度和较高的好果率。
- 张姣姣郝晓磊李喜宏刘佳李敏张文涛杜雅荣
- 关键词:槟榔保鲜特克多紫外线
- HPLC法同时测定苍山蒜米中双乙酸钠和丙酸钙含量被引量:5
- 2016年
- 以山东苍山蒜米为实验材料,建立了同时测定蒜米中双乙酸钠和丙酸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蒜米中双乙酸钠经磷酸酸化后转化成乙酸,丙酸钙经酸化后变为游离丙酸,二者预处理后经超声波水浴提取20 min,加磷酸调节收集液p H至3,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单泵色谱柱Arcus EP-C18(5μm,150 mm×4.6 mm),柱温:20℃;流动相:1.5g/L磷酸二氢钾溶液(调节p H=3.0);流速1.0 m L/min,紫外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双乙酸钠、丙酸钙浓度在0.20-2.0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7和0.99935,均大于0.999;出峰时间分别为2.60、6.90 min;当信噪比S/N=3、次数n=6时,双乙酸钠、丙酸钙最低检出量为1.70 mg/kg,平均回收率是91.32%和89.79%,相对标准偏差是1.78%和1.64%,均小于5%。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回收率高,可用于同时测定蒜米中双乙酸钠和丙酸钙含量。
- 李敏李喜宏刘佳张姣姣
- 关键词:双乙酸钠丙酸钙
- 除虫脲农药残留酶联免疫测定方法的研究
- 除虫脲是一种理想的农作物杀虫剂,它杀虫范围大、药效高、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期长、对环境污染小、杀虫有选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杀虫剂新品种。因此,对其在环境中残留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相关信息,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必须具...
- 刘佳
- 关键词:除虫脲杀虫剂
- 文献传递
- 茉莉酸甲酯对鲜食槟榔冷害调控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探索控制采后鲜食槟榔贮藏冷害的保鲜技术,本研究以海南省万宁县万城镇鲜食槟榔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鲜食槟榔冷害的影响。于15℃条件下,将鲜食槟榔置于密闭环境中分别用0、10和100μmol/L MeJA熏蒸24 h,处理结束后将槟榔果实放置于11℃条件下贮藏30 d,每隔一周测定果实的相关冷害指标。结果表明,未经MeJA预处理的槟榔果实在贮藏1周后即发生明显冷害症状,主要表现为表皮出现水渍状斑点和黑斑,果核褐变,木质化加重。相比之下,MeJA处理组显著抑制了槟榔果实表皮冷害症状和果核褐变,抑制了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与木质化合成相关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肉桂醇脱氢酶(cinnamic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等几种酶活性,从而抑制了木质素的增加,减少了酚类物质的减少,其中100μmol/L的处理效果较优于10μmol/L MeJA处理。
- 李喜宏张姣姣郝晓磊刘佳李敏张文涛杜雅荣
- 关键词:槟榔茉莉酸甲酯木质化冷害
- 树上干杏10℃高CO_2保鲜研究
- 2016年
- 试验以新疆树上干杏为试材,研究10℃、3%O_2条件下,3%、10%、20%和30%CO2处理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30 d内,3%、10%、20%和30%CO_2处理均有一定效应,其中,20%CO_2处理的综合评价最佳,贮藏期末果实硬度、SSC、TA、VC含量和PG活性分别为1.52 kg/cm^2、19.36%、0.73%、6.88 mg/g FW、260.08μg/h·g FW。但是,10%CO_2与20%CO_2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30%CO_2处理产生一定伤害,果实品质差。
- 张文涛李喜宏王威刘佳李敏张姣姣
- 关键词:保鲜
- 槟榔不同温度贮藏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以海南槟榔为试材,研究11、13、15、20℃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贮藏35 d内各温度处理均有一定效应,其中13℃的综合评价最佳,贮藏期末腐烂率、L*值、SSC(可溶性固性物含量)、V_C(维生素C)和槟榔碱含量分别为21.39%、34.58、18.3%、3.8 mg/g、0.35%。11℃下个别槟榔果实出现冷害症状,20℃果实贮藏品质最差。
- 张彪李喜宏张文涛张姣姣刘佳贾晓昱姜一休
- 关键词:槟榔温度贮藏特性
- 氯吡脲在‘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残留动态及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为明确氯吡脲在‘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残留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测定氯吡脲残留量,并分析残留量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发育90 d后,20、40、80 mg/L氯吡脲3个施药处理的残留量均低于国标限量(0.05 mg/kg),葡萄成熟时不存在膳食摄入过量风险;氯吡脲对葡萄有显著的膨大效应,对果实硬度影响不显著,80 mg/L氯吡脲处理在葡萄果实发育后期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生了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品质评价和经济因素,建议‘红地球’花谢后1周施用40 mg/L氯吡脲1次。
- 张文涛李喜宏赵鹏宇刘霞刘佳张姣姣李敏
- 关键词:葡萄氯吡脲残留量
- 细叶韭花多糖对酒精氧化损伤小鼠保护作用机制
- 2024年
- 为探究细叶韭花多糖对酒精氧化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以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细叶韭花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构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肝脏组织中肝损伤标志酶和氧化应激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测定肝脏组织中氧化应激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细叶韭花多糖对DPPH·、ABTS+·和·OH清除能力的IC_(50)分别为0.79、0.60、1.26 mg/mL,但总还原能力相对较弱。动物实验表明提前摄入细叶韭花多糖能改善小鼠的生长状态,降低血清中磷酸酶、转氨酶水平和减少有害产物的生成,且能正向调节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抗氧化酶活力,肝脏组织结构基本恢复,炎症因子浸润现象也明显下降;qRT-PCR表明Nrf2、GCLC、HO-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Keap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细叶韭花多糖对酒精氧化损伤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
- 余思雨张焱刘佳柳颖罗洁刘涌
- 关键词:体外抗氧化活性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