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启

作品数:33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9篇化疗
  • 7篇预后
  • 7篇晚期
  • 7篇放疗
  • 6篇食管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瘤
  • 5篇食管癌
  • 5篇疗效
  • 5篇肺癌
  • 4篇肿瘤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局部晚期
  • 4篇放化疗
  • 3篇增敏
  • 3篇晚期食管
  • 3篇腺癌

机构

  • 29篇郑州大学第一...
  • 7篇郑州大学
  • 3篇淄博万杰肿瘤...
  • 2篇郑州大学第五...
  • 2篇郑州人民医院
  • 2篇汉中市中心医...
  • 2篇万杰医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东台市人民医...
  • 1篇河南宏力医院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稷山县人民医...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齐鲁医药学院

作者

  • 33篇刘俊启
  • 14篇樊锐太
  • 9篇顾浩
  • 5篇胡勇
  • 4篇张晶晶
  • 3篇张云波
  • 3篇郑丽萍
  • 3篇张建光
  • 2篇张松
  • 2篇葛辰蕾
  • 2篇华玥
  • 2篇宋锐
  • 2篇王朝阳
  • 2篇臧双全
  • 2篇董喜燕
  • 2篇朱琳
  • 2篇王鑫
  • 1篇姚先丽
  • 1篇尚可
  • 1篇杨青

传媒

  • 4篇肿瘤基础与临...
  • 4篇临床医学进展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医学诊断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PKα过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AMPKα)过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AMPKα过表达的膀胱癌T24细胞株,依据转染质粒的不同分为T24空白组、pc-DNA空载组和pc-AMPKα组。用Wb检测T24细胞AMPKα、EMT相关蛋白及EMT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转染后T24细胞的凋亡,CCK-8法检测T24细胞的增殖,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T24细胞的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结果:成功构建AMPKα过表达的膀胱癌T24细胞株。与T24空白组和pc-DNA空载组比较,pc-AMPKα组T24细胞上皮钙黏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波形蛋白和神经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EMT通路相关信号分子P38、STAT3活性受到显著抑制(均P<0.01),细胞发生明显凋亡、增殖能力显著减弱(均P<0.01);T24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AMPKα过表达可使EMT通路相关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使得膀胱癌T24细胞发生明显凋亡、增殖受限并使其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及伴随EMT的逆转。
王晓娟管庆军李新强张敏刘俊启
关键词:膀胱癌T24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98例内分水岭脑梗死患者MRI影像学类型分布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内分水岭脑梗死(IWSI)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类型分布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IWSI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IWSI患者MRI影像学类型分布、临床特点,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预后转归[改良Rankin量表(mRS)]。结果①融合型表现为侧脑室旁雪茄样病灶,共44例(44/98,44.90%);局灶型表现为单个类圆形病灶,共37例(37/98,37.76%);串珠型表现为脑分水岭区的多发串珠样病灶,共17例(17/98,17.35%);②IWSI患者T1WI序列呈低信号,T2WI序列呈高信号改变,部分出血性脑梗死患者T1WI序列低信号中可见有高信号改变;③融合型IWSI合并皮层分水岭脑梗死(CWSI)比例高于局灶型和串珠型IWSI(P<0.05),融合型IWSI大脑中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比例小于局灶型和串珠型IWSI(P<0.05),局灶型IWSI斑块发生情况及不稳定性斑块比例均明显低于融合型、串珠型IWSI(P<0.05);④不同类型IWSI入院时NIHSS得分、好转率、随访6个月mR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型IWSI入院1周后NIHSS得分低于融合型和串珠型IWSI患者(P<0.05)。结论IWSI患者融合型占比最高,不同影像学类型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异,融合型IWSI较易合并CWSI、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更高,临床可结合MRI结果对IWSI作出相应诊断。
张亮代向党王赢乔继红刘俊启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梗死类型影像学表现
介入化疗栓塞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局部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介入化疗栓塞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局部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2015年5月—2016年10月郑州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局部中晚期肝癌患者35例,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同时术后予阿帕替尼片(425 mg/d)口服靶向治疗,每4周为1疗程,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两个疗程后(2个月)分析其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后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23例、进展12例,客观缓解率为14.29%,疾病控制率为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1年、中位总生存时间4.6年,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57%。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以I、II级为主,主要是发热(45.7%)、乏力(85.7%)、肝功能异常(57.1%)、皮疹(22.9%)、手足反应(11.4%)、腹泻(42.9%)、胃肠道反应(57.1%)、高血压(14.3%)、蛋白尿(8.6%),予对症治疗后均可恢复。结论介入化疗栓塞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局部晚期肝癌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白桦肖鹏栗敏刘俊启
关键词:化疗栓塞中晚期肝癌
脑胶质瘤干细胞和U251人胶质瘤细胞系X线辐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干细胞(Brain glioma stem cell)和U251胶质瘤细胞系对不同剂量X线的射线敏感性。方法:从脑胶质瘤组织中分离培养脑胶质瘤肿瘤球,用CD133免疫磁珠技术分离得到脑胶质瘤干细胞;经不同剂量X线照射脑胶质瘤干细胞和U251细胞后,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者的放射敏感性。结果:1)从脑胶质瘤组织中分离胶质瘤干细胞。2)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出现下降,但肿瘤干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U251细胞(t=-3.71,P<0.01)。3)根据公式SF=exp(-αD-βD2)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干细胞和U251细胞的α/β值分别为3.57、7.15。结论:脑胶质瘤干细胞与U251胶质瘤细胞系相比具有较强的辐射抗拒性。
樊锐太刘俊启张洪志葛辰蕾胡勇关方霞杨波
关键词:脑胶质瘤干细胞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CT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T、CDFI以及二者联合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直径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CT联合CDFI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分别高于单一CT检查、CDF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CDFI检查诊断肿瘤直径﹤1.0 cm乳腺癌的准确率分别高于单一CT和CDF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CDFI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高于单一CT、CDFI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CDFI检查均可有效诊断乳腺癌,但相对于单一CT或CDFI检查,二者联合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张亮代向党王赢乔继红刘俊启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CT乳腺癌
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特点比较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2例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2例中Ⅰ级7例,Ⅱ级19例,Ⅲ级30例,Ⅳ级16例。术前4周内均使用飞利浦Achieva 3.0 T磁共振成像仪行肝脏磁共振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肝癌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肝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达峰时间、信号增强幅度、峰值信号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级达峰时间最长,信号增强幅度和峰值信号强度均最低,而Ⅳ级达峰时间最短,信号增强幅度和峰值信号强度均最高。结论: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增强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为研究肝癌患者的组织学特点提供了参考。
李冰刘俊启张媛媛朱琳徐红卫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组织学分级磁共振成像
术后放疗对食管癌手术疗效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临床数据库中选取食管癌术后患者。对倾向性匹配前后食管癌术后放疗与未放疗患者的总生存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从SEER数据库中共筛选出2561例食管癌患者,匹配后术后放疗组总生存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01)。对于淋巴结转移患者,匹配前后术后放疗组总生存率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14;P<0.001)。对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匹配后2组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食管鳞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后术后放疗患者总生存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20)。对于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匹配后术后放疗组总生存率优于术后未放疗组(P=0.005)。对于淋巴结未转移食管鳞癌患者,匹配后2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尤其是对于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放疗是可行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周逸涵张松刘俊启樊锐太
关键词:食管癌放疗手术预后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对比Meta分析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新辅助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检索关于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运用Cochrac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新辅助放化疗组460例,新辅助化疗组477例,病理类型为鳞癌和腺癌。在可切除率评价中纳入5篇文献,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相比较,RR=1.0,95%CI为0.94~1.05,Z=0.16,P=0.87。在R0切除率评价中纳入4篇文献,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相比较,RR=1.19,95%CI为1.09~1.29,Z=4.16,P<0.001。结论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相比在可切除率方面无差异。R0切除率方面新辅助放化疗优于新辅助化疗。
张云波李敬于会明冯志峰刘俊启郑丽萍张建光
关键词: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化疗
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的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和肝内胆管腺癌(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2010年至2015年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19095例,统计患者2、3、5 a总生存率,并进行HCC、ICC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HCC组和ICC组2 a总生存率分别为44.5%和32.2%(P<0.001),3 a总生存率分别为35.6%和21.7%(P<0.001),5 a总生存率分别为34.6%和20.4%(P<0.001),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个月和11个月。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CC组中性别(HR:1.074,95%CI:1.004~1.149,P=0.037)、年龄(HR:0.932,95%CI:0.879~0.988,P=0.019)、人种(HR:1.075,95%CI:1.012~1.142,P=0.018)、分化程度(HR:0.656,95%CI:0.608~0.707,P<0.001)、T分期(HR:0.787,95%CI:0.707~0.876,P<0.001)、N分期(HR:0.869,95%CI:0.790~0.956,P=0.004)、M分期(HR:0.656,95%CI:0.599~0.717,P<0.001)、临床分期(HR:0.636,95%CI:0.563~0.718,P<0.001)、手术(HR:4.461,95%CI:4.143~4.804,P<0.001)和化疗(HR:1.748,95%CI:1.649~1.853,P=0.019)均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ICC组中性别(HR:1.329,95%CI:1.161~1.521,P<0.001)、年龄(HR:0.778,95%CI:0.666~0.909,P=0.002)、分化程度(HR:0.743,95%CI:0.634~0.776,P<0.001)、临床分期(HR:0.606,95%CI:0.474~0.776,P<0.001)、手术(HR:4.611,95%CI:3.856~5.515,P<0.001)和化疗(HR:2.002,95%CI:1.720~2.330,P<0.001)均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ICC比HCC生存预后差,两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临床治疗应当分别对待。
张云波李敬刘俊启郑丽萍徐燕张建光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
比较替莫唑胺联合阿帕替尼与替莫唑胺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或进展性脑胶质瘤得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比较替莫唑胺分别联合阿帕替尼和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或进展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01-01到2017-12-31间我院放疗科收治的99例术后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为回顾性研究对象,其中43例采用TMZ + APT方案,56例采用TMZ + BEV方案,在治疗后第8周、第20周和第25周进行疗效评价以及不良反应评估,并随访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OS)。结果:TMZ + APT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OS)均优于TMZ + BEV (P <0.05),两组患者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TMZ + APT组患者骨髓移植主要发生在3级以上,而TMZ+BEV组患者主要发生在1~2级,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血压主要发生在TMZ + APT组,TMZ + BEV组相对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血以及血栓主要发生在TMZ + BEV组,而TMZ + APT组相对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均优于替莫唑胺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且不良反应级别较低,具有可控性。
薛楠楠杨想想刘俊启顾浩王鑫张松樊锐太
关键词:替莫唑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