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透析患者
  • 4篇腹膜
  • 4篇腹膜透析
  • 3篇腹膜透析患者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肾病
  • 2篇肾功能
  • 2篇肾衰
  • 2篇肾衰竭
  • 2篇肾小球
  • 2篇衰竭
  • 2篇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蛋白
  • 1篇低氧

机构

  • 13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3篇刘俊英
  • 9篇郭志玲
  • 8篇贾国强
  • 7篇陈豫闽
  • 6篇常洁
  • 5篇梁素忍
  • 5篇董少卿
  • 4篇胡昭
  • 3篇郭佳音
  • 3篇李飞
  • 2篇李楠
  • 2篇王青苗
  • 1篇赵芳宗
  • 1篇张玲玲
  • 1篇张琳
  • 1篇赵兵

传媒

  • 2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学人员优化配置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和精细化管理程度日益加深,医疗机构迫切需要合理配置药学人员,提高运行效率。方法通过专家咨询、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实现药学人员的合理配置。结果建立采购中心、管理中心优化人数与实际在岗人数,门诊药房与总诊疗人次数、住院药房与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的线性方程得出各个岗位最佳人员数配置。结论药学人员配置应遵循科学合理的标准,配置人数需与业务状况相关。
赵兵赵芳宗刘俊英
关键词:药品管理
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益肾化湿颗粒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投掷硬币法分组。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氯沙坦钾片与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中白细胞诱素-1(LK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红细胞为(4.09±1.01)个/HP、24 h尿蛋白定量为(0.79±0.35)g/L、血尿素氮(BUN)为(9.11±2.65)mmol/L以及血肌酐(Scr)为(119.44±48.99)u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尿红细胞(6.20±1.98)个/HP、24 h尿蛋白定量(1.25±0.39)g/L、血尿素氮(BUN)(10.60±3.18)mmol/L以及血肌酐(Scr)(137.01±55.43)umol/L;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3水平为(12.08±2.24)ng/L、TNF-α为(13.57±4.34)ng/L、LKN-1为(70.43±33.88)pmol/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肾化湿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有效消除炎症,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梁素忍郭志玲胡昭常洁刘俊英郭佳音陈豫闽李飞董少卿贾国强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3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CKD-MBD的现况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的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KD-MBD)发生状况。方法以2016年6月30日在该院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05例和常规血液透析(HD)患者95例为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并测定其血清钙、磷、尿素氮、肌酐、甲状旁腺激素、清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分别计算残余肾功能(RRF),分析两组CKD-MBD各指标的达标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两组中影响甲状旁腺激素的相关因素。结果本中心腹膜透析组中,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达标者仅占5.68%,CKD-MBD患病率为94.32%。血液透析组中3项达标者占8.23%,CKD-MBD患病率为91.77%。血液透析组血钙水平较腹膜透析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水平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组iPTH较血液透析组高,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血液透析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腹膜透析组中,高磷血症和RRF的下降是iPTH升高的危险因素,而血液透析组中,高磷血症和长透析龄是iPTH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中均普遍存在CKD-MBD,并随RRF的消失而逐渐加重。腹膜透析的iPTH较血液透析高。
郭志玲常洁贾国强董少卿王青苗李楠刘俊英梁素忍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预后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疾病预后的关系,探讨NLR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初诊为AAV的病例115例。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NLR与AAV活动度指标伯明翰评分(BVAS)、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血沉(ESR)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不同NLR水平组的预后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中,AAV类型以MPA最多,GPA次之,EGPA最少,表现为肾脏损害和肺脏损害者最常见。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与BVAS(r=0.212,P=0.023)和hsCRP(r=0.193,P=0.039)呈正相关。高NLR组BVAS高于低NLR组(P<0.01)。随访时间为(39.38±24.12)个月,共28例(24.35%)患者死亡。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不同NLR组的预后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低NLR组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高NL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时NLR与AAV的活动度相关,高NLR水平患者预后较低NLR患者差。
常洁刘俊英郭志玲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预后
不同血管通路对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同血管通路选择对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我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57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28)使用颈内静脉带涤纶套隧道导管(CTC)通路,实验组(n=29)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VF)通路。比较两组透析充分性及患者营养状况。结果透析1年后,实验组KT/V值为(1.61±0.17)、URR值为(66.38±5.43)%,而对照组分别为(1.29±0.22)、(50.84±6.26)%;两组患者ALB、PA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45%,较对照组的21.43%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CTC相比,AVF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透析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可作为建立透析通路的理想选择。
张琳刘俊英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体质指数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82例,按BMI分为低体质量组(A组,BMI<20 kg·m-2)、一般体质量组(B组,20 kg·m-2≤BMI<25 kg·m-2)及较高体质量组(C组,BMI≥25 kg·m-2),回顾性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数据,观察各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与B组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率19.4%)相比,C组死亡率较高(47.3%),而A组预后更差(51.9%),C组的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腹透患者BMI与其CRP、ALB、Hb呈正相关(P<0.05),与Kt/V呈负相关(P<0.05)。[结论]低体质量、超重肥胖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不佳,BMI<20 kg/m2和BMI≥25 kg·m-2是需要关注的危险因素。
梁素忍郭志玲胡昭常洁刘俊英郭佳音陈豫闽李飞董少卿贾国强
关键词:体质指数尿毒症腹膜透析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低氧诱导因子⁃1α水平与慢性肾衰竭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1例CRF患者为CRF组,将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其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原发疾病)、临床资料[血尿氮素(BUN)、血清肌肝(SCr)、血红蛋白(Hb)、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清TGF-β_(1)、MCP-1、HIF-1α水平并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CRF患者血清TGF-β_(1)、MCP-1、HIF-1α与实验室指标及不同菌群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差别分析(LDA)分析菌种的差异。结果CRF组患者BUN、SCr、TGF-β1、MCP-1、HIF-1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上升,eGFR及H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RF患者血清TGF-β1与SCr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0.05);血清MCP-1与BUN、SCr均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0.05);血清HIF-1α与BUN、SCr均呈正相关,与eGFR及Hb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TGF-β_(1)、MCP-1、HIF-1α与毛螺菌科、大肠埃希菌属及肠杆菌科水平均呈正相关,血清TGF-β_(1)与克雷伯菌属水平呈正相关,血清TGF-β_(1)、MCP-1与疣微菌科水平均呈负相关,血清TGF-β1与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水平均呈负相关,血清HIF-1α与双歧杆菌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CRF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衡,其条件致病菌丰度较健康者增加,且与血清TGF-β_(1)、MCP-1、HIF-1α水平相关,提示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加重CRF患者炎症反应与肾纤维化,参与CRF进程。
陈豫闽刘俊英贾国强郭志玲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慢性肾衰竭肠道菌群
治疗对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CRRT治疗对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180例,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间歇性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化指标、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量600ml/d时间、APACHE Ⅱ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AP、CO、SVR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增加;观察组患者MAP、CO、SV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H、BUN、Scr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降低;观察组患者者P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CRP、IL-6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降低;观察组患者CRP、IL-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RT能明显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提升治疗效果。
刘俊英张琳陈豫闽
关键词:CRRT急性肾衰竭疗效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肾功能
罗沙司他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9
2021年
目的观察罗沙司他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合并肾性贫血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罗沙司他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含量,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CT、SF、TSAT表达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CT、SF、TSAT表达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罗沙司他用于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中,可提高疗效,改善贫血,抑制炎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豫闽刘俊英贾国强郭志玲
关键词:维持性腹膜透析肾性贫血
医护合作型品管圈在基层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品管圈(QCC)在基层腹膜透析(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护合作型品管圈活动后的农村PD患者85例为观察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单纯由护士实施的品管圈活动的农村PD患者7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同一组医护人员的诊治和护理。常规检测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并计算残余肾功能。结果:通过医护合作型QCC活动,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由53.3%上升至91.8%、腹膜透析操作合格率由44.0%上升到87.1%、腹膜炎的发生率由1次/25病人月降低到1次/60病人月、患者满意率由68.0%上升至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农村腹透患者,医护合作型QCC活动较单纯由护士实施的QCC活动效果更好,能够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腹膜透析操作合格率和患者满意率,有效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
梁素忍郭志玲胡昭张玲玲常洁刘俊英李楠王青苗贾国强董少卿
关键词:品管圈腹膜透析医护合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