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萍

作品数:102 被引量:59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主题

  • 68篇中医
  • 17篇证候
  • 17篇胃炎
  • 17篇慢性
  • 15篇问诊
  • 14篇慢性胃炎
  • 12篇中医诊断
  • 11篇中医问诊
  • 11篇中医证
  • 10篇心病
  • 10篇症状
  • 10篇中医证候
  • 10篇冠心病
  • 9篇量表
  • 7篇四诊
  • 6篇中医诊断学
  • 6篇客观化
  • 6篇辨证
  • 5篇心系
  • 5篇湿热

机构

  • 10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5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上海市中医医...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 2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山西省中医院
  • 1篇海南省中医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102篇刘国萍
  • 59篇王忆勤
  • 28篇燕海霞
  • 27篇李福凤
  • 27篇许朝霞
  • 20篇郭睿
  • 18篇钱鹏
  • 17篇颜建军
  • 13篇郝一鸣
  • 10篇杨德才
  • 9篇徐琎
  • 7篇董英
  • 7篇付晶晶
  • 6篇邸丹
  • 6篇郑舞
  • 5篇黄品贤
  • 5篇蔡文君
  • 5篇冯文涛
  • 4篇钱呈秋
  • 4篇何建成

传媒

  • 13篇世界科学技术...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6篇中国中医药信...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上海中医药杂...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医杂志
  • 3篇大众医学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8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4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规范化及四诊客观化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慢性胃炎(CG)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过对15年来CG的中医证候规范化及四诊客观化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从证候分型研究、证候客观化研究以及四诊客观化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
金燕刘国萍戴甜
关键词:慢性胃炎四诊客观化
提升中医诊断学课程线上教学质量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2023年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流行的当下,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课程在认真做好线上教学基本工作的同时,开展了能够提升中医诊断临床思维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特色线上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强基固本、实践训练、研究创新、反馈评价的多维驱动线上教学模式,使“早临床、早科研”落到实处,为中医诊断学“一人一课”个性化教学提供经验借鉴。
江涛崔骥刘国萍马旭翔燕海霞何建成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线上教学教学改革中医临床思维
王忆勤巧用虫类药治疗哮病临床经验探析
2023年
介绍王忆勤教授巧用虫类药治疗哮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巧用虫类药治疗哮病,屡见佳效,尤善用地龙、全蝎、蜂房等药祛风宣肺、行气化痰平喘、活血祛瘀。并附验案2则。
赵倩倩徐璡郝一鸣刘国萍王忆勤燕海霞
关键词:哮病虫类药病因病机名医经验中医药疗法
中医临床常见脉象分布情况调查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调查临床常见脉象的分布情况,为脉象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和分析了全国23个省市、55家单位的156位高级职称中医师在临床诊脉过程中的体会。结果:(1)156位中医师临床体会过的脉象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弦脉、数脉、沉脉、滑脉、迟脉、浮脉、细脉、结脉、代脉、虚脉;(2)110位中医师认为临床常见的脉象按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十位的依次为弦脉、数脉、滑脉、沉脉、浮脉、细脉、迟脉、虚脉、缓脉、结脉;(3)130位中医师描述的涩脉特征涉及不流利、脉形细、脉率慢、脉律不齐、脉力不足、脉位沉、脉形短等8个方面的特征;(4)117位中医师描述的紧脉特征涉及紧张度甚于弦脉、有力、脉率偏快、脉位偏浮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脉象客观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燕海霞王忆勤李福凤刘国萍许朝霞丁杰钱鹏程亚伟张叶青马天才江娟杨琼
关键词:脉象紧脉涩脉
冠心病患者中医问诊信息的特征分析
本课题制定统一的中医心系问诊信息调查量表,利用量表采集了1521例冠心病临床患者的问诊信息,用频次分析及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对所搜集的问诊信息进行分析,探讨冠心病的中医问诊信息组合规律。结果表明,冠心病问诊信息的出现具有一定...
许朝霞王忆勤刘国萍李福凤燕海霞郭睿徐琎员凤英
关键词:问诊冠心病
文献传递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中医面色诊信息采集与识别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目的:探索中医面色诊的规范化采集环境和客观识别方法,实现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比较各种人造光源,建立面色诊采集环境和临床面色判读量表;采集典型面色样本,结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种信息处理方法对面部颜色信息进行识别。结果:①研制了符合中医特点的以LED光源为照明光源的面色诊采集暗箱;②确定了符合中医理论的,临床专家认可的中医面部五色分类判读量表;③建立了面色诊颜色客观自动识别的方法,确定各类面色在色彩空间中的范围,初步研制中医面色识别分析系统。结论:该方法实现了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克服了传统中医望面色无客观量化标准和存在主观性的不足,增强了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的规范化和准确性,提高了辨证诊断的科学性。
李福凤邸丹王忆勤钱鹏郑晓燕刘国萍李晓强
关键词:面色诊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
症状量化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1
2008年
随着计量诊断的深入,症状量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应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及证候诊断等研究中。通过对有关症状量化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其方法主要有100mm标尺法、分级赋分法、赋权值法、症状加权积分法四种。同时,以上方法也均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在不违背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寻找出适当的方法,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刘国萍王忆勤
关键词:中医诊断
基于五运六气的慢性胃炎中医症状与出生日期关联探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从个体出生时间的五运六气分析,探讨五运六气与慢性胃炎发病的内在关联,从而为临床预防、及早发现慢性胃炎及辨证治疗寻找新的切入点。方法: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运用Pearson分析进行慢性胃炎患者症状与出生日期的关联分析。结果:选取正相关>0.2的症状如下:(1)分别选出与火运太过,土运太过,等正相关的症状有得食痛增,耳鸣等;(2)与木运,水运,火运,土运不及正相关的症状有呕吐酸腐物、情绪高涨、腹痛遇寒/食生冷加重等;(3)与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正相关的症状有心烦、多食易饥等;与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正相关的症状有腹痛遇寒/食生冷加重、口甜/口甘、口咸、口涩等;与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正相关>0.2的症状有恐惧、窜痛、冷痛、胃胀;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与之正相关的症状有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加重。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表现与出生日期五运六气的中运和司天在泉存在一定关联,并大部分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符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运气对于症状表现或体质的影响。
徐玮斐钱呈秋刘国萍颜建军周天驰赵斐然张俊颖
关键词:五运六气慢性胃炎症状
中医问诊规范化研究的难点被引量:6
2010年
由于中医问诊软指标的主观性、模糊性及多维性特性,是导致中医问诊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问诊规范化的重点及难点。同时现阶段症状、证候规范化尚缺乏行业标准、问诊症状信息采集方法的不统一、问诊症状信息分析方法的不统一的等因素,也制约了问诊规范化的研究,给问诊规范化的研究带来一定难度。
刘国萍王忆勤许朝霞李福凤
关键词:问诊
《理虚元鉴》辨证论治特色被引量:1
2007年
汪绮石《理虚元鉴》证治虚证重“三本二统”;辨证强调未详五脏,先审七情;论治注重未病先防,已病重调;投方用药有新解特色。
刘国萍
关键词:汪绮石理虚元鉴辨证论治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