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萍
- 作品数:18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以视觉线索为指导引导式教学在神经外科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以视觉线索为指导引导式教学在神经外科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新入职护士8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设计培训内容、以5个问题为牵引、实施以视觉线索为指导的引导式教学,对其培训前后的理论成绩、技能水平、临床工作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神经外科新入职护士培训后的专科理论成绩和专科技能评分高于培训前;临床工作能力中,临床护理思维、病情观察评估能力、专业知识点、规范动手能力、应变能力五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视觉线索为指导的引导式教学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效果。
- 曹峰蒋紫娟陈媛刘国萍凌晓辉
-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神经外科带教方法
- 神经外科护士疼痛知识培训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护士疼痛知识的专项培训,以提高神经外科护士疼痛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护理满意度。方法对本院神经外科40名护士进行疼痛知识专项培训,应用中文版《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表》对培训前后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能力进行调查;患者出院前应用自制的疼痛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疼痛护理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实施疼痛知识的专项培训后,神经外科护士的疼痛知识和能力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度(70.0%)也较前(35.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护士实施规范化疼痛知识专项培训,能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能力,提升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度。
- 张骆骆刘国萍吴明琴
- 关键词:疼痛知识
-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
- 2012年
- 目的总结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术后重点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随时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结果 46例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无一例发生特殊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耐心认真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不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而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认可。
- 曹峰吴明琴刘国萍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
- 相互学习式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 2018年
- 探讨相互学习式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每周由一个神经外科病区组织晨间床边护理查房,其他三个病区派护士长和护士来参加床边查房,当场随机指定病人,围绕患者的病情进行30分钟左右的床边护理查房。四个神经外科病区轮流进行,相互学习。结果 神经外科自2017年实施相互学习式晨间床边护理查房后,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分数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神经外科相互学习式晨间护理查房对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刘国萍张骆骆蒋紫娟
- 关键词:晨间床边护理查房神经外科
- 规范化疼痛管理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7月收治的6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镇痛治疗和护理;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干预组,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结果 对照组干预后疼痛评分为(7.63±0.69)分,高于干预组的(5.28±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出院时疼痛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0.08±1.65)d,并发症发生率为10.37%;干预组住院时间为(9.29±1.73)d,并发症发生率为8.96%.2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头痛患者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吴明琴张骆骆刘国萍
- 关键词:疼痛管理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时间并发症满意度
- 循证护理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对30例颅咽管瘤患者,从术后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尿崩、高热、癫痫4个护理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30例颅咽管瘤患者中,发生电解质紊乱14例、尿崩症11例、高热7例、癫痫3例,通过循证护理均得到良好控制,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使护理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了发现、解决患者存在健康问题的能力和整体护理水平。
- 刘国萍
- 关键词:颅咽管瘤切除术并发症循证护理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开颅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全麻开颅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以2016年47月到我院就诊的90例全麻开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4~5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的40例全麻开颅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6~7月采用品管圈进行健康教育的50例全麻开颅患者为试验组。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及无形成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家属术后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次圈活动圈员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团结协作,主动奉献,体现了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同时,也让圈员们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沟通配合能力、愉悦感、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程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临床上对开颅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可提高患者术后对健康教育的知晓情况,有效改善临床的工作方法,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黄杨刘国萍陈媛刘佳夏鑫
- 关键词:品管圈健康教育
-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分析与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情绪。
- 夏喜玲刘国萍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临床护理
- 多媒体宣教结合回馈法在垂体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媒体宣教结合回馈法在在垂体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11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术前宣教;实验组5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宣教,并运用回馈法。结果:实验组对围术期知识掌握率、张口呼吸适应性训练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的自觉不适症状明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使用多媒体宣教结合回馈法,提高术前张口呼吸适应性训练的依从性和准确率,提高患者对手术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 张骆骆张晓红吴明琴张燕红刘国萍蒋紫娟
- 关键词:多媒体健康教育经鼻蝶入路垂体瘤
- 电话回访在动脉瘤栓塞术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 张骆骆刘国萍蒋紫娟张晓红李萍夏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