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士华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区系
  • 2篇区系研究
  • 1篇多样性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植物物种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区系分析
  • 1篇群落
  • 1篇种子植物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维管植物
  • 1篇物种
  • 1篇海拔
  • 1篇海拔梯度
  • 1篇Α多样性
  • 1篇保护区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刘士华
  • 2篇高信芬
  • 2篇涂卫国
  • 1篇吴宁
  • 1篇方志强

传媒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九顶山西坡汶川段维管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汶川是"五·一二"特大地震的中心地带,也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本文基于震前3a的实地调查资料,对龙门山脉主峰——九顶山西坡汶川段的植物区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灾后生物多样性的监测评估提供依据.在对九顶山西坡汶川雁门沟的野外调查中共发现维管植物111科、363属、733种,其中有种子植物94科、333属、687种.科的物种丰富性很高,含10种以上的种子植物科有19个,含216属、455种植物,分别占该区维管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9.50%和62.07%,是该区植物区系构成的主导成分.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15种分布类型在该区均有分布;温带分布的属和种远远超过热带分布类型,体现了该植物区系明显的温带性质.在东亚分布类型中,属于中国–喜马拉雅类型的属和种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中国–日本成分,说明九顶山虽处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交界线附近,但其西坡汶川段依然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范畴.有367个中国特有种分布于该区,占物种总数的53.42%,其中半数以上的物种属于中国西南特有种或横断山区特有种,进一步证明中国西南高山区特别是横断山地区是温带植物物种的分化中心这一事实.
涂卫国高信芬刘士华吴宁
关键词:植物物种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彭州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变化被引量:16
2008年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境内,地处龙门山脉东南部,从海拔1400~4800m依次覆盖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亚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流石滩植被.通过对白水河保护区山地东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样方调查,研究了该区域植物群落a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乔木层物种的丰富度及Shannon指数随海拔上升呈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指数随海拔上升呈抛物线下降趋势.乔木物种从海拔1400m的12种至林线下降为2种;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从35种和38种至山顶下降为5种和20种.乔木层物种的均匀度在2800~2900m由于出现单一的冷杉群落而突然降低;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均匀度则较为一致,波动不大.乔木层物种的优势度随海拔升高而逐渐上升,并在2900m急速升高;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度呈浅波状变化.乔木层物种随海拔升高在不同群落类型间出现明显的物种替代现象,表明海拔梯度包含了多种环境因子的梯度效应,影响着植物群落的分布、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刘士华高信芬涂卫国方志强胡大明李兴贵
关键词:海拔梯度植物群落
彭州市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对白水河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调查,根据获得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和标本的鉴定结果分析,得到结果和推论如下:   1.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1.1植物群落α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
刘士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