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子谦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磁层
  • 6篇磁层顶
  • 4篇太阳风
  • 2篇MAGNET...
  • 1篇电磁
  • 1篇星际
  • 1篇星际磁场
  • 1篇行星
  • 1篇行星际
  • 1篇行星际磁场
  • 1篇三维模拟
  • 1篇输运
  • 1篇数据质量
  • 1篇太阳
  • 1篇太阳风动压
  • 1篇倾角
  • 1篇曲率半径
  • 1篇全景
  • 1篇全景成像
  • 1篇重联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国家卫星气象...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11篇刘子谦
  • 4篇吕建永
  • 2篇王明
  • 2篇杨亚芬
  • 2篇胡慧萍
  • 1篇李靖
  • 1篇裴世鑫
  • 1篇郑建华
  • 1篇蒋勇
  • 1篇杨志良
  • 1篇荆浩
  • 1篇燕春晓
  • 1篇陈志青
  • 1篇胡连欢
  • 1篇吴琼
  • 1篇王赤
  • 1篇周全
  • 1篇赵明现
  • 1篇曹鑫
  • 1篇孙天然

传媒

  • 3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国际太空
  • 1篇今古传奇(文...
  • 1篇地球与行星物...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 1篇全国空间天气...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任务概况被引量:9
2017年
空间物理学是伴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日地空间的物理现象,其中,日地耦合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空间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2014年,中国科学院(CAS)和欧洲航天局(ESA)共同发起实施了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任务,致力于在任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共同策划、征集、遴选并开展方案设计、工程研制及数据分析与利用。经过多轮遴选,"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SMILE)卫星从多个项目建议中脱颖而出。SMILE卫星由中国和欧洲科学家共同提出,旨在大倾角、大椭圆轨道上,对向阳侧磁层顶、极尖区和地球极光进行全景成像,同时通过原位测量地磁场、等离子体,以提高人类对于太阳活动与地球磁场变化的相互关系的认知。2015年底,中欧双方各自通过决策机构的立项建议审查,启动了工程立项工作。其中,中方工程立项综合论证工作已经完成,中国科学院于2016年11月批复工程立项。
王赤李自杰孙天然刘子谦刘佳吴琼郑建华李靖
关键词:卫星任务全景成像相互作用磁层顶太阳风
明代漕军的财政困局
2019年
明朝对于漕运非常依赖,而漕军则是漕运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漕军有着相当严峻的财政困局。在文中对明代漕军的兴起进行了介绍,并就明代漕军的财政困局进行了分析。
刘子谦
关键词:财政漕运
南向行星际磁场时磁倾角对磁层顶形状的影响
本文使用全球磁流体力学(MHD)模拟结果研究磁倾角(Ψ)对磁层顶位形的影响。我们首先利用太阳风流线和电流密度确定磁层顶位置,然后用一个面方程拟合这些数据。这个面方程包括10个位形参数,可以描述极尖区和磁层顶南北不对称性和...
刘子谦吕建永
磁层顶位形的全球磁流体力学模拟研究
本文利用全球磁流体力学(MHD)数值模拟结果,对磁层顶随太阳风条件的变化和太阳风通过磁层顶的能量传输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地球磁层顶的三维坐标是通过太阳风流线、等离子体的密度和速度以及电流密度共同确定的。我们在以往磁层顶函数...
刘子谦
关键词:磁层顶极尖区
文献传递
子午工程二期流星雷达样机测试及数据对比分析
2024年
子午工程二期将在分布于全国的10个观测站点建设流星雷达.为了带动国内空间环境地基观测技术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指挥部布局了流星雷达的国产化专项行动.为了确保建成后的设备满足使用要求,工程总体组织了设备样机测试,包括设备的技术指标测试和数据质量评估.技术指标测试表明其满足要求.在获得数据之后,以EMDR流星雷达数据为参考,对样机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主要对比参数包括有效流星计数、流星数时空分布、扩散系数高度分布、风场随高度的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等.本文主要展示了数据质量评估的结果,揭示了流星雷达观测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规律,为数据准确性的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志青陈志青冯健刘子谦燕春晓胡连欢吴学森燕春晓周小俊
关键词:数据质量
三维试验粒子轨道法在磁层粒子全球输运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磁层粒子动力学理论,通过偶极磁场模型,验证利用三维试验粒子轨道方法模拟近地球区(r<8R_e)带电粒子运动特征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以太阳风和磁层相互作用的全球MHD模拟结果为背景,利用三维试验粒子轨道方法,对非磁暴期间南向行星际磁场背景下太阳风离子注入磁层的情形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北向行星际磁场背景下太阳风离子注入极尖区以及内磁层的几种不同情形进行了单粒子模拟.模拟结果反映了南向和北向行星际磁场离子向磁层的几种典型输入过程,揭示出行星际磁场南向时太阳风粒子在磁层内密度分布的晨昏不对称性以及其在磁鞘和磁层内的大致分布,并得出统计规律.模拟结果与理论预测和观测结论相一致,且通过数值模拟发现,行星际磁场北向时靠近极尖区附近形成的非典型磁镜结构对于能量粒子经由极尖区注入环电流区域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曹鑫吕建永杨志良刘子谦杨亚芬赵明现
地球弓激波的三维模拟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磁流体动力学(MHD)全球模拟结果,根据弓激波的跃变特性确定出弓激波位置,建立了一个新的综合考虑了快磁声马赫数、太阳风动压、行星际磁场强度以及磁层顶曲率半径的弓激波三维位型模型.将新模型与以往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新的弓激波全球模型结果可靠,解决了部分现有模型不能描述弓激波三维位型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行星际磁场北向时,随着快磁声马赫数的增大,弓激波日下点距离减小,但是在行星际磁场南向时,快磁声马赫数的变化对弓激波日下点距离影响不大;弓激波位型在赤道面与子午面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而且随着行星际磁场的转向,这种非对称性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行星际磁场南向,Bz值较小时,子午面内弓激波位型已经不是简单的抛物线,出现了明显的类似于极尖区磁层顶的凹陷变化区.
胡慧萍吕建永周全王明杨亚芬刘子谦裴世鑫
关键词:太阳风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magnetopause
刘子谦
太阳风向磁层输入电磁能量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全球磁流体力学(MHD)模拟结果,通过确立包含磁层顶的太阳风流线内边界来识别三维磁层顶位形,并以极尖区位置作为磁层顶日侧与夜侧的分界线,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穿过磁层顶向磁层内输入的电磁能量.研究发现,磁层顶的能量传输与太阳风条件密切相关,磁重联是控制电磁能量传输的重要机制.结果表明,当IMF(行星际磁场)南向时,极尖区后方的磁尾附近存在电磁能输入最大值,当IMF北向时,电磁能输入最大值发生在极尖区附近;南向IMF条件下,在IMF强度增大或太阳风密度增大时,磁层顶电磁能传输的电磁能量比北向IMF条件时增加更显著.太阳风通过调节磁层顶面积间接影响到磁层顶能量传输大小.研究还发现,北向IMF与南向IMF条件下穿过磁层顶的电磁能输入的比值范围约为10%~30%,此比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南方向IMF与地磁场磁重联效率的比值.
荆浩吕建永蒋勇王明胡慧萍刘子谦
关键词:磁层顶磁重联
磁层顶三维数值模型
shue et al.[1997]模型中提出了一个数学函数:   r=r0(2/1+cosθ)α   其中(r,θ)是磁层顶的空间参数,用来表示磁层顶的位置。r是特定θ角下地球中心到磁层顶的连线距离,θ角是此连线和日...
刘子谦
关键词:磁层顶太阳风动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