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孜勤

作品数:23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 6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主义
  • 11篇社会主义
  • 5篇道德
  • 4篇中国青年
  • 4篇社会主义道德
  • 3篇道德建设
  • 3篇志愿
  • 3篇志愿服务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道德...
  • 3篇青年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民族特色
  • 3篇科学发展观
  • 3篇雷锋
  • 3篇发展观
  • 2篇道德体系
  • 2篇邓小平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 2篇社会主义核心...

机构

  • 16篇天津工业大学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刘孜勤
  • 2篇李莉
  • 1篇张文娴
  • 1篇黄燕
  • 1篇王婷婷

传媒

  • 4篇山西青年管理...
  • 2篇求实
  • 2篇山东省青年管...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邓小平理论研...
  • 1篇中共石家庄市...
  • 1篇前沿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建中的历史境遇
2011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建过程中,改变了过去共产主义道德宣传教育中"一刀切"的做法,在注重人民群众道德的层次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继承下来,另一方面也将原来被无限拔高的、本属于基本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发扬和细化,使之更具时代性。我们在将共产主义道德中的部分内容(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作为人类道德最高形态看待的同时,也应注重将其其中的主体内容视为中国革命道德,并将其作为民族精神加以宣传和弘扬。
李莉刘孜勤
关键词:道德体系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历史境遇
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贡献
2016年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史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论断,并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中做出了艰难而卓越的探索。在他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道德思想得以"拨乱反正",他在"反右"的斗争中捍卫了共产主义道德的尊严并揭开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历史序幕。他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上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旧产生着深远影响,邓小平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刘孜勤王婷婷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被引量:7
2008年
深入理解青年志愿精神的内涵既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工作,也是社会现实的紧迫需要。自愿、无偿是青年志愿精神最基本的内在品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根本宗旨;发展、进步是青年志愿事业的生存主题,是青年志愿精神的理想意愿;奉献、共赢是青年志愿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高尚、崇高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恒久风貌。
刘孜勤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
科学发展观:民族特色的鲜明体现
2009年
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这是科学发展观民族特色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了传统文化精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理念相结合,既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秉承,更是对中国传统价值取向的大凸现和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根本方法体现了其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发挥。
刘孜勤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族特色以人为本
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政治思想性的思考
2008年
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政治思想性,是该课程本身的内在要求,须任课教师认真面对和思考。本文就如何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政治思想性从宏观的角度谈了几点原则性的认识:教师要怀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纲要"课教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要注意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研究历史进程的阐述方式,增强历史必然性的讲解。
刘孜勤
关键词:教学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光辉典范
2009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战略。这些理论继承了中国民族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价值、发挥了传统思维和方法,从而使得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带有着鲜明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进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高度融合。
刘孜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民族特色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演进脉络被引量:15
2009年
上世纪50年代的青年志愿垦荒活动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雏形;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学雷锋活动是计划经济时代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最基本方式,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彰显雷锋精神的情况下缓慢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青年志愿旗号的打出,青年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标志着现代青年志愿服务的真正兴起;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借助这一盛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刘孜勤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雷锋精神演进脉络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关系
2011年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通俗而又系统的概括,它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并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检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功用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不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体系工程,社会主义荣辱观则是具体的行为规范。
刘孜勤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体系
论科学发展观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解放功用——以传统道德的继承为视角被引量:1
2011年
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意蕴: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可持续发展使得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更为重要的是,就传统道德的继承来看,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
刘孜勤李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传统道德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阐析被引量:3
2009年
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最为直接的理论概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围绕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展开,实现与中国国情、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最为核心的内容和体现。另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还体现在其于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民族形式"的表达方面。
黄燕刘孜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