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森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平扫螺旋CT影像在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中的作用
- 目的:我们用回顾性研究探讨利用普通螺旋CT影像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价值.方法:2002-2012年9例经手术证实的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比较腔静脉后输尿管在KUB、B超、平扫CT、强化CT、MRU的影像特征,包括输尿管形态、...
- 刘学森邢力永韩瑞发刘春雨汤洋
- 两种方法治疗高龄高危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大结石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大体积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大结石行改良经尿道腔内剜除(M-PKEP)联合膀胱切开取石同期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9例高龄高危大体积B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M-PKEP联合膀胱切开取石)59例和对照组(TURP联合钬激光碎石)70例。对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变化值进行比较。结果:12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0.9±8.2)min、(169.9±30)min(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8.1±11.5)ml、(159.3±30.6)ml(P<0.01);前列腺切除质量和比例分别为(86.2±18.2)g和(73.2±6.9)%、(67.5±10.6)g和(55.3±7.1)%(P<0.05);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分别为(45.2±13.2)h、(69.2±16.6)h(P<0.01);术后尿失禁发生比例两组分别为0/59和12/70。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IPSS、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1)。组间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IPSS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剩余尿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B超未见结石残留和复发。结论:M-PKEP联合膀胱切开取石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显著,适用于高龄高危大体积BPH合并膀胱大结石的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刘学森孙二琳念学武李立民韩瑞发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高危剜除术
- 二次电切治疗T_(2a)期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二次电切治疗T2a期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3例T2a期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53例二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一次电切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1、3、5年肿瘤复发率、生存率及肿瘤进展情况,研究分析T2a期膀胱癌患者行二次电切治疗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39.6%(21/53),对照组复发率为65.0%(3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恶性程度分级多较轻。但肿瘤进展为T2b期及以上者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内改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全切的比例分别为7/53、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电切治疗T2a期膀胱癌患者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率,减少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膀胱全切除的风险,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T2a期膀胱癌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 高靖达刘学森邢力永孙二琳刘春雨韩瑞发刘利维
-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保留肾单位手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_(1b)期肾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比较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N)治疗T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T1b期肾癌患者75例,其中36例行NSS(NSS组),39例行RN(RN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NSS组和R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P均>0.05。NSS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1 a血清肌酐分别为(79.6±14.2)、(90.9±29.3)、(82.5±25.4)μmol/L,RN组分别为(83.0±16.8)、(101.7±42.6)、(132.1±38.4)μmol/L;NSS组术后24 h、1 a与术前比较,P均>0.05;RN组术后24 h、1 a与术前比较,P均<0.05。NSS组发生并发症1例、复发率0、生存率100%,RN组分别为0例、0、100%,P均>0.05。结论 NSS与RN治疗T1b期肾癌均安全、有效,具有相近的肿瘤控制效果;NSS较RN能更好地保留肾功能,并提高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 顾兴洲刘利维汤洋刘春雨邢力永刘学森韩瑞发
- 关键词: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
- 睾丸平滑肌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睾丸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经病理确诊为睾丸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本组2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睾丸肿瘤。行经腹股沟入路睾丸肿瘤剜除术。结果:术后病理均诊断为睾丸平滑肌瘤。免疫组化染色提示:例1desmin+、actin-、myogenin-、S-100-、Ki-67<5%细胞阳性;例2desmin+,SMA+,Ki-67散在个别细胞阳性。分别随访18、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睾丸平滑肌瘤临床罕见,无特殊临床表现,超声检查有一定参考价值,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方法以单纯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 李立民孙二琳顾兴洲念学武张卫刘学森韩瑞发
- 关键词:睾丸平滑肌瘤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