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华
- 作品数:85 被引量:688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阴山陆块武川石榴基性麻粒岩P-T条件及其变质时代:来自相平衡模拟与锆石U-Pb定年的约束被引量:3
- 2016年
- 武川高级片麻岩地体中石榴基性麻粒岩的变质用与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对于揭示阴山陆块新太古代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它们主要以不规则透镜体或变形岩墙/岩脉群的形式赋存于新太古代晚期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或变质表壳岩系之中,并切割近南-北向的区域性片麻理。岩相学观察、矿物相转变分析与矿物化学研究表明,武川石榴基性麻粒岩保留了十分典型的高压麻粒岩相矿物:石榴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铁-钛氧化物。其中,粗粒石榴石边部常发育微弱的扩散环带,表现为从幔部至边部,镁铝榴石组分不断减少,相应地铁铝榴石组分不断增加,而钙铝榴石与锰铝榴石组分基本不变,指示晚期冷却降温作用对石榴石成分产生一定影响。斜长石具有细粒包体型与粗粒基质型两种不同的类型,它们具有十分相似化学成分,均为An=35~45的中长石。在NCFMASHTO(Na_2O-CaO-FeO-MgO-Al_2O_3-SiO_2-H_2O-TiO_2-Fe_2O_3)体系下,利用THERM OCA LC 3.33软件,对两件石榴基性麻粒岩样品进行了相平衡模拟,模拟的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铁-钛氧化物,与岩相学观察十分一致。采用石榴石中最小x(g)Fe^(2 +)/(Fe^(2 +)+Mg))与斜长石是中最小ca(pl)(Ca/(Ca+Na))等值线,将本区石榴基性麻粒岩峰期高压麻粒岩相的温压条件限定在P=1.31~1.40GPa,T=770~840℃的范围内。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两件石榴基性麻粒岩麻粒岩中发育的变质锆石分别记录了2517±6Ma(BT58-1,MSWD=0.66,n=21)与2512±16Ma(LH66-1,MSWD=0.26,n=42)的加权平均年龄,与阴山陆块其它新太古代岩石记录的约2500Ma变质年龄一致,被解释为本区石榴基性麻粒岩遭受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时代。结合本区其它新的研究资料,本文认为武川石榴基性麻粒岩形成可能与区内新太古代晚期造山作用有关。
- 刘平华刘福来蔡佳杨红王舫刘超辉刘建辉施建荣
- 关键词:P-T条件变质时代
- 胶辽吉造山/活动带吉南地区集安群和老岭群地层时代、物源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的初步探讨
- <正>胶-辽-吉带是华北克拉通内部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是东部陆块中龙岗地块和狼林地块的分界,其形成与裂谷作用相关或与碰撞作用相关尚处于争议中。而胶-辽-吉带中研究程度较弱的吉南地区古元古代的构造环境为探...
- 张文刘福来蔡佳刘超辉刘建辉刘平华田忠华杨红冀磊许王
- 关键词:地层时代集安群老岭群
- 文献传递
- 鲁西南部苍山-枣庄地区新太古代基底岩石的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地壳演化的制约
- <正>鲁西南部苍山-枣庄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南边缘,靠近变质变形复杂的郯庐断裂带,其地表虽有新太古代表壳岩的出露(曹国权,1996;万渝生等,2012),但地表以下太古宙基底岩石的类型、地质单元属性、年代学格架及其源区...
- 杨红刘福来刘平华王伟刘建辉蔡佳
- 关键词:新太古代长英质片麻岩地壳演化同位素特征
- 文献传递
- 苏鲁超高压岩石部分熔融时间的准确限定:来自含黑云母花岗岩中锆石U-Pb定年、REE和Lu-Hf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32
- 2009年
- 在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广泛分布强变形的新三叠纪含黑云母花岗岩和伟晶岩脉。锆石中矿物包体激光拉曼测试、阴极发光图像分析、不同性质锆石微区LA-(MC)-ICP-MS和SHRIMP U-Pb定年、REE及Lu-Hf同位素测试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北苏鲁威海地区超高压正片麻岩在构造折返的(高压)麻粒岩相升温减压阶段,发生部分熔融(深熔)作用形成了花岗质岩浆,并在临近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之前结晶结束形成了含黑云母的花岗岩。该类含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锆石成因复杂,可划分为三类锆石微区。第一类为强发光效应(白色)继承性岩浆锆石(微区Ⅰ),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晶环带,矿物包体为Otz+Kfs+Ap,记录的^(206)Pb/^(238)U年龄为790~782Ma;第二类为新生锆石微区(微区Ⅱ),发光强度相对较弱(灰色-灰白色),也具有较明显的岩浆结晶环带,矿物包体为Qtz+Kfs+Ab+Ap,记录的^(206)Pb/^(238)U年龄为222~217Ma,加权平均年龄为219±2Ma,表明苏鲁超高压地体的部分熔融(深熔)作用发生在新三叠纪,这组年龄比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时代(235~225Ma)明显偏新,指示部分熔融(深熔)作用的时代要晚于苏鲁地体的超高压变质时代;第三类锆石微区(微区Ⅲ)围绕第二类锆石微区分布,发光强度最弱(黑色),也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晶环带,矿物包体十分少见,为Qtz+Ap,记录的^(206)Pb/^(238)U年龄集中于216~209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214±2Ma,应代表部分熔融(深熔)而成的岩浆结晶结束的年龄,这组年龄比苏鲁地体构造折返晚期角闪岩相退变质时代(210~200Ma)偏老,表明新生岩浆结晶结束的时间要早于角闪岩相退变质时代。继承性岩浆结晶锆石(微区Ⅰ)^(176)Hf/^(177)Hf(t)=0.281975~0.281984,^(176)Lu/^(177)Hf=0.00196~0.00221,ε_(Hf)(t)=-11.6~-11.8,相应的t_(DM2)=2160~2170Ma,与研究区周围新元古代(795~730Ma)正片麻岩继承性岩浆结晶锆石的Lu-Hf同位素特征十分相似,
- 刘福来薛怀民刘平华
- 关键词:部分熔融U-PB定年LU-HF同位素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 山东半岛基性高压麻粒岩的成因矿物学、变质演化及锆石U-Pb定年
- @@在山东半岛的平度-莱西-莱阳-烟台一带,广泛出露基性高压麻粒岩,它们呈大小不等的透镜体或不规则脉状体产于TTG片麻岩中,且与超镁铁质岩石密切“伴生”。根据岩相学、矿物相转变、变质反应以及温压条件的系统研究结果,确定山...
- 刘平华刘福来王舫刘建辉
- 关键词:成因矿物学变质演化锆石U-PB定年
- 文献传递
- 东阿拉善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中晚古生代变质杂岩:来自波罗斯坦庙杂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新证据被引量:12
- 2019年
- 波罗斯坦庙杂岩是东阿拉善地块典型的中-高级变质杂岩之一,它的深入研究对进一步认识阿拉善地块起源、形成与演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波罗斯坦庙杂岩中石英闪长质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与花岗伟晶岩的野外观察、岩石学与锆石U-Pb定年发现,波罗斯坦庙杂岩中石英闪长质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与花岗伟晶岩的岩浆锆石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84±2Ma、278±3Ma,276±2Ma、271±3Ma与242±7Ma,该组年龄被解释为其原岩成岩时代.石英闪长质片麻岩与斜长角闪岩中变质锆石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74±6Ma、272±5Ma与269±3Ma、268±2Ma,代表它们遭受了晚古生代变质作用的时间.综合以上分析与前人研究资料,初步认为以往曾被认为是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的波罗斯坦庙杂岩,实际上可能是一个古元古代-晚古生代中-高级变质杂岩,并遭受了280~260Ma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指示它们曾被卷入到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造山作用过程.
- 邹雷刘平华田忠华田忠华施建荣
- 关键词:晚古生代
-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变基性岩锆石U-Pb定年与矿物包体的初步研究:对孔兹岩带古元古代构造演化的制约
- 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变基性岩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孔兹岩带中段,主要由基性麻粒岩、斜长角闪岩和变辉长/苏长岩组成,锆石矿物包体的激光拉曼-扫描电镜分析,锆石内部结构CL图像分析以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综合...
- 刘平华刘福来刘朝辉刘建辉王舫肖玲玲蔡佳施建荣
- 关键词:岩石学变基性岩锆石U-PB定年矿物包体
- 胶北地体荆山群禄格庄组沉积时代与物源——来自山东沐浴店地区长石石英岩碎屑锆石U-Pb年龄与稀土元素的新证据被引量:4
- 2021年
- 荆山群禄格庄组是胶北地体古元古代变沉积岩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准确测定其原岩沉积时代与物质源区,对进一步探讨荆山群与粉子山群之间的成因关系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以山东莱阳沐浴店地区出露的禄格庄组长石石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石石英岩中碎屑锆石内部矿物包体、阴极发光图像、LA-ICP-MSU-Pb定年与稀土元素组成的综合研究发现,沐浴店地区禄格庄组长石石英岩的碎屑锆石207Pb/206Pb年龄介于2502~1970 Ma之间,其中最小一组碎屑锆石上交点年龄为2079 Ma,结合沐浴店地区禄格庄组记录了1934 Ma变质年龄,初步限定沐浴店地区荆山群禄格庄组的原岩沉积时代为2079~1934 Ma。综合以上研究及相关数据表明,荆山群禄格庄组、南辽河群里尔峪组和集安群蚂蚁河组的碎屑锆石都具有2200~2100 Ma的单峰年龄;而粉子山群小宋组-祝家夼组、北辽河群浪子山组与老岭群达台山组都以出现大于2500 M a的峰值年龄为特征。结合胶-辽-吉带的其他地质数据,推测粉子山群小宋组与祝家夼组沉积时可能靠近被动大陆边缘的一侧,而荆山群禄格庄组可能更靠近岩浆岛弧的一侧,二者可能属于同时异相沉积的产物。
- 张连祥刘平华田忠华周万蓬王义龙王宏宇张文张传恒
- 关键词:胶北地体荆山群碎屑锆石
- 大青山-乌拉山变质杂岩带大南沟地区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成因及其形成的P-T条件被引量:7
- 2013年
- 大南沟贫硅的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出露于华北克拉通西北部大青山-乌拉山变质杂岩带(孔兹岩带)中,主要以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和互层状产于石榴长英质粒状岩石和石榴堇青夕线黑云二长片麻岩中。本文通过岩相学、变质反应、成因矿物学、矿物化学以及相平衡模拟的综合研究,揭示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成的P-T条件。研究表明,大南沟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内尖晶石的Zn含量极低(XZn=Zn/(Fe2++Mg+Zn)<0.006)。含尖晶石的后成合晶微域反映峰后退变条件下局部的再平衡过程,其中石榴石分解形成的钾长石+尖晶石±斜长石后成合晶是由Grt+Sil+Melt→Kfs+Spl+Pl反应形成的。而细粒尖晶石-刚玉-磁铁矿矿物组合及相应的退变结构是在晚期降温和氧化作用下,通过反应Splss+O2→Spl+Mag+Crn分解形成的。相平衡模拟结果表明含榴尖晶黑云钾长片麻岩峰期矿物组合为Bt+Grt+Spl+Mag+Sil+Kfs+Pl+Liq,稳定的温压条件在830~870℃和8.3~8.6kb,位于夕线石的稳定域。
- 蔡佳刘福来刘平华施建荣刘建辉
- 关键词:尖晶石副片麻岩
- 胶北西留古元古代~2.1Ga变辉长岩岩石学与年代学初步研究被引量:41
- 2013年
- 胶北西留古元古代变辉长岩主要由二辉麻粒岩与辉石斜长角闪岩所组成,且以不规则透镜体的形式赋存于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与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之中。岩相学观察、矿物相转变分析、矿物化学研究、传统地质温压计计算与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胶北西留变辉长岩记录了十分复杂的演化历史,其中早期残留的原岩标志性岩浆结构以辉长辉绿结构为特征,早期残留的单斜辉石为高温低钙的普通辉石(M0),此阶段形成的岩浆锆石记录了其原岩形成时代为2102±3Ma。峰期麻粒岩相变质阶段(M1)的矿物组合以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石英为特征,记录的温压条件为T=800~850℃,P<0.65~0.75GPa;晚期角闪石的生长表明岩石又经历了降温冷却的过程(M2),其稳定的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石英+单斜辉石,记录的温压条件为T=675~700℃,P=0.40~0.55GPa,变质阶段形成的变质锆石记录了其变质时代为1907±16Ma。胶北西留变辉长岩记录了含有近等压降温变质过程的顺时针P-T轨迹。结合本区其它研究资料,本文认为西留古元古代变辉长岩是胶北地区古元古代地层沉积之前一次地壳伸展作用的产物,并于古元古代晚期(1.95~1.80Ga)卷入了胶北碰撞造山作用过程。
- 刘平华刘福来王舫刘建辉蔡佳
- 关键词:胶北古元古代岩石学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