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彬彬

作品数:22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细胞
  • 13篇肝癌
  • 11篇肝细胞
  • 6篇人肝
  • 6篇人肝癌
  • 6篇基因
  • 5篇肝癌细胞
  • 5篇癌细胞
  • 4篇肿瘤
  • 3篇原发性
  • 3篇人肝癌细胞
  • 3篇免疫
  • 3篇甲基化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溶瘤
  • 2篇溶瘤腺病毒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机构

  • 22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2篇刘彬彬
  • 10篇叶胜龙
  • 8篇孙瑞霞
  • 8篇汤钊猷
  • 6篇陈洁
  • 5篇赵燕
  • 5篇刘银坤
  • 4篇樊嘉
  • 4篇邱双健
  • 4篇韩丹
  • 4篇任正刚
  • 3篇郑丹
  • 3篇王鲁
  • 2篇孙晓静
  • 2篇贾庆安
  • 2篇黄修燕
  • 2篇孙璐
  • 2篇王志明
  • 2篇薛琼
  • 2篇吴志全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医学综述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7年
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们认识到几乎所有人类肿瘤都是由表观遗传学异常与基因改变共同引起并促进其演变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主要包括DNA甲基化改变和组蛋白修饰,这两种调控模式本身及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可导致印记丢失,染色质重塑,非必需重复序列的转录、基因的异常活化以及抑制肿瘤发生和演进基因的异常沉默等,在异常的克隆性增生和癌性增生的级联事件起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酵母模型中的研究更深入的理解了肿瘤干细胞的定义以及引起肿瘤的相关分子机制.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各种特性,优化肿瘤的早期诊断,改善肿瘤的预后提供了新的策略.
郑丹刘彬彬刘银坤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肿瘤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大鼠肝脏非实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鉴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肝脏非实质细胞主要包括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上述3种细胞在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建立上述3种肝非实质细胞的分离方法,培养并鉴定其纯度。方法采用体外酶灌注消化肝脏,将肝脏组织剪碎并进一步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结合贴壁培养分离法分离肝脏非实质细胞,以锥虫蓝染色检测分离所得细胞的存活率,采用自发荧光、细胞形态观察、免疫荧光以鉴定所获得细胞。结果从大鼠肝脏分离出的3种非实质细胞纯度较高,大于90%;其中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存活率在85%以上,可传代培养7~10代。结论本研究采用体外酶灌注消化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从大鼠肝脏成功分离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肝巨噬细胞,该方法相对简单、易操作。
王志明董银英周乐源贾庆安刘彬彬叶胜龙
关键词:细胞分离
表达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2011年
目的研究携带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对肝癌细胞抑制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方法构建Ad.HS4.AFP.E1A/IL-24,病毒的复制由人甲胎蛋白启动子控制,携带IL-24基因。检测病毒在不同细胞系中的选择性复制,以及对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和抑制转移能力(侵袭、运动、黏附)的作用。结果Ad.HS4.AFP.E1A/IL-24在肝癌细胞SMMC-7721、Hep3B和MHCC97-H中选择性表达,而不影响正常肝细胞L02(P〈0.05)。Ad.HS4.AFP.E1A/IL-24可明显抑制MHCC97-H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抑制其体外运动、侵袭和黏附能力(P〈0.01)。RT—PCR和明胶酶谱显示其抑制肝癌作用与抑制MMP-2的表达有关。结论携带IL-24基因的溶瘤腺病毒能够选择性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转移。
陈漪韩丹刘彬彬梁旻孙瑞霞任正刚王艳红叶胜龙
关键词:IL-24基因治疗
白细胞介素-1β促进人肝癌MHC C97-H细胞侵袭性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肿瘤转移前存在微环境变化,炎症因子起着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1(IL-1)在影响肿瘤微环境、促进残癌侵袭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肝细胞癌(简称肝癌)能否分泌IL-1β以及IL-1β对肝癌侵袭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黄修燕王鲁刘彬彬邱双健樊嘉叶胜龙汤钊猷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
四次跨膜超家族蛋白3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四次跨膜超家族蛋白3(TM4SF3),又称为CO-029、TSPAN8,在大鼠中被称为D6.1A,是四次跨膜超家族(TM4SF)中的一员。TM4SF3在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及胰腺癌等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存在高表达,其表达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TM4SF3可能通过促血管再生、增强肿瘤细胞迁移等促进肿瘤的转移与进展。该文旨在对TM4SF3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方婷婷刘彬彬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整合素
SLC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及不同免疫方式抗肿瘤作用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应用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成熟肽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SLC)转染树突状细胞(DC),探讨一种基因修饰DC的新方法及其抗肿瘤的生物学活性。方法:体外构建rAAVSLC,按MOI为10、50、100与腺病毒(Ad2)协同转染小鼠骨髓来源成熟和未成熟DC,GFP作为成功转染的示踪蛋白。RTPCR在mRNA水平、ELISA在蛋白水平检测SLC表达,Transwell检测转染DC的培养上清对T细胞的趋化作用。瘤苗的在体效应通过C57BL/6J小鼠肿瘤模型验证。皮下接种Hepal6肿瘤细胞后成瘤小鼠分成3组:①生理盐水对照组,瘤内或足垫注射NS;②单纯DC对照组,瘤内或足垫注射未修饰DC;③SLC基因修饰DC组,瘤内或足垫注射SLC基因修饰的DC。每隔7天注射1次,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4周后分离瘤体,用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瘤体内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rAAVSLC在MOI为100时能成功转染DC,未成熟DC的转染效率显著高于成熟DC,并产生对T细胞有明显趋化生物学活性的SLC。动物实验表明,瘤内注射SLC修饰后DC,肿瘤大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显示瘤体内有较多的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足垫注射SLC修饰的DC与对照组相比,抗肿瘤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rAAVSLC在Ad2的辅助下能有效转染未成熟DC并能表达具有趋化生物学活性的SLC。SLC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瘤内注射以其对CD4+T细胞、CD8+T细胞的吸引作用而发挥了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同时也进一步证实用树突状细胞进行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时,不同免疫方式对疗效有明显影响。
梁春敏钟翠平郑宁刘彬彬孙瑞霞吴欣刘银坤叶胜龙
关键词:重组腺相关病毒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人肝癌转移模型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2005年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死亡率在全世界所有癌症中占第三位[1],是我国第二位癌症死亡原因.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肝癌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手术切除是肝癌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在某些临床中心,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40%以上(我所治疗的肝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在小肝癌切除术者中约为60%,大肝癌切除术者约为30%).但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60%以上(小肝癌也达40%~50%)[2].转移复发已成为进一步延长肝癌病人生存期、提高远期疗效的瓶颈问题,也是最终攻克肝癌的关键.
汤钊猷王鲁刘彬彬薛琼陈洁钦伦秀周俭孙惠川刘银坤叶胜龙樊嘉刘康达吴志全
关键词:肝癌切除术人肝肝癌病人年复发率转移复发
原发性肝癌免疫与基因治疗的实验及应用研究
叶胜龙汤钊猷贺平刘彬彬邱双健郑宁廖勇干育红孙瑞霞冯学胜陈敏葛宁灵赵燕柴晓杰吴伟忠
该项目依靠课题组多年来在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的积累与特色,在细胞因子的多途径应用、免疫活性细胞的制备及改进、双功能抗体的构建及应用、新型免疫攻击靶点的探索、甲胎蛋白转录调控、细胞因子基因及融合基因治疗的应用、反义核酸...
关键词: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基因治疗
靶向survivin的小干扰RNA对HCCLM6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survivin小干扰RNA对高侵袭潜能人肝癌细胞HCCLM6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收集4种人肝癌细胞株,以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survivin蛋白质表达,进而筛选出高表达survivin基因的肝癌细胞。构建针对survivinmRNA的干扰质粒pshRNAsurvivin及阴性对照质粒pGPU6/GFP/Neo-NC,并将其转染HCCLM6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urvivinmRNA表达量的变化情况;肿瘤细胞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及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力的改变。结果4种肝癌细胞随侵袭能力升高survivinmRNA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HCCLM6细胞survivin表达水平最高;Westernblot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HCCLM6细胞转染pshRNAsurvivin后,survivin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抑制率达93.500%±3.117%,与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8.215%±0.79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52,P〈0.01)。细胞黏附实验结果显示,survivin重组质粒转染组黏附率为11.403%±1.256%,阴性对照组为32.545%±1.367%(t=20.732,P〈0.01)。Matrige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32.6±1.4)】个相比,转染pshRNA survivin后,细胞侵袭力明显下降【(13.5±0.9)个,t=14.5,P〈0.01】。结论Survivin与肝癌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并随侵袭转移潜能升高表达水平升高。pshRNAsurvivin可以特异性抑制高侵袭肝癌细胞HCCLM6中survivin表达,并显著降低其侵袭、黏附能力,小干扰RNA技术有望成为抑制肝癌侵袭转移的新途径。
韩丹叶胜龙刘彬彬陈荣新薛同春孙瑞霞赵燕陈洁
关键词:RNA干扰SURVIVIN
纳米银在癌症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纳米银作为纳米家族的重要一员,将银纳米化,其生物学功能产生了质的飞跃。研究人员将纳米银作用于体外恶性肿瘤细胞,发现纳米银具有抗癌作用。也有文献报道纳米银在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方面有重要作用。现就纳米银的抗癌特性,在癌症诊断、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孙晓静刘彬彬
关键词:纳米银癌症诊断抗癌治疗靶向药物光热治疗放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