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洋

作品数:133 被引量:40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军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7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56篇银行
  • 53篇金融
  • 36篇商业银行
  • 32篇审慎
  • 31篇宏观审慎
  • 28篇审慎监管
  • 27篇宏观审慎监管
  • 23篇系统性风险
  • 22篇实证
  • 18篇实证分析
  • 15篇信贷
  • 14篇利率
  • 12篇风险管理
  • 11篇货币
  • 10篇资本
  • 9篇银行业
  • 9篇流动性
  • 9篇互联网
  • 9篇货币政策
  • 8篇互联网金融

机构

  • 115篇东北师范大学
  • 25篇中国人民大学
  • 24篇中国农业银行
  • 2篇中国农业银行...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作者

  • 131篇刘志洋
  • 11篇宋玉颖
  • 5篇陈忠阳
  • 1篇苏辛
  • 1篇刘佳
  • 1篇马延安
  • 1篇魏丽
  • 1篇汤珂

传媒

  • 8篇吉林金融研究
  • 7篇金融论坛
  • 4篇金融发展研究
  • 3篇金融理论与实...
  • 3篇福建金融管理...
  • 3篇南方金融
  • 3篇农村金融研究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吉林大学社会...
  • 2篇经济纵横
  • 2篇财经论丛
  • 2篇财经理论与实...
  • 2篇当代经济科学
  • 2篇新金融
  • 2篇海南金融
  • 2篇投资研究
  • 2篇武汉金融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上海金融学院...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0篇2022
  • 5篇2021
  • 21篇2020
  • 24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21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亚地区股票市场一体化测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对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05~2013年东亚地区股票市场一体化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东亚股市一体化程度的影响权重最大;中国股票市场对周边国家影响较以往显著增加;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东亚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有所下降。整体上东亚股票市场一体化程度在2005~2013年有所降低。
刘志洋宋玉颖
关键词:金融一体化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商业银行行业信贷供给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商业银行行业信贷供给既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也受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使用微观的行业信贷数据,从"机构记忆"假说视角出发,将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因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在控制主观因素变量基础上,使用Panel-VAR模型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者并没有忘记过去的"教训",对信贷供给以控制导向为主。但是客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流动性风险和资本充足率对不同行业信贷供给的影响各不相同,中国房地产业和建筑业风险非常高,却吸收了大量银行信贷。因此,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要发挥其精准化调控特点,避免"一家有病、大家吃药"。
刘志洋宋玉颖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降低银行业传染风险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以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对传染风险的研究转化为使用PageRank算法测算每家商业银行在每年引发传染风险的可能性,并研究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对其引发传染风险可能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引发传染风险的可能;第二,金融机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增加自身传染风险的同时,却实现了整体风险的下降,说明商业银行参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活动有效的实现了风险的转移与对冲,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实现其风险管理功能;第三,从个体银行层面来讲,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大型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增加其引发传染风险的可能性。
宋玉颖刘志洋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PAGERANK算法
碳市场、能源市场与金融市场相互影响关系研究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出前后比较视角被引量:10
2022年
本文从“碳市场-能源市场-金融市场”的系统观出发,研究碳市场、能源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出前,能源市场对碳市场具有正向影响,而碳市场对能源市场存在负向影响;低碳转型行业的股票收益率上涨会增加对碳排放权的需求,而碳市场对低碳转型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推出和运行对“碳市场-能源市场-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产生结构性影响,全国性碳市场影响区域碳市场,反之影响特征不明晰;金融市场与碳市场、能源市场与碳市场的关系呈现一定的全国与区域分割性特征。建议发挥碳市场约束机制,推动区域性碳市场与全国性碳市场协同发展,联通碳市场与金融市场,促进经济低碳转型。
刘志洋马欣頔解瑶姝
关键词:碳市场能源市场
P2P平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国外研究综述
2015年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困扰P2P平台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重点梳理了国外学者P2P平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以及由信息不对称问题引发的风险,之后针对P2P平台信息不对称问题,论文重点梳理了国外学者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集体信贷"模式。最后,论文提出缓解P2P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政策建议。
刘志洋宋玉颖
关键词:P2P平台信息不对称
利率衍生工具降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了吗?——基于面板变系数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本文使用面板变系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利率衍生产品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当总体名义价值变化率、互换类利率衍生产品名义价值变化率、期权类利率衍生产品名义价值变化率增加时,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整体降低,但各个商业银行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第二,总体利率衍生产品资产方公允价值变化率、互换类利率衍生产品资产方公允价值变化率增加时,各家商业银行的对冲交易所造成交易方向的一致性会导致整体系统性风险的增加;第三,负债方总体公允价值变化率、互换类利率衍生产品负债方公允价值变化率和期权类利率衍生产品负债方公允价值变化率增加时,整体上会导致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增加,且商业银行个体层面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本文认为,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价方式能够有效反映市场对未来资产状况的预期和评估。
刘志洋
关键词:利率系统性风险利率市场化公允价值
历史私人借贷利率与P2P平台贷款利率高低比较研究及启示被引量:4
2016年
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中个人之间的借贷就是没有互联网的P2P借贷。文章比较了中国历代民间私人借贷利率与P2P平台贷款利率的高低,认为当前P2P利率与清末民初私人借贷利率表现出了一种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体现的是金融的本质,而不是技术的进步。在比较分析基础上,得出:第一,中国此次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变革是中国自近代史以来金融体制渐进变革和融入世界的延续,是中国金融制度现代化浪潮中的一个子集;第二,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对当前中国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金融普惠性与服务成本的降低上,而不是体现在利率水平的高低上,使得金融从精英阶层走向平民阶层;第三,P2P平台在借贷关系网扩大的基础上保持了一定的利率水平,使金融发展从区域性向更为广大的社会性进行转变。
刘志洋
关键词:金融制度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降低全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了吗?被引量:1
2023年
虽然全球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归因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快发展,但金融危机后全球衍生产品市场仍旧快速发展,且目前没有直接的实证证据验证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究竟是否增加了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文章认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本身脱胎于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因此兼具共性与特性,这就要求在此问题的研究中充分考虑各国的异质性问题。文章使用国际清算银行(BIS)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统计数据和美国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波动率实验室发布的全球各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短缺(SRISK)数据,将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直接与各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关联起来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第一,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系统性风险,但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存在降低系统性风险的现象,这说明过度的金融深化反而不利于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挥风险管理功能;第二,场外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仅仅在危机期间增加了系统性风险,但在非金融危机期间则降低了系统性风险,这说明在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时期,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风险管理的功能;第三,在不同的风险状态下,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在低风险状态下存在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趋势,而在高风险状态下利率和汇率类衍生工具则存在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场外衍生产品在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位点能够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这说明高风险状态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风险管理功能。
刘志洋宋雨楠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性检验——基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视角被引量:12
2018年
本文以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测度国际主流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指标,并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研数据所生成的代表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实施概况的MPI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能够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在经济处在上升阶段时效果更为显著,且宏观审慎监管作用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效果不会比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的效果差。
刘志洋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货币政策与银行体系风险——基于贝叶斯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在运用KMV模型测度银行体系风险基础上,采用TVP—VAR模型,研究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银行体系风险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上升会导致M2增长率呈现上升后逐渐略微下降的趋势,且长期影响明显;对银行体系风险的影响具有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且短期与长期的影响较为相似。M2增长率的上升在长期会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创造和银行体系风险。银行体系风险上升对M2增长率和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都会造成较为持久的负面影响,且长期影响非常明显。
刘志洋
关键词:KMV模型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