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红

作品数:1,222 被引量:11,469H指数:4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9篇期刊文章
  • 248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2篇医药卫生
  • 17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06篇肾病
  • 195篇病理
  • 186篇肾炎
  • 181篇细胞
  • 162篇肾脏
  • 144篇糖尿
  • 143篇糖尿病
  • 141篇肾小球
  • 132篇狼疮
  • 115篇狼疮性
  • 110篇血管
  • 108篇糖尿病肾病
  • 108篇狼疮性肾炎
  • 90篇预后
  • 87篇基因
  • 77篇肾移植
  • 74篇综合征
  • 74篇活检
  • 73篇肾活检
  • 64篇血液

机构

  • 1,07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80篇南京大学
  • 37篇第二军医大学
  • 29篇南京金陵医院
  • 10篇东南大学
  • 9篇南京军区总医...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中国药科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上海市第一人...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作者

  • 1,209篇刘志红
  • 549篇黎磊石
  • 251篇陈惠萍
  • 245篇曾彩虹
  • 199篇胡伟新
  • 154篇唐政
  • 117篇陈朝红
  • 115篇谢红浪
  • 115篇章海涛
  • 92篇陈劲松
  • 89篇季曙明
  • 86篇龚德华
  • 84篇李世军
  • 82篇季大玺
  • 69篇周虹
  • 66篇郑春霞
  • 64篇王庆文
  • 60篇刘正钊
  • 58篇徐斌
  • 52篇程震

传媒

  • 700篇肾脏病与透析...
  • 40篇中华医学会肾...
  • 32篇医学研究生学...
  • 30篇中华医学会肾...
  • 27篇中华肾脏病杂...
  • 18篇中国实用内科...
  • 15篇中华医学杂志
  • 13篇“中华医学会...
  • 1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0篇江苏医药
  • 9篇中华内科杂志
  • 9篇中华器官移植...
  • 8篇2014年全...
  • 7篇中华内分泌代...
  • 7篇Chines...
  • 6篇生物化学与生...
  • 6篇第五届全军器...
  • 6篇2011中华...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23篇2017
  • 56篇2016
  • 61篇2015
  • 86篇2014
  • 57篇2013
  • 55篇2012
  • 96篇2011
  • 82篇2010
  • 53篇2009
  • 78篇2008
  • 57篇2007
  • 59篇2006
  • 45篇2005
  • 75篇2004
  • 50篇2003
  • 41篇2002
1,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紫癜性肾炎预后之研究被引量:15
1998年
目的:阐明青少年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表现与预后关系。方法:对32例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及7例重复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免疫病理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完全缓解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轻,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型,高血压型和急进性肾炎型以及病理分级在Ⅳ~Ⅵ级者预后较差;经治疗后免疫复合物沉积可以减少,上皮性新月体可以完全消失;恶化组患者平均间质面积大于改善组和完全缓解组患者。结论:①起病年轻者预后相对较好;②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型,高血压型和急进性肾炎型的患者预后较差,病理损害重者预后差;
樊忠民刘志红陈惠萍胡伟新胡伟新黎磊石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病理学预后
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fibronectin glomerulopathy,GFN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经肾活检明确GFN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一般情况: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9~46岁,其中<30岁者6例;仅1例追溯到明确肾脏疾病家族史;(2)临床特点:肾病范围的蛋白尿最常见(80%),无肉眼血尿发作者,镜下血尿的发生率仅40%,4例病初即存在高血压,全部患者均有脂代谢异常,肾功能受损者5例(50%);本组患者常见肾小管间质受损的实验室检查证据;(3)病理特征:全部患者肾小球体积增大,6例组织学改变类似膜增生性肾炎I型(分叶状),5例见肾小球系膜溶解,全部患者Masson三色染色均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外周袢内皮下嗜复红物沉积,7例系膜区嗜复红物沉积;10例患者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均阳性,Fibrin阳性者6例,纤维连接蛋白染色肾小球阳性者100%;电镜观察均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皮下及系膜区见不均质、含脂质的电子致密物,经免疫电镜证实这些电子致密物为纤维连接蛋白。结论:GFND的诊断需依靠肾活检病理。
陈惠萍曾彩虹朱小东朱茂艳张明超梁少珊黄倩徐峰郑春霞刘志红
关键词:肾活检蛋白尿高血压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46
2003年
目的 :前瞻性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及脓毒症 (sepsi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1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患者 ,均符合SIRS标准 ,5例有明确感染证据 (sepsis组 ) ,7例无感染证据 (SIRS组 )。均行CBP治疗 72h。在治疗 0 ,2 ,6 ,12 ,2 4 ,4 8,72h时 ,各取肝素抗凝血 15ml,分离单核细胞 ,脂多糖(LPS) 10mg/L(10 μg/ml)刺激 12h ,ELISA法测定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 (TNF α、IL 6、IL 10 ) ;测定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 (HLA DR)的表达情况判断其抗原呈递功能 (流式细胞仪 ) ,同时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及血浆中各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接受CBP治疗时 ,sepsis组处于病变晚期 ,病情重 ,并发症多。SIRS组处于病变早期 ,病情相对较轻 ,并发症少。在接受相同CBP治疗后 ,两组的预后不同 ,sepsis组较差 ,其平均住院天数明显较SIRS组长 (P <0 0 5 )。②单核细胞分泌功能 :治疗前 ,SIRS组单核细胞分泌活跃。治疗后 ,该组单核细胞分泌TNF α、IL 6和IL 10均明显减少 (P <0 0 5 )。而sepsis组则表现为分泌抑制状态 ,治疗后无明显变化。③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 :与正常人相比 ,两组患者单核细胞表达HLA DR都明显降低 (P <0 0 0 1)。治疗?
余晨刘志红郭啸华陈朝红季大玺黎磊石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脓毒症
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胰岛素抵抗是否同样参与了DN的形成?其中的机制又是什么?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不多,许多问题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将就上述问题以及逆转胰岛素抵抗的新措施,做一简单的介绍.
刘志红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
文献传递
纤维性肾小球肾炎被引量:5
2012年
青年男性,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2年,肾功能正常。光镜下见PAS淡染和不嗜银的物质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和外周袢,免疫病理肾小球IgG(含IgG1、IgG2、IgG4)及κ、λ轻链阳性,超微结构可见直径20~30nm的纤维丝状物质和电子致密物沉积,最终诊断为纤维性肾小球肾炎。
曾彩虹黄倩朱小东陈惠萍刘志红
关键词:肾活检电镜
克林霉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克林霉素导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克林霉素相关肾损害的认识。方法:2008年8月~2011年3月间,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22例克林霉素治疗后出现AKI患者,均无明确慢性肾脏疾病史,排除容量、感染、尿路梗阻等因素导致的AKI。结果:(1)一般情况:22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20~70岁,平均(44.46±11.53)岁,使用克林霉素治疗的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牙痛和无菌手术后常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等,通常剂量0.5~0.75g,2次/d。(2)临床表现:AKI发病距用药的中位时间为1d(0.5h~4d),常见首发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上腹不适(54.55%),腰痛(22.73%),腹痛(22.73%)和水肿、胸闷(13.64%)等;少尿和无尿患者分为13例(59.09%)和7例(31.82%),16例(72.73%)有发作性肉眼血尿,仅3例(13.64%)和1例(4.55%)用药后有发热和皮疹。(3)辅助检查:16例(72.73%)有轻~中度贫血,无1例嗜酸细胞增多。尿检以少量蛋白尿(0.44±0.35)g/24h为特点,3例存在大量均一型血尿(355~12500)万/ml,仅1例尿嗜酸细胞增多(100个/ml)。肾小管功能受损的指标包括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视黄醇结合蛋白、溶菌酶、胱抑素C等均明显升高。克林霉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阳性率为81.25%(13/16)。(4):肾活检病理:18例接受肾活检者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查均阴性,组织学示肾小球病变轻微,但肾间质单核细胞浸润和肾小管炎明显;16例(88.89%)患者病理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2例(11.11%)则诊断急性肾小管坏死。(5)治疗:16例(72.73%)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9例(86.36%)短期口服泼尼松(30mg/d)。(6)预后:13例少尿患者在7~14d后尿量增多,出院时均摆脱肾脏替代治疗。出院后1个月除1例血清肌酐(SCr)仍异常外(137μmol/L),其余恢复正常,半年后复查SCr全部患者均正常。结论:克林霉素导致肾脏损害的临床�
谢红浪陈惠萍胡炀琳许书添何群鹏柳晶胡伟新刘志红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克林霉素急性间质性肾炎
胶原Ⅲ肾病——形态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总结一种非免疫因素介导的肾小球疾病——胶原Ⅲ肾病的肾活检形态学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活检免疫荧光、电镜检查确诊胶原Ⅲ肾病的12例患者的组织学特点,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12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8例,病程3~300月(平均62.08±60.96月);年龄21~67岁。蛋白尿为本组患者最常见的肾脏损害首发症状(10例,83.33%),10例(83.33%)患者病初即诊断高血压,尿沉渣红细胞计数>50万/ml者仅1例(8.33%)。肾小管受损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尿NAG酶升高9例(75%);禁水13h尿渗量减低者9例。确诊时血清肌酐(SCr)升高者4例,7例贫血。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C3阳性者5例(41.67%),3例(25%)患者合并IgA阳性,胶原Ⅲ染色证实非废弃或非硬化部位的肾小球外周袢和(或)系膜区弥漫阳性荧光;组织学观察证实,12例患者肾小球体积均增大,且肾小球内皮下疏松、区域增宽等,肾小球病变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肾小球非增生性的"结节样"改变,PAS或PASM-Masson染色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皮下呈均质、淡染的嗜复红或嗜亮绿色;另种"结节样"改变不明显,肾小球细胞总数不多或增加,内皮细胞成对,PASM-Masson染色外周袢弥漫双轨。超微结构观察证实12例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皮下疏松、区域增宽,内皮下和(或)系膜区见束状或单枝的、有明暗带、直径约43~60nm的胶原纤维,3例(25%)免疫荧光染色IgA阳性者在肾小球系膜区见团块状的电子致密物沉积。随访过程中病初4例(33.3%)SCr升高者未降至正常,病初SCr正常者中仅1例在随访中轻度增高。结论:高血压和蛋白尿是胶原Ⅲ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具特征性,诊断需借助免疫荧光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预后相对良好。
陈惠萍徐峰黄倩黄高渊谢红浪朱茂艳张明超贺倩梁少姗曾彩虹刘志红
关键词:肾活检高血压蛋白尿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2
2003年
目的 :C 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 ,是早期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有效血清学参数 ,本文研究了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CRP的影响和临床意义。  方法 : SAP患者 2 3例 ,男性 15例 ,女性 8例 ,平均年龄 2 7~ 73(47 7± 13 6 )岁 ,其诱因分别为胆源性胰腺炎 15例 ,酒精性胰腺炎 2例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2例 ,兼有多种因素者 1例 ,原因不明者 3例。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为 6~ 2 0 (11 6± 4 36 )分。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ARDS/API) 2 2例 ,呼吸机治疗 13例 ,少尿型急性肾衰 (ARF) 5例 ,低血压休克 5例 ,胰性脑病 6例。患者入院明确诊断之后 ,即在床边行连续性高容量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HVHF) ,连续治疗 72h不间断。所用滤器为AN6 9膜 ,面积 1 2m2 ,每隔 2 4h更换一次。治疗中血流量为 2 5 0ml/min ,置换液量定为 4 0 0 0ml/h ,前稀释方式输入 ,超滤量根据治疗量和患者容量负荷情况设定。  结果 :2 3例患者中 ,存活 2 0例 (存活率 87 0 % ) ;死亡 3例 (死亡率 13 0 % )。实际CHVHF治疗时间为 6 7~ 76h ,平均(71 95± 1 33)h ,实际超滤率为 (396 6 4± 2 4 0 2 )ml/h。行CHVHF治疗后发热、心动过速等症状明显好转。
谢红浪龚德华季大玺徐斌刘芸刘志红黎磊石李维勤黎介寿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C-反应蛋白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血液净化
二甲苯体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足细胞损伤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
<正>目的:研究二甲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足细胞损伤的特点,探讨表观修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为阐明有机溶剂肾损害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二甲苯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人足细胞,ELIS...
徐忠秀秦卫松曹香华陈朝红郑春霞曾彩虹刘志红
文献传递
从基因水平分析肾小球疾病患者的预后被引量:5
1997年
任何一种肾小球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局是肾小球硬化。如何尽早地对患者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做出预测,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阻止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是当今肾脏病研究领域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课题,尤其是有关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则更具其实用推广价值。目前,借助肾小球疾病患者肾活检标本进行分子病理学检测和对患者分子遗传学基础一致病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是这方面研究的两个最新动态。 一、肾活检标本分子病理学检测 细胞外基质(ECM)增生是肾小球硬化早期形态学改变之一。
黎磊石刘志红
关键词:肾小球疾病基因多态性病理学预后
共1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