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韬

作品数:37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篇引诱
  • 12篇引诱剂
  • 9篇碳烯
  • 8篇性引诱剂
  • 8篇诱捕
  • 7篇诱捕器
  • 6篇性信息素
  • 6篇斑螟
  • 5篇诱芯
  • 5篇生态
  • 5篇生态效益
  • 5篇松墨天牛
  • 5篇天牛
  • 5篇团花
  • 5篇种群
  • 4篇粘虫
  • 4篇田间
  • 4篇种群动态
  • 4篇柚木
  • 4篇害虫

机构

  • 37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河北政法职业...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北京中捷四方...

作者

  • 37篇刘志韬
  • 32篇温秀军
  • 18篇孙朝辉
  • 17篇马涛
  • 10篇李奕震
  • 6篇李莉玲
  • 6篇卢进
  • 6篇张胜男
  • 5篇张媛媛
  • 4篇张晴雪
  • 4篇朱雪姣
  • 4篇张蒙
  • 4篇陈晓阳
  • 4篇张瑜
  • 3篇靳秀芳
  • 3篇崔艮中
  • 2篇蔡卫东
  • 2篇张媛媛
  • 1篇孙思
  • 1篇徐正春

传媒

  • 4篇中国森林病虫
  • 4篇河北林业科技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2014年全...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3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蝴蝶状诱虫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蝴蝶状诱虫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家用诱虫装置。;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诱虫器的整体形状,及其诱虫部位和方式。;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5.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
李莉玲马涛卢进刘志韬温秀军李奕震
一种团花绢螟性引诱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团花绢螟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团花绢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反-11-十六碳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组成,可将本发明的团花绢螟性引诱剂制成诱芯,单个诱芯所含有效成分为50-1000μg,将诱芯放...
温秀军马涛刘志韬孙朝辉蔡卫东
文献传递
一种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1R)‑(+)‑α‑蒎烯,壬醛,α‑松油醇,癸醛组成,可将本发明的麻楝蛀斑螟的植物源引诱剂制成诱芯,体积比范围为100‑120∶...
李奕震卢进李莉玲温秀军刘志韬马涛
文献传递
广东河源地区松墨天牛成虫林间诱捕试验被引量:2
2016年
松墨天牛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林的蛀干害虫。该文采用不同诱捕器及不同引诱剂进行了松墨天牛的野外诱捕试验及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3种组合均能引诱松墨天牛,而厦门诱捕器与APF-Ⅰ型引诱剂组合的引诱能力最强;4~11月野外均有松墨天牛成虫持续羽化,5~6月为高发期,诱捕量占全年56%。
谢伟龙张胜男朱诚棋刘志韬
关键词:松墨天牛种群动态
广东从化地区松瘤象种群动态监测
2016年
该文利用植物源引诱剂在从化地区进行了松瘤象野外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松瘤象从4月开始羽化,至12月结束,整个羽化期持续将近1a,羽化高峰在4月底至6月中旬。
张瑜刘志韬张胜男张媛媛孙朝辉
关键词:种群动态蛀干害虫
一种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绿翅绢野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反,反-10,12-十六碳烯醛(E10E12-16:Ald)和反,反-10,12-十六碳烯醇(E10E12-16:OH)组成,可将本发明的绿翅...
刘志韬马涛张媛媛孙朝辉温秀军崔艮中
昆虫嗅觉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嗅觉机制对于昆虫选择栖息地、获得食物、趋利避害、传递讯息、群集以及繁殖等许多行为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研究昆虫嗅觉系统,可以阐释嗅觉发生过程中的普遍机理,还有助于理解昆虫嗅觉活动与其整个生命活动之间的联系,进而为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的嗅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通过对昆虫嗅觉机理的研究,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害虫治理方法,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昆虫行为学和昆虫电生理学的深入研究,科技人员发现了许多相关的嗅觉活性分子和嗅觉相关基因,从分子层面对昆虫嗅觉机制进行解释。本文综述了气味信号通过嗅感器转变为电信号,并由昆虫触角叶编码整合,最终传递到前脑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分子组件及昆虫体内生理生化等方面有关进展。
张瑜张胜男张媛媛刘志韬孙朝辉温秀军
关键词:气味结合蛋白嗅觉受体信号传递神经元
捕食者的非捕食胁迫
刘志韬温秀军
麻楝蛀斑螟触角感器和雌性信息素分泌腺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扫描电镜对麻楝蛀斑螟( Hypsipyla robusta ( Moore))触角和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进行了观察,为麻楝蛀斑螟形态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成虫触角上有7种感器,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鳞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毛形感器在雌蛾触角上的分布比雄蛾稀疏,其他几种感器在雌雄蛾间未见显著差异。麻楝蛀斑螟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第8~9节的节间膜上,腺体表面排列着许多锥形刺状突出体,即为性信息素分泌腺的腺体细胞。
卢进刘志韬李莉玲张蒙温秀军李奕震
关键词:触角感受器性腺扫描电镜
一种香梨优斑螟性引诱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杀库尔勒香梨重要蛀干害虫香梨优斑螟的性引诱剂,其特征在于,该香梨优斑螟性引诱剂活性成分是由顺,反‑9,12‑十四碳烯醇和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组成,可将本发明的香梨优斑螟性引诱剂制成诱芯,单个诱芯所含有效...
温秀军马涛刘志韬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