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托吡酯对氯氮平所致糖脂代谢紊乱干预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托吡酯辅助治疗氯氮平所致糖脂代谢紊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稳定服用治疗剂量或维持剂量的氯氮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合并托吡酯治疗(研究组),另一组单用氯氮平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6个月,定期测体重、腰围、血糖、血脂、UKU不良反应量表。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6个月末两组的血糖水平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15,-2.54;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3,P>0.05)。结论托吡酯辅助治疗氯氮平所致糖脂代谢紊乱疗效好、安全性高。
- 周会爽刘增龙刘敬崔利军苏丽惠郑冬瑞张云淑毕皓李娇
-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托吡酯体重糖脂代谢紊乱
- 托吡酯对氯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干预的研究
- 刘增龙周会爽刘敬李冰王海龙崔利军苏丽惠郑冬瑞毕皓李娇
- 课题通过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观察6个月,并定期检测体重,血糖,血脂,氯氮平血药浓度,评价UKU不良反应量表等项目,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结果显示,托吡酯辅助治疗氯氮平所致的体重...
- 关键词: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托吡酯
- 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利培酮治疗不变的同时,分别加用阿立哌唑(30例)及安慰剂(30例)治疗,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3月末检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同时观察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经阿立哌唑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下降(t=14.76,P<0.01),对照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均低,对原利培酮治疗的疗效均无不良影响。结论阿立哌唑可安全、有效治疗利培酮所致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
- 周会爽李冰刘敬王海龙
-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高催乳素血症精神分裂症
- 精神分裂症患者直系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精神分裂症病程迁延,易复发,且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有重大影响。社区医疗护理设施缺乏,绝大多数病人的照顾责任由其亲人承担,亲属的情绪、行为对病人的护理及预后都具有直接影响。作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自2009年4月~2009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并符合下列三项条件者:①对病人负有照顾、赡养责任的一级亲属;②病人有直系血缘的家属;③与病人生活在一起。共92例。其中,男43例,女49例;年龄18~65岁;
- 刘敬周会爽刘博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直系亲属心理健康
- 阿立派唑对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阿立派唑辅助治疗利培酮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利培酮所致体重增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利培酮治疗不变的同时,分别加用阿立哌唑(30例)及安慰剂(30例)治疗,疗程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的每个月末测体重、腰围,计算BMI,评价UKU不良反应量表。结果两组体重比较,在第5月末开始显示出统计学差异(t=-2.024,P<0.05),第6月末差异更明显;两组体质量比较,在第4月末开始显示出统计学差异(t=-2.793,P<0.05),第6月末差异更明显。两组UKU不良反应量表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派唑辅助治疗利培酮所致体质量增加疗效好、安全性高。
- 周会爽李冰刘敬王海龙
- 关键词:阿立派唑利培酮体质量
- 舒适护理在精神病患者改良电抽搐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式双C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身心等多方面达到愉快的最佳状态或减轻其不愉快状态的程度,即护理人员要给所有患者一个最舒适的状态。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是通过使用麻醉剂与肌松剂,使精神病患者在安睡和肌肉完全松弛的状态下,接受电休克治疗。患者在治疗时抽搐明显减轻,无恐惧痛苦感,是目前精神科治疗精神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刘敬
-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舒适护理
-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取基础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其心理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42例患者心理问题:悲观、失望、无助者36例(85.7%),焦虑、恐惧者31例(73.8%),怀疑、否认、抗拒治疗者29例(69.0%),情绪混乱者13例(30.9%)。经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改善了症状,效果较好。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注意饮食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 刘敬
-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问题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