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方成

作品数:100 被引量:373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建筑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橡胶
  • 19篇单剪试验
  • 18篇循环单剪试验
  • 18篇阻尼
  • 18篇隔震
  • 17篇阻尼比
  • 15篇动剪模量
  • 13篇土工
  • 10篇混凝土
  • 9篇动力特性
  • 9篇力特性
  • 9篇加筋
  • 9篇教学
  • 8篇土工格室
  • 7篇土动力
  • 7篇土木
  • 7篇土木工程
  • 6篇垫层
  • 6篇抗震
  • 6篇钢筋

机构

  • 82篇湖南工业大学
  • 33篇湖南大学
  • 6篇天津大学
  • 5篇香港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株洲工学院
  • 1篇株洲时代新材...
  • 1篇中国建筑材料...
  • 1篇安徽海螺建材...

作者

  • 100篇刘方成
  • 20篇尚守平
  • 19篇王海东
  • 10篇张永富
  • 8篇陈巨龙
  • 7篇陈斌
  • 6篇杜运兴
  • 6篇郑辉
  • 6篇陈璐
  • 5篇蒋隆敏
  • 5篇卢华喜
  • 5篇熊伟
  • 5篇杨峻
  • 5篇刘娜
  • 4篇何杰
  • 4篇陈海涛
  • 3篇景立平
  • 3篇余俊
  • 2篇贺志文
  • 2篇欧蔓丽

传媒

  • 12篇岩土力学
  • 12篇湖南工业大学...
  • 9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岩土工程学报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2篇高等建筑教育
  • 2篇求知导刊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外建筑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经济师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工程勘察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3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18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大型循环单剪试验的剪切箱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大型循环单剪试验的剪切箱,具有以下特征:用高强钢丝制作提供侧向约束的钢环,在钢环平面内与钢环外沿相切均匀设置4个由钢片制作的托耳,在托耳上下贴置面积与托耳相同、厚度2mm的橡胶垫,通过橡胶膜套箍将橡胶垫...
刘方成陈巨龙任东滨
文献传递
土工袋中橡胶砂的隔震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2023年
利用计算平台MSC.Marc建立三维整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土工袋隔震效应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坚硬场地土工袋中橡胶砂配比和土工袋隔震层高度对上部结构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工袋中橡胶颗粒配比越大,隔震效果越好,但是随着橡胶含量的持续增加,隔震效果减弱,并发现橡胶颗粒作为隔震材料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30%;随着土工袋隔震层厚度的增加,隔震效果越明显,但是考虑到工程造价等问题,土工袋隔震层在本实验工况条件下的最佳高度为500 mm。研究表明,土工袋橡胶砂隔震层是一种具有良好隔震效果、廉价环保的新型基础隔震方法,适用于建筑成本较低的村镇房屋。
王将刘方成周本强曾湘华戈瑞瑞
关键词:数值模拟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思考与实践被引量:1
2014年
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目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些思考与经验,从提高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刘方成欧阳建湘赵成奇
关键词: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
非饱和重塑砂土动力特性循环单剪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英国WFI生产的WF25735循环单剪试验系统,完成了一系列不同含水率重塑砂土在不同剪应变条件下的循环剪切试验,分析了不同剪应变条件下含水率的变化对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动剪模量G_d/G_(dmax-γ)归一化数值,在大应变下存在一个临界含水率11.2%,低于临界含水率时,G_d/G_(dmax)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高于临界含水率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G_d/G_(dmax)逐渐减小。骨架曲线存在一个相同的临界含水率,当低于该临界含水率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骨架曲线呈缓慢增大趋势,在含水率为11.2%处达到峰值;当高于该临界含水率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骨架曲线下降比较剧烈,且出现软化现象,从骨架曲线可以进一步解释G_d/G_(dmax-γ)散点图的变化趋势。对阻尼比D/D(max-γ)进行归一化数值,在较大正应力下,D/D_(max)随着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非饱和砂土的滞回耗能随着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存在一个临界含水率,滞回耗能曲线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且临界含水率随着正应力的增大出现了偏移。
王海东李建文陈曦刘方成
关键词:循环剪切动剪模量滞回耗能阻尼比
大应变作用下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利用WF循环单剪试验系统,完成大应变下,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正应力下非饱和砂土的循环剪切试验,并分析了不同正应力条件下,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影响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剪应变γ≥2%,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显著:(1)含水率对非饱和砂土滞回曲线的影响存在临界含水率,无论正应力大小,低于临界含水率时,滞回曲线相差不大,而高于临界含水率时,滞回曲线随含水率的增大迅速衰减;(2)峰值剪应力随含水率的变化存在相同的临界含水率,无论正应力大小,当含水率低于临界含水率时,峰值剪应力随含水率增大变化较小,而当含水率高于临界含水率时,峰值剪应力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且正应力越大衰减得越明显;(3)阻尼比随含水率的变化也存在临界含水率。
王海东陈曦李建文刘方成
关键词:含水率滞回曲线阻尼比滞回耗能
周期荷载作用下土动剪模量衰减特性研究
2007年
对重塑非饱和土样进行了固结压力为50kPa的循环单剪试验。考虑到土样在循环荷载下产生的塑性变形积累,引入物态参数累积体积应变εv来代表循环荷载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以εv为参数的动应力-应变函数,根据εv与循环次数N的关系,得出动剪模量在不同剪应变条件下随N的衰减关系。通过分析在不同剪应变下衰减趋势得出衰化系数d与剪应变的相关性不太明显,最后拟合出动剪模量归一化量GN/G1随循环次数N的衰减函数形式。
尚守平余义华刘方成
关键词:循环荷载动剪模量循环单剪试验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新兴产业需要的是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新工科”人才。土木工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机制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现实的社会需求与面向未来的工程技术之间的脱节,研究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文章结合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从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导师制度、重视科研实践等方面探索建立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
郑辉轩帅飞梁雪娇祝方才刘方成
关键词:土木工程
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研究——以四川省为聚类分析模型被引量:1
2016年
从高校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入手,利用聚类分析法研究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规律表明:西部高校教育资源与全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西部地区中,四川、陕西教育资源分布较多,西藏、青海、宁夏三省教育资源分布较少,短时期内西部各省市教育资源分布将保持现状。以四川省为例,其高校分布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川西北地区高教资源匮乏。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高校资源分布评估模型,可将四川省各市州按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分为四类地区,其中成都为一类地区,绵阳、南充、雅安为二类地区等。为此建议:中央要加大西部高等教育资源开发的扶持力度,中东部要主动参与西部的教育资源开发,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创新西部高校的分配与管理机制。
吴孟桃刘方成
关键词:四川教育高等教育教育资源聚类分析
一种自适性抗震组合柱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性抗震组合柱,包括多根分散分布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柱,多根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柱之间填充有普通混凝土填充柱,并使多根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柱和普通混凝土填充柱形成一整体结构,多根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柱之间设有至少...
陈斌罗宇刘方成陈海涛
文献传递
横向钢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
2022年
以牛田洋特大桥为应用对象,将两个横向钢阻尼器进行背对背组装,同时检测了横向钢阻尼器的横桥向减震功能与纵桥向减震功能。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横向钢阻尼器的垂向反力、滞回曲线、接触应力及双弧形钢的等效塑性应变;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利用二维加载试验机对横向钢阻尼器进行垂向荷载加载下纵向水平滑动的循环加载试验,获取了其滞回曲线、等效阻尼比、接触特性与侧面SF-1耐磨条的摩擦系数。结果表明:横向钢阻尼器既能实现双弧形钢的横向弹塑性变形,又能实现纵向导轨的纵向水平滑动,验证了横向钢阻尼器同时具备横桥向减震功能与纵桥向减震功能,且两者互不干涉。双弧形钢T形段采用双斜面或平面设计,且纵向导轨的结构进行相应调整,避免了关键耐磨部件斜面耐磨板的局部挤压破坏。
王伟强陈彦北刘方成张小锋孔令俊庾光忠
关键词:斜拉桥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