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珺

作品数:22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中毒
  • 4篇合酶
  • 3篇蛋白
  • 3篇应激
  • 3篇脂肪
  • 3篇内质网
  • 3篇内质网应激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转录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聚合酶
  • 3篇非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NASH
  • 3篇COX-2
  • 3篇MMP-2
  • 2篇蛋白酶
  • 2篇凋亡

机构

  • 17篇哈尔滨医科大...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作者

  • 22篇刘晓珺
  • 11篇杜雅菊
  • 7篇沈滨
  • 4篇邓颖
  • 3篇孙辉
  • 3篇王新春
  • 3篇刘北彦
  • 2篇王凤平
  • 2篇金英敏
  • 2篇孔俊英
  • 2篇李宝杰
  • 2篇曲波
  • 2篇景慧
  • 1篇宋娟娟
  • 1篇史继学
  • 1篇张新超
  • 1篇张建国
  • 1篇赵磊
  • 1篇陈晰
  • 1篇张会涛

传媒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第五届全国肝...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大鼠脑白质中LINGO-1的动态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LINGO-1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大鼠脑白质中的动态表达变化。方法:选择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后1d、3d、7d、14d、21d、28d组(n=10)。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染毒后各时间点大鼠脑白质髓鞘脱失情况,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观察LINGO-1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对照组LINGO-1表达极低,染毒后1d,LINGO-1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均最为显著,3d时下降接近至对照组水平,在7d时均再次出现上调至21d开始下降,28d时LINGO-1mRNA接近对照组水平,而LINGO-1蛋白略高于对照组。②对照组无脑白质脱髓鞘出现,染毒后7d观察到脑白质轴突髓鞘脱失,直至28d脱髓鞘现象仍在发生。结论:在大鼠发生急性CO中毒后,其脑白质中的LNGO-1即发生上调,并呈现二次上调的规律性改变,且二次上调与脑白质脱髓鞘病变发生时间相关联,提示其与CO中毒后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相关。
徐新兵刘晓珺李吉和王新春兰海波马海静史继学
关键词:急性CO中毒白质脱髓鞘病变LINGO-1
P38MAPK抑制剂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内质网应激反应性凋亡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Caspase12蛋白表达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72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注射D-Gal/LPS)、抑制剂组(D-Gal/LPS+SB203580).按时间点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8只.取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12蛋白;二苯胺法检测细胞凋亡率.SPSS18.0统计分析.结果:抑制组12 h肝功、Caspase12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低于模型组;18 h Caspase12蛋白表达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率高于模型组;模型组12 h出现坏死,抑制组18 h出现坏死.结论:P38MAPK抑制剂SB203580能减少肝衰竭大鼠Caspase12蛋白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率,减轻肝细胞坏死,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刘晓珺刘北彦孔俊英王凤平孙辉谢文媛王宏微沈滨杜雅菊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内质网应激凋亡P38MAPKSB203580
内质网应激与肝脏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内质网应激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自我防御机制,内质网应激时,首先启动生存途径,但是持续的内质网应激将启动细胞凋亡途径.肝细胞内有大量的内质网,许多肝脏疾病均与内质网应激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病、急性肝衰竭、肝癌等,针对内质网应激途径来进行凋亡保护或促进凋亡以寻找新靶点药物来治疗肝脏疾病在理论上成为可能.本文将从内质网应激反应的生存途径、凋亡途径,内质网应激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在肝病干预治疗上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王洪岩刘晓珺杜雅菊赵磊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肝脏疾病发病机制干预治疗
COX-2和MMP-2在大鼠NASH中的作用
通过高脂饮食饲养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动态观测血脂、肝功变化,以及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大鼠肝脏组织的动态表达,探讨COX-2和MMP-2在非酒...
刘晓珺
关键词:环氧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文献传递
Skp2 mRNA及蛋白在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
2008年
目的:研究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ociated protein 2,Skp2)在大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管状腺瘤、15例绒毛状腺瘤、18例混合性腺瘤和2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Skp2的表达情况.结果: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Skp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71±0.34,0.63±0.20 vs 0.34±0.20,P<0.01),而管状腺瘤Skp2 mRNA的相对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Skp2 mRNA的相对含量与管状腺瘤组亦有显著差异(0.71±0.34,0.63±0.20 vs 0.43±0.22,P<0.05);但是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间无显著差异.大肠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及正常组Skp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3/20)、46.7%(7/15)、27.8%(5/18)和5.0%(1/20),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基因及蛋白水平证明,Skp2的阳性表达与大肠腺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可能对大肠腺瘤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刘晓珺杜雅菊沈滨
关键词:大肠腺瘤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化技术
COX-2和MMP-2在实验性大鼠NASH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COX-2和MMP-2在NAS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模型组24只,饲以高脂饲料(10%猪油、2%胆固醇、0.5%胆酸钠、87.5%基础饲料);正常对照组6 只,...
刘晓珺杜雅菊沈滨
文献传递
右心功能与容量负荷被引量:1
2018年
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现代治疗方法的创新,使得心脏疾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也日益增长。尽管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病死率仍旧较高[1]。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中有3%-9%为右心功能不全所致[2],急性右心衰竭的院内病死率为5%~17%,是心肺疾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3]。
刘晓珺张新超邓颖
关键词:右心功能容量管理低血容量超声心动图
端粒酶逆转录酶和生存素在结直肠癌患者粪中表达及意义
2006年
近年研究表明,粪便中肿瘤相关基因的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和生存素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我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PCR技术检测了hTERT、生存素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及其基因在粪中扩增情况。
杜雅菊李宝杰刘晓珺金英敏曲波
关键词:端粒酶逆转录酶生存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肿瘤相关基因HTERT
乌司他丁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生理盐水处理组(模型组)及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乌司他丁组大鼠腹腔内注射含乌司他丁(4×104IU/kg)的生理盐水2 mL,于第8周处死大鼠,取肝组织用于病理组织学观察及脂肪沉积评价;取血备于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ALT及AS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证实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成功。乌司他丁治疗组大鼠血清TG、TC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血清ALT及AST水平介于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ALT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AST值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光镜下观察乌司他丁治疗组肝细胞脂肪变较模型组轻。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控制高脂饲养大鼠血脂升高,保护肝脏功能,从而抑制NAFL的形成。
刘晓珺沈滨
关键词:乌司他丁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
RT-PCR寻找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早期分子标记物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求大肠癌患者早期诊断的外周血分子标记物,为大肠癌临床筛查提供早期、可靠、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RT-PCR检测28例大肠癌、8例腺瘤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8例腺瘤轻度不典型增生、11例炎性息肉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中CK-20,GST-π,hTERT,survivin及 skp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腺瘤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瘤轻度不典型增生、炎性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hTERT mR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82.1%(23/28)、87.5%(7/8)、27.8%(5/11)、 9.1%(1/11)、10%(1/10),大肠癌组及腺瘤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别显著 (P<0.05);survivin mRNA在大肠癌、腺瘤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腺瘤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的阳性率分别是64.2%(18/28)、50%(4/8)、 11.1%(2/18),炎性息肉组及正常组未见表达, 大肠癌组与腺瘤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无差别, 与腺瘤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炎性息肉及正常组之间差别显著(P<0.05);而CK-20,GST-π, skp2 mRNA在各组之间表达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hTERT, survivin mRNA的表达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有意义,可望成为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
杜雅菊刘晓珺金英敏曲波李宝杰
关键词:RT-PCR分子标记物外周血大肠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