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晨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烧伤
  • 3篇封闭敷料
  • 3篇敷料
  • 3篇创面
  • 2篇肉芽
  • 2篇肉芽组织
  • 2篇皮肤移植
  • 2篇自体
  • 2篇自体微粒皮
  • 2篇微粒皮
  • 2篇细胞
  • 2篇难愈性
  • 2篇难愈性创面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新型敷料
  • 1篇血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诱导

机构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刘晨
  • 6篇周小茜
  • 6篇王煜
  • 6篇张丽
  • 3篇王梅
  • 2篇高淑萍
  • 1篇凡孝菊
  • 1篇鲁美茹
  • 1篇邓旭东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创面保湿”理论的新型敷料在烧伤后残余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治疗有一定的困难,肉芽组织苍老、水肿,反复溃破,换药难以愈合,甚至糜烂融合成片,治疗较困难[1-2]。目前相关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均欠佳。早期正确处理创面是预防残余创面发生的关键。近年,我们在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步探索基于“创面保湿”理论的新型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方法。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将收治的30例120处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采用新型敷料处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王梅任军勃周小茜张丽安鸿肇刘晨王煜肖厚安
关键词:封闭敷料
利用组织工程双层皮肤修复糖尿病溃疡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双层皮肤修复糖尿病溃疡的效果。方法利用同种异体的皮肤表皮细胞和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作为表皮和真皮的种子细胞制备组织工程双层皮肤,选取已制备的溃疡面积相当的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临床选取26例溃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分别将制备的皮肤用于动物模型和用于临床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同时控制血糖,对溃疡进行清创处理,以制备的组织工程双层皮肤覆盖创面,行常规护理;对动物模型的创面愈合情况和临床创面愈合效果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动物实验中,实验组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6 d,实验组与对照组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178,P>0.05,方差齐,t=-10.919,P<0.05);移植4周时,实验组愈合率为60%,对照组10例均未完全愈合,愈合率为0,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1,P<0.05)。临床试验中,移植6周时,试验组愈合率为84.6%;对照组愈合率为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试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43.25 d,对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76.69 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缩短了约33 d,对照组的愈合速率较试验组明显缓慢,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差齐性检验结果,χ2=16.971,P<0.05,方差不齐,χ2=7.649,P<0.05)。结论应用组织工程双层皮肤修复糖尿病足溃疡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肖厚安凡孝菊周小茜鲁美茹张丽安鸿肇刘晨王煜高淑萍
关键词:糖尿病溃疡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动物实验
白藜芦醇在烧伤血清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在烧伤血清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凋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1)取5只SD大鼠背部于95℃热水浴18 s制成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伤后24 h制备烧伤大鼠血清;另取5只SD大鼠不做处理,制备正常大鼠血清。(2)体外组织块法培养大鼠PMVEC,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细胞。取第3代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接种6孔板和12孔板,各板均分为3组(每组设3个复孔):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白藜芦醇组。白藜芦醇在烧伤血清刺激前2 h加入(浓度20μmol/L)。(3)采用铺明胶的Transwell培养细胞后,酶联免疫吸咐法检测单层细胞通透性;采用吖啶橙-溴化乙啶法检测PMVEC的凋亡;RT-PCR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以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1)原代培养细胞生长较慢,呈铺路石样生长;传代后细胞呈均匀分布生长。细胞凝血因子Ⅷ阳性表达率为(97±3)%,鉴定为PMVEC。(2)培养24 h后,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白藜芦醇组中细胞通透性分别为(87±16)、(220±11)、(131±11)ng/m L(F=207.40,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2±2.3)%、(22.3±3.7)%、(11.7±2.3)%(F=69.07,P<0.05)。与对照组比较,烧伤血清组单分子层通透性、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18.76、10.75,P值均小于0.05);烧伤血清+白藜芦醇组内皮细胞单分子层通透性、细胞凋亡率较烧伤血清组明显减少(t值分别为6.21、5.47,P值均小于0.05)。(3)培养24 h后,对照组,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白藜芦醇组TNF-α以及IL-1β的mRNA水平分别为1.0±0.1、3.8±1.3、1.6±0.7(F=22.47,P<0.05);1.0±0.1、3.3±1.5、1.7±0.4(F=13.01,P<0.05);SIRT1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0±0.3、2.8±0.5、3.7±0.6(F=69.99,P<0.05);1.0±0.2、3.3±0.5、1.9±0.6(F=28.78,P<0.05);与对照组比
肖厚安周小茜张丽安鸿肇刘晨王煜寇谦邓旭东贾赤宇
关键词:烧伤内皮细胞细胞凋亡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难愈性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0
2019年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对难愈性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难愈性创面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VSD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VSD治疗,即在常规VSD治疗基础上增加银离子敷料覆盖创面。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敷料维持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创面细菌感染率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acale, 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35/38)和73.68%(28/3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辅料维持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创面的细菌感染率分别为5.26%(2/38)和21.05%(8/3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VSD基础上增用银离子敷料可显著提高难愈性烧伤创面的疗效,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更换敷料的次数,从而降低创面细菌的感染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安鸿肇王煜周小茜张丽刘晨肖厚安
关键词:烧伤创面难愈性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
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98例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微粒皮移植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98例早期去除坏死组织,使创面清洁,肉芽组织形成后行自体微粒皮移植。微粒皮取皮面积:各种慢性创面受区∶供区为4∶1~3∶1。植皮区用保湿敷料(莫匹罗星软膏+国产含麻油类不同烧伤外用中药油、膏剂等混合制成油纱)覆盖,术后3~6 d首次换药。结果:17例患者未能一次封闭全部创面,用同样方法行二次补充移植封闭创面外,其余81例,均一次植皮封闭创面。术后经半年至5年随访,皮肤愈合质量良好,瘢痕增生较轻,部分病例愈合皮肤质地柔软,牵拉延伸度接近于正常皮肤。结论:将自体微粒皮直接移植于难愈性创面经前期处理所形成的肉芽创面上,覆盖保湿敷料,是修复难愈性创面一种有效方法。
肖厚安王梅周小茜任军勃张丽安鸿肇刘晨王煜
关键词:封闭敷料肉芽组织
自体微粒皮在深度烧伤患者肉芽创面移植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探讨肉芽创面上直接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封闭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对深度烧伤患者22例,创面坏死组织薄化处理后,形成鲜红色的肉芽创面,将自体微粒皮直接移植于肉芽创面并用保湿敷料覆盖。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植皮后3-6周全部愈合,4例植皮后未能全部封闭创面,用同样方法行二次植皮封闭创面。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至3年,外观效果令人满意,无严重瘢痕挛缩。结论:深度烧伤肉芽创面上可以直接行自体微粒皮移植,而且非常容易成活,瘢痕增生不明显。
肖厚安任军勃王梅周小茜张丽安鸿肇刘晨王煜高淑萍
关键词:封闭敷料肉芽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