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梦娇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药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氟苯尼考
  • 4篇磷脂
  • 4篇磷脂复合物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在家
  • 2篇外翻肠囊
  • 2篇微晶
  • 2篇微晶体
  • 2篇小肠吸收
  • 2篇家兔
  • 2篇肠吸收
  • 2篇促孕灌注液
  • 1篇动力学
  • 1篇对乙酰氨基酚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药动学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乙酰氨基酚

机构

  • 1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2篇刘梦娇
  • 12篇符华林
  • 8篇卢朝成
  • 8篇张艳丽
  • 6篇周涛
  • 5篇金超
  • 5篇周建瑜
  • 5篇曹航
  • 4篇张伟
  • 4篇刘梦喜
  • 3篇罗莉
  • 2篇舒刚
  • 2篇范巧佳
  • 1篇费文波
  • 1篇程妍
  • 1篇李锐
  • 1篇宋婷
  • 1篇何燕飞
  • 1篇付强
  • 1篇吴文彬

传媒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成药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孕原位凝胶灌注液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被引量:3
2014年
以泊洛沙姆407(P407)和188(P188)为载体材料,采用冷溶法将促孕灌注液制成原位凝胶,考察了P407和P188浓度、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浓度(HPMC)、海藻酸钠浓度及促孕灌注液对胶凝温度的影响,研究了体外溶蚀、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表明,P407浓度为18%(w)、P188浓度为7.5%(w)、HPMC浓度为0.3%(w)时,凝胶平均胶凝温度为27.9℃,6 h内平均体外累积溶蚀度和药物累积释放度分别为92.11%和95.42%,凝胶中的药物成分主要通过溶蚀方式释放,药物释放符合零级释药方程.
卢朝成符华林周涛张艳丽刘梦娇金超曹航罗莉
关键词:促孕灌注液原位凝胶体外释放淫羊藿苷
妥曲珠利微晶体的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反溶剂法制备妥曲珠利微晶体,利用显微镜观察妥曲珠利微晶体与妥曲珠利原药显微特征差异,并在25℃条件下测定两者体外溶出速率差异。将12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按药物剂量10mg/kg灌胃,单剂量给药,采用HPLC检测血药浓度;用DAS2.0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妥曲珠利微晶体,微晶体与原药的显微特征差异明显,体外溶出速率明显加快;家兔单剂量灌胃妥曲珠利和微晶体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8.925±0.360)mg/L和(12.510±0.525)mg/L,tmax均为24h,AUC(0-∞)分别为(411.605±20.918)mg/(L·h)和(578.650±11.664)mg/(L·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0.6%,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结果表明,HPLC法适用于妥曲珠利血浆浓度的测定;妥曲珠利微晶体与妥曲珠利原药相比,体内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有较大的提高。
卢朝成符华林张伟金超周涛刘梦娇张艳丽曹航罗莉
关键词:妥曲珠利微晶体家兔药代动力学
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AP–S)进入动物机体后能很快分解成对乙酰氨基酚(APAP)。为探明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家兔体内的动力学特征,先建立检测APAP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再将6只家兔分别单剂量肌肉注射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采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家兔体内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用DAS2.0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给家兔单剂量注射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后,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95.44±1.42)mg/L,tmax为0.25 h,AUC(0–∞)为(84.08±7.02)mg/L·h。综合分析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在动物体内可迅速转化为对乙酰氨基酚,药物达峰时间短,发挥药效快。
金超程妍符华林蒋公建舒刚刘梦娇周建瑜戴玉娇
关键词:家兔对乙酰氨基酚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对氟苯尼考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并用平衡法测定氟苯尼考及其磷脂复合物的溶解度和脂水分配系数,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氟苯尼考及其磷脂复合物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同时采用大鼠单向在体肠灌流法重点考察氟苯尼考及其磷脂复合...
符华林刘梦娇刘梦喜凡国庆
关键词: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
文献传递
内部沸腾法提取槐米中的芦丁及其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采用内部沸腾法提取槐米中的芦丁,并对其提取过程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研究。方法内部沸腾法提取槐米中的芦丁,通过单因素实验进行优化,并计算提取过程中的传质系数k,活化能及热力学函数ΔH,ΔS和ΔG。结果当乙醇体积分数为80%,解吸液料比为2.4 m L/g,解吸时间为30 min,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为10%,提取液料比为16 m L/g,提取温度为80℃-90℃,芦丁内部沸腾法提取过程在200 s内完成,提取速率比乙醇回流法快24倍;内部沸腾法提取过程的传质系数k在0.004 9-0.006 9 s-1,大于乙醇回流提取的7.00×10-4s-1;提取过程的活化能和热力学参数,ΔE为35.65 k J/mol,ΔH为168.05 k J/mol,ΔS为481.33 J/(mol·K),ΔG为-4.34 k J/mol(85℃)。结论内部沸腾法的提取过程是吸热熵增加的过程,ΔG小于零,为自发过程。
张艳丽符华林卢朝成刘梦娇周建瑜范巧佳
关键词:芦丁动力学热力学
HPMC修饰的氟苯尼考微晶体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制备氟苯尼考微晶体,提高氟苯尼考的溶解度,以促进吸收并增加其生物利用度。方法使用改良溶剂反溶剂法制备羟丙甲纤维素(HPMC)修饰的氟苯尼考微晶体,通过正交优化得到最佳制备工艺。考察其形态学、体外溶解性质、稳定性,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其晶型变化。结果反溶剂为水、溶剂为丙酮、温度为4℃、HPMC为4 mg·m L-1时,制备的微晶体最大饱和溶解度为3.13 mg·m L-1,溶解速度明显增加;原药和微晶体在形态学上差异较大且微晶体粒的径明显小于原药,二者对高温、高湿、强光均稳定;DSC和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药物晶型从两种转变成了一种。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HPMC修饰的氟苯尼考微晶体明显增加了氟苯尼考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性质稳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曹航符华林何燕飞张伟卢朝成刘梦娇张艳丽
关键词:氟苯尼考羟丙甲纤维素微晶体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法
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对氟苯尼考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并用平衡法测定氟苯尼考及其磷脂复合物的溶解度和脂水分配系数,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氟苯尼考及其磷脂复合物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同时采用大鼠单向在体肠灌流法重点考察氟苯尼考及其磷脂复合...
符华林刘梦娇刘梦喜凡国庆
关键词:溶解度吸收率
文献传递
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优化,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以氟苯尼考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优制备工艺,考察了药物与磷脂的投料比、药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这4个因素对磷脂复合物形成的影响,并利用UV、IR、显微镜等分析技术对复合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确定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药物与磷脂的比例为1:2,在45℃条件下反应2h,该工艺条件得到的磷脂复合物复合率为95%。结论 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受药物与磷脂的投料比、药物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大,反应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且复合物在形成过程中并未发生化学变化,但与单纯的物理混合物有本质的区别。
刘梦喜符华林费文波宋婷周涛刘梦娇卢朝成吴文彬张艳丽周建瑜
关键词: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双波长法
氟苯尼考与其磷脂复合物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差异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氟苯尼考及其磷脂复合物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情况。【方法】采用平衡法测定氟苯尼考及其磷脂复合物的溶解度和脂水分配系数,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氟苯尼考及其磷脂复合物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同时采用单向在体肠灌流法重点考察氟苯尼考及其磷脂复合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的吸收差异。【结果】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较氟苯尼考原药的溶解度提高了36.14%,脂水分配系数降低了47.62%,且在大鼠小肠各段的促进吸收率大小表现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在十二指肠的表观吸收系数(P_(app))、有效渗透系数(P_(eff))和吸收速率常数(K_a)较氟苯尼考原药分别增加了121.93%,109.48%和90.83%。【结论】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可以促进氟苯尼考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
凡国庆刘梦娇符华林刘梦喜李锐尹戴平
关键词:氟苯尼考磷脂复合物
响应面法优化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促孕灌注液总黄酮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煎醇沉法制备促孕灌注液,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的中心组合设计,考察液(mL)料(g)比(下同)、煎煮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泡时间为10min,液料比为15∶1,煎煮时间为30min,提取次数为3次。选择对总黄酮得率影响明显的液料比、煎煮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试验,得到总黄酮最优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7.5∶1,煎煮38min,提取3次。在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促孕灌注液总黄酮的理论得率为14.082mg/g,实测得率为14.193mg/g,二者误差较小。【结论】优化得到了促孕灌注液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该工艺稳定、重复性好、总黄酮得率高。
卢朝成符华林范巧佳张伟舒刚周涛张艳丽刘梦娇
关键词:促孕灌注液总黄酮响应面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