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快速液体培养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其假阳性的情况及原因。方法对93例呼吸道标本进行MP快速液体培养,培养液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核酸,同时测定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93例检测标本中,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阳性16例,检出率是17.2%(16/93);FQ-PCR法阳性10例,检出率10.7%(10/93);血清学检测阳性22例,检出率23.6%(22/93)。3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快速液体培养法干扰因素多,影响其特异性;结果判断时结合显微镜检查,排除细菌或真菌等导致的假阳性,其特异性可达到与血清学及FQ-PCR法一致水平。
- 袁应华刘瑾成洁朱敏孙奋勇罗兰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聚合酶链反应血清学检测
- 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变迁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谱变化趋势,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本院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临床送检的痰、尿、血、创面分泌物等标本,对分离得到的细菌采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卡和药敏卡,根据微量稀释法所测MIC值以判定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按NCCLS2003标准判断。结果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是本院治疗革兰氏阴性菌较有效的药物: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舒普深、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妥布霉素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最近两年对各种抗生素耐药性上升明显,ICU出现较多多重耐药菌株。结论临床医生要及时掌握临床上细菌耐药谱的变化,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崔艳芳朱敏刘瑾成洁袁应华于永春
-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性
- 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检测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性能验证
- 2023年
- 目的 对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检测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进行临床分析性能验证。方法 依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492-2016及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相关文件要求,对实验室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检测sST2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进行评价。结果 sST2的高低两水平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3.48%和1.62%,实验室总精密度分别为4.19%和1.47%,两校准品偏倚分别为-1.95%和-0.40%,精密度与正确度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在分析测量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8),参考区间验证R=100%验证通过。结论 sST2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适于临床样本分析。
- 左蒙易婉婉刘瑾白威峰吕中伟柴丽
- 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血清中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含量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建立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ID-UPLC-MSMS)同时测定血清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方法,以满足临床检测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的需要。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19年8月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血清样本并通过萃取法提取脂溶性维生素,采用ID-UPLC-MSMS进行检测,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相关文件,对该方法进行性能验证。结果提出并成功验证了ID-UPLC-MSMS快速检测血清中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的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维生素A(VA):25~2500μg/L,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2~200μg/L,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2~200μg/L,维生素E(VE):0.25~50 mg/L,维生素K1(VK1):0.1~20μg/L。5种分析物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标准偏差均在±15%以内,25(OH)D2和25(OH)D3标准品测试结果的正确度为96.44%~102.37%。结论采用ID-UPLC-MSMS法同时测定5种脂溶性维生素,方法学性能满意,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临床样本分析。
- 易婉婉史秋园陈从艳袁芳吕中伟刘瑾
- 关键词:维生素类串联质谱法
-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辐射剂量预测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全身辐射剂量代谢的影响因素, 为辐射防护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至9月于3家三甲医院住院的72例DTC术后患者[男性27例、女性45例, 年龄15~75(42.79±14.23)岁]的临床资料, 其中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3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4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5例。根据服用^(131)I后48 h全身辐射剂量是否达到安全标准将患者分为安全组(48 h全身辐射剂量≤23.30 μSv/h)和危险组(48 h全身辐射剂量>23.30 μSv/h), 比较各因素对全身辐射剂量代谢的影响。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各单因素及多因素联合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评估其最佳临界值及诊断效能。结果危险组和安全组比较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甲状腺2 h摄碘率(t=-2.56, P=0.01)、24 h摄碘率(Z=-2.07, P=0.0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Z=-2.83, P=0.01)、游离甲状腺素(Z=-2.70, P=0.01)、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χ^(2)=6.80 , P=0.01)、甲状腺超声提示是否存在甲状腺残留组织(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3)等6个指标显著影响了^(131)I治疗DTC术后患者的全身辐射剂量代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24 h摄碘率[OR=1.27 (95%CI:1.03~1.57)]和Tg水平[OR=2.51 (95%CI:1.21~5.20)]对全身辐射剂量代谢有影响(P=0.03、0.01), 24 h摄碘率和Tg水平越高的患者其48 h全身辐射剂量达到安全水平的可能性越低。24 h摄碘率+Tg水平(联合指标)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 (95%CI:0.65~0.87)、灵敏度为94.87%、特异度为46.88%、最佳临界值为-0.71。结论 24 h摄碘率和Tg水平是^(131)I治疗DTC术后患者全身辐射剂量代�
- 易婉婉袁雪宇蔡海东刘瑾张倩范素云吕中伟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疗法
- 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试验评估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凝血状态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了解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和常规凝血试验(CCT)在评价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凝血功能和预测血栓发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128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和147例结肠息肉患者(结肠息肉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TEG[指标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块形成速率(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和凝血综合指数(CI)]、CCT[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计数检测,观察各组凝血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评估结肠癌患者和结肠息肉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性能。结果有67.19%的结肠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有34.69%的结肠息肉患者存在凝血异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肠癌组R、K、PT、APTT、TT、PLT计数明显降低(P<0.01),α角、MA、CI、Fib、DD明显升高(P<0.01)。与结肠息肉组比较,结肠癌组R、K、APTT、TT、PLT计数明显降低(P<0.05),α角、CI、Fib、DD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肠息肉组MA和CI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T对结肠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评估价值较好,曲线下面积为0.863,敏感性为68.8%,特异性为92.3%;TEG评价结肠息肉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价值较好,曲线下面积为0.726,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61.5%。结论TEG和CCT在凝血功能评估中可相互补充,不可相互取代,在结肠癌、结肠息肉患者凝血状态监测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谢媛易婉婉史秋园吕中伟刘瑾
-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计数结肠癌结肠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