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璐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普通话
  • 2篇汉语
  • 2篇汉语普通话
  • 1篇单焦点
  • 1篇递归
  • 1篇对焦
  • 1篇对焦点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需求
  • 1篇叙事
  • 1篇言语产出
  • 1篇遗产
  • 1篇音高
  • 1篇韵律短语
  • 1篇征用
  • 1篇正确率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生活叙事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听证

机构

  • 7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法兰克福大学

作者

  • 7篇刘璐
  • 1篇王蓓
  • 1篇张夏夏

传媒

  • 1篇声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句法结构对焦点范围的限定作用——汉语普通话单焦点和双焦点对比研究
本论文主要关注的是句法结构如何限制焦点后压缩的范围,对单焦点和双焦点进行了对比。并进一步通过焦点后压缩的范围分析句法-韵律之间的界面问题,探究焦点结构和韵律结构的交互作用方式。第一个实验主要考查句法边界如何影响焦点的实现...
刘璐
关键词:递归
文献传递
城市老年人相对剥夺感及其成因研究以北京市安慧里社区为例
相对剥夺感是现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个人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主观感受。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也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如果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相对剥夺感和不满情绪...
刘璐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相对剥夺感心理需求社会保障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基于生活叙事的初中口头作文教学设计研究
口头作文对学生写作和健全成长具有特别意义,但有关研究较为薄弱。本论文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对实习班级的作文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后发现,现今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学生写作素材匮乏,只是啃别人啃烂的馒头;第二,学生...
刘璐
关键词:作文教学口头作文教学生活叙事
文献传递
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保护举例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迅速展开,北京、上海、广州等超级大都市似乎在一夜之间崛起。它们利用自身不同的地理优势、人文资源加速发展,但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强势文化不断注入,人们对于本国...
刘璐
关键词:现代建筑文化遗产城市记忆
文献传递
影响朗读中句间停顿的因素
停顿可以标记信息组块,体现话语节奏,还可以反映言语产出的计划时间,对研究认知加工具有重要意义,是语音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自然语言处理中面临的一个难题。语音学的系列研究都显示,说话人在朗读前会有粗略计划(roug...
刘璐
关键词:停顿朗读言语产出
文献传递
农村土地征用听证制度研究
土地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而其中的农地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我国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目前存在着土地征用范围不够明确、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程序不够规范等缺陷,使被征用土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屡屡被侵犯,失地农民大量增多,而生活却得不...
刘璐
关键词:法律规制公众参与权益保护
汉语普通话中双焦点的产出及其感知被引量:3
2019年
以往的研究发现双焦点句中第一个焦点后往往缺少音高压缩。这一现象是否与两个焦点间的音节数有关?实验控制了焦点词的位置和句子长度两个因素,发现双焦点句中两个焦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独立性表现为每个焦点有各自的实现范围,其音高升高和时长延长都和所对应的单焦点的条件接近;依存性表现为两个焦点可以在同一个语调短语内共存。第一个焦点后因为有了韵律短语边界而缺少音高压缩,而与两个焦点间的音节数没有直接关系。感知实验的结果显示:双焦点的辨认正确率显著低于句首单焦点。这主要因为同时判别两个焦点的难度比较高。如果只要求听音人关注第一个焦点,其辨认率明显提高,且与句首单焦点的判断正确率无显著差异。可见,在双焦点句中,句首和句末焦点的判断有不对称性。音高和时长的增加可以保证句首焦点的正确感知,但不能保证句末焦点的正确感知。总体来说,两个焦点中句首焦点在感知上有更高的突显度。
王蓓刘璐张夏夏Caroline Féry
关键词:汉语普通话感知韵律短语正确率音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