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经富

作品数:2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7篇陈寅恪
  • 6篇陈三立
  • 5篇陈宝箴
  • 4篇诗文
  • 4篇客家
  • 3篇世家
  • 3篇文化世家
  • 3篇钩沉
  • 3篇陈姓
  • 2篇学术
  • 2篇移民
  • 2篇移民群体
  • 2篇同治
  • 2篇棚民
  • 2篇龙榆生
  • 2篇客家人
  • 2篇客家移民
  • 2篇家族
  • 1篇待遇
  • 1篇读音

机构

  • 24篇南昌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刘经富
  • 1篇刘克敌

传媒

  • 4篇南昌大学学报...
  • 3篇文献
  • 3篇文史知识
  • 3篇客家研究辑刊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古籍整理研究...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北方论丛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清史研究
  • 1篇中国文化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陈寅恪研究到义宁陈氏文化世家研究——25年来“陈学”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3
2007年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兴起了陈寅恪研究,但影响未能超出学界太远。90年代,出现了持续甚久的“陈寅恪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他的人格、思想不仅为学术界?文化界大多数人所认可?赞颂,而且由书斋走向大众,陈氏家族研究也开始受到“陈学”界广泛的关注。进入21世纪后,“陈寅恪热”有所降温,学界开始理智冷静地研究陈寅恪,并加强了陈氏家族研究的分量,出现了陈寅恪研究与陈氏家族研究并重的局面。20多年来“陈学”研究表明,“陈学”有着多方面的课题价值,值得学界以“预流”的眼光介入。
刘经富
陈三立集外诗文钩沉被引量:1
2011年
作为近代一位重要的诗文巨匠,陈三立一生留下的文字数量巨大。他的重要作品,已收入《散原精舍诗文集》,当无疑义。但由于他成名甚早,且寿高德广,各方应酬极多,故未入集的诗文数量仍不在少数。这些集外诗文,对深入了解陈三立的文风诗艺、生平经历、人事关系仍有价值,值得我们予以挖掘、整理和研究。
刘经富
关键词:陈三立钩沉
晚清贡士、进士不分的原因——以陈三立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修水县人。他于光绪八年壬午(1882)中举后,于九年癸未、十二年丙戌、十五年己丑三次进京考进士。对此,蒋天枢先生所著《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的“前记”之“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条”云:“先生父三立成进士,授吏部主事。”
刘经富
关键词:陈三立进士贡士晚清陈寅恪蒋天枢
陈寅恪与中研院史语所
2017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化学术界兴起"陈寅恪热"后,陈寅恪在大学任教的经历广为人知,但其学术生平的另一面——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兼历史组主任的事迹却被大学教授声名所掩没。近些年发现的相关资料表明,陈寅恪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声誉,颇得力于史语所提供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平台,陈寅恪则以学术带头人的旗帜作用和丰厚的学术成果回报史语所。史语所是中国近现代新史学的重镇,作为该所重要成员,陈寅恪在史语所所起的作用之大,正如劳干先生评价的那样:"史语所的历史部分在陈寅恪先生以历史学先进、以谨严渊博的方法领导之下,影响尤深"。因此,深入研究陈寅恪与史语所的相互关系,就有着关乎我国近现代史学整体面貌进程的意义价值,而不仅仅为陈寅恪个人学术生平的挖掘、考释。
刘经富陈新宇
关键词:陈寅恪傅斯年史语所
陈宝箴集外诗文钩沉续被引量:1
2013年
湖南巡抚陈宝箴是晚清有影响的封疆大吏。200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陈宝箴集》。几年来,未入集的陈宝箴遗诗遗文若干篇又被搜集,并予以整理。这批陈宝箴遗诗遗文提供了了解陈宝箴生平经历、人事关系的新材料,具有较高的文献资料价值。两首五言古诗展示了陈宝箴作诗的功力;郭嵩焘挽联概括了郭嵩焘忧国忧民、为天下先的识见气度;谢委署湖北布政使折有助于考证陈宝箴两次代理湖北布政使的原因、时间;周堪庚别传歌颂了明朝遗民周堪庚的气节忠义;李必昌寿序帮助我们了解寿序的写法和过去的风俗礼仪。
刘经富
关键词:陈宝箴续补
谈陈寅恪的“恪”字读音被引量:2
2009年
"陈寅恪"名字及"恪"字辈的由来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县人。清雍正末年,陈寅恪的六世祖陈鲲池从福建上杭县来苏乡中都村迁至南昌府义宁州(1913年分为修水、铜鼓两县)泰乡七都竹塅村。一百多年后,迁入义宁州的怀远人(修水、铜鼓客家人的特殊称谓)开始联宗建祠修谱。
刘经富
关键词:陈寅恪读音客家人
朱熹在江西事迹考(之一)被引量:1
2004年
朱熹一生中曾三次穿横江西中部诸县,在沿途留下不少诗文和事迹。利用沿途各县的地方文史,将这些诗文和事迹的本事、源流考证清楚,对江西的朱熹研究以及沿途各县的文物、旅游工作都有一定意义。
刘经富
关键词:诗文事迹
陈宝箴家族分家文书解析被引量:4
2012年
清嘉庆年间,陈宝箴祖父四兄弟分家析产。保存下来的关书,是陈宝箴家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陈家分家析产后,并没有出现多个中心、各奔前程的现象,整个家族仍然围绕家族整体利益运转,可谓分而不散。陈家以此为契机,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呈现出新的面貌。最大的成果,是耕读门风的确立与传承,陈氏家族遂从客家棚民一跃而成为中国近世著名的文化世家之一。关书中关于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经费支持、物质奖励的条款,就成为这份文献最有价值的内容。耕读传家,累世书香,是这个家族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
刘经富
关键词:分家析产
江西义宁州客家陈姓“光远祠”研究
2019年
清康、雍、乾之际,闽西、粤东、赣南毗邻地区四十二个州县的客家人纷纷向赣西北义宁州(今江西修水、铜鼓县)移民。他们在义宁州山区开山垦荒,搭棚栖止,史称“棚民”。康熙末年,迁入义宁州的棚民人口已逾万,但一直入不了籍。雍正三年(1725),官府为解决激烈的土客矛盾,正式设立“怀远都”,作为“附籍”。从此,义宁州的客家移民,有了“怀远人”的特殊称谓。义宁州怀远人的宗族重建肇始于嘉庆年间,此时客家人迁入义宁州已有一百余年。
刘经富
关键词:客家人客家移民嘉庆年间赣西北
陈寅恪关于家族本位思想之分析简论被引量:2
2002年
陈寅恪关于家族本位思想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之核心。作用的观点 ,包括四个方面 :一、在强调中国文化的家族本位特征时 ,在个体的小“家”与作为整体的“家族”之间 ,陈寅恪更重视“家族” ,认为后者对维系民族文化传统起到更关键的作用 ;二、家族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不仅因为其独特的维系文化传统、保存传统文化的作用 ,更是由于其特殊的情感纽带 ,使中国文人可以从中获取可靠的精神资源和人生动力。为此 ,陈寅恪才特别强调出身 ,重视渊源 ;三、家族本位思想 ,由于既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又是构成社会制度框架的基础 ,因此不但适合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 ,在现代中国也未完全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如何对其实行改造利用 ,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课题。四、陈寅悟关于家族文化思想之形成不仅与其家族历史有重要关系 。
刘克敌刘经富
关键词:陈寅恪中国文化家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