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姿
-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空间句法视角的南京城市广场空间探讨被引量:45
- 2010年
- 基于空间句法的原理和方法,在南京老城区空间句法分析的基础之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使用SPSS软件对空间句法的各项参数值和实际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从空间内在逻辑解析广场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肌理的关系,并通过对南京城市广场空间结构、使用情况等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影响广场使用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南京老城区的城市广场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肌理的融合度不够,而广场的空间结构和周边用地性质是影响广场使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优化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的相关建议措施。
- 刘英姿宗跃光
- 关键词:空间句法空间肌理城市广场
- 基于空间句法的南京老城城市形态发展研究
- 南京老城是南京的核心,具有2500多年的城建史,其城市形态不仅体现了山水格局与礼制等级思想的相互结合,也是城建史上不规则形城市的典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南京老城也面临着现代城市建设和历史传承保护的矛盾。因此,南京老城...
- 刘英姿
- 关键词:城市形态空间句法优化设计可持续发展
- AHP和PCA法在村镇发展条件评价中的应用
- 2009年
- 借助SPSS软件,将AHP(层次分析法)和PCA(主成分分析法)应用到村镇发展条件评价中,采用聚类分析对综合评价值进行分组,以安徽省沈巷镇为例,通过对两种方法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比较,分析其在村镇发展条件评价中的适用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 刘英姿
- 关键词:AHP
- 南京中心市区居住用地水系可达性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为探讨水系可达性对城市居住用地分布的影响,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概念和最短路径分析法,在GIS平台上构建了城市居住用地水系可达性模型.借助ArcGIS9.2软件,计算了不同交通等级的最小时间成本,分析了南京中心市区1990年和2008年居住用地的水系可达性时距圈和新增居住用地分布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从1990年到2008年,南京中心市区水系可达性在5min以内的居住用地的比例约降10%,在5—10min之间的增加5.8%,在10~20min之间的增加5.4%,在20~30min之间的没有明显变化;约80%的新增居住用地分布在10min水系可达范围内,说明近20a来,南京中心市区近距离水系可达性居住用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新增居住用地具有明显的亲水性特征.
- 宗跃光刘英姿武鹏
- 关键词:居住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