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志 作品数:7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52例患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将患者分为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和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84例,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68例。结果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与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的年龄(75.23±7.49岁vs 71.42±8.21岁)、甘油三酯(1.59±0.41mmol/L vs 1.41±0.63mmol/L)、血肌酐(82.42±39.27μmol/L vs 70.39±25.76μmol/L)、血尿素氮(7.85±4.31mmol/L vs 6.12±2.49mmol/L)、IL-2(567.32pg/dl±191.53pg/dl vs 501.26±217.74)、IL-6(3.95±2.92pg/dl vs 3.04±2.61pg/dl)和CRP(1.75±1.84mg/dl vs 1.04±2.01mg/dl)相比较高,而FEV_1%(83.42%±24.57%vs 92.15%±19.38%)和FEV_1/FVC(62.91±13.65 vs 70.24±9.42)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FEV_1%(P=0.005)、FEV_1/FVC(P=0.003)、IL-2(P=0.012)和CRP(P=0.009)差异更明显,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2、CRP与肺功能指标FEV_1%和FEV_1/FVC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炎性因子IL-2与肺功能指标FEV_1%(r=-0.391,P=0.000)和FEV_1/FVC(r=-0.571,P=0.000)呈负相关,CRP也与肺功能指标FEV_1%(r=-0.437,P=0.000)和FEV_1/FVC(r=-0.559,P=0.000)呈负相关。结论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康晓平 苏婷婷 刘远志关键词:肺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老年人 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中枢HIV-1载量和变异性增高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中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病毒学特征。方法 40例输血感染HIV-1且处于艾滋病期人群,其中24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者(实验组),16例不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者(对照组)。所有患者都进行外周血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病毒载量检测,并通过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对中枢HIV-1包膜蛋白C2-V5区进行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间血浆HIV-1病毒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脑脊液HIV-1病毒载量明显增高;两组患者间CD4小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与脑脊液病毒载量,以及脑脊液病毒载量与CD4计数均无明显线性相关性;针对中枢HIV-1包膜蛋白C2-V5区序列分析显示,实验组中枢HIV-1病毒变异性明显增加。结论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中枢HIV-1载量和病毒变异性增高。 刘远志 陈兵刚 丁渭 乔录新 赵青霞 吴昊 陈德喜 张玉林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HIV-1 机会性感染 病毒载量 25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气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25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氧代谢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分析我院25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结果 257例患者病情划分为普通型181例(70.4%),重症型38例(14.8%),危重症型38例(14.8%),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两组比较,发现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饱和度(SO2)以及氧合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氧血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的指标,治疗中应密切监测血气分析结果,出现低氧血症应该尽早呼吸支持治疗。 钟蕊 刘远志 于飞 常青 张强 郭彩萍 梁连春 吴昊 李侗曾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 达菲及中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达菲)及中药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5—10月本院收治的18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机分为达菲组、中药组及对照组3组,观察3组在热程、症状持续时间、核酸转阴时间、是否出现肺炎等方面的区别。结果达菲组及中药组的发热时间及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核酸转阴时间及是否出现肺炎方面,3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达菲及中药均可有效缩短发热时间及改善临床症状,超过36 h服用达菲对缩短发热时间及改善临床症状仍有效,但抗病毒效果有限。 窦爱华 李侗曾 刘远志 于飞 欧阳颖 张纯 郭彩萍 吴昊关键词:中药 奥司他韦 甲型H1N1流感 32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心肌酶谱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2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100份外周血样品心肌酶谱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将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在不同病程期间的心肌酶相互比较:肌酸激酶(CK)在病程的4-6 d明显升高(P〈0.05),10-14 d降至正常范围(P〈0.05),大于14 d时较正常值再次升高;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整个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14 d以后尤为明显,但是无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变化不大。结论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各病程期间心肌酶谱呈失衡状态,动态检测各期心肌酶有助于鉴别病情变化。 刘远志 李侗曾 于飞 欧阳颖 张纯 郑俊福 郭彩萍 吴昊关键词:心肌酶 甲型H1N1流感 联合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究联合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选择1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75例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根据NYHA分级,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其中Ⅰ级26例,Ⅱ级43例,Ⅲ级48例,Ⅳ级29例。结果对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心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LT、AS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和CRP,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的BNP进行比较,发现Ⅱ(181.19±48.06)、Ⅲ(279.26±49.45)和Ⅳ级(882.34±388.7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显著高于健康人(54.12±25.87),而且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BNP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级患者(77.14±24.32)与健康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HFEI,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FEI显著高于健康人(0.78±0.42),而且对比Ⅰ(1.58±0.89)、Ⅱ(2.64±1.07)、Ⅲ(4.47±1.39)和Ⅳ级(6.33±1.61)患者HFEI,发现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加重,HFEI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NP和HFEI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和HFEI呈显著正相关(r=0.935,P=0.000);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BNP联合HFEI诊断早期慢性心力衰竭ROC曲线下面积为0.970,结果表明血浆BNP联合HFEI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率高。结论血浆脑钠肽及心力衰竭超声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早期有诊断意义。 康晓平 苏婷婷 刘远志关键词:血浆脑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甲型H1N1流感病例187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主要的临床表现,分析早期症状与发生重症流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10月我院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住院病例187例,符合重症标准的30例(胸部X线片提示肺炎),157例普通型,不包括危重症病例。结果 18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0.61±13.87)岁;男女比例98:89。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发热(90.9%)和咳嗽(78.6%)以及咽部充血(80.2%)和扁桃体肿大(65.2%)。所有患者的症状体征均于15d内消失,平均(5.01±2.39)d。发热持续时间平均(3.56±1.96)d。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平均(5.51±2.29)d。肺炎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出现气促、症状持续时间超过7d。结论甲型H1N1流感临床症状类似季节性流感,多数病例为自限性、轻症病例,出现气促并且症状持续超过7d提示可能为重症病例。 郑俊福 李侗曾 刘远志 于飞 欧阳颖 张纯 郭彩萍 吴昊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肺炎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