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慧敏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头
  • 4篇临床病理
  • 4篇病理
  • 3篇人乳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瘤病毒
  • 3篇宫颈
  • 3篇病理分析
  • 3篇病理学
  • 2篇人乳头瘤
  • 2篇人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瘤
  • 2篇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状
  • 2篇湿疣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子宫颈
  • 2篇外阴
  • 2篇腺癌

机构

  • 6篇大丰市人民医...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常熟市第一人...
  • 1篇常州市中医医...
  • 1篇扬中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单慧敏
  • 3篇龙秀荣
  • 3篇王宏景
  • 3篇耿建祥
  • 3篇赵雪
  • 3篇夏林
  • 2篇陈琳
  • 2篇梅静
  • 2篇杨其六
  • 2篇施启丰
  • 1篇蔡为民
  • 1篇王建红
  • 1篇喻朝霞
  • 1篇陈健
  • 1篇仲玉英
  • 1篇曹佩霞
  • 1篇李东斌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华东地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HPV感染基因型数据库建立的意义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分析华东地区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布及其分型数据库建立的意义。方法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506例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分型检测,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06例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检出HPV感染者456例,总的HPV感染率为90.1%,其中一型感染率为75.9%(384/506),多型感染率为14.3%(72/506)。结论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PV以一型感染为主,多型感染为辅,出现频率最多的型别依次为16、18、33、58、52、31、59、45型,是致宫颈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的主流型别,16型尤其突出,占高危型出现频率的65%(344/529)。HPV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的分型检测,对我国女性宫颈癌的防治、HPV疫苗的研发以及宫颈癌组织HPV感染基因型数据库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夏林王宏景耿建祥龙秀荣喻朝霞梅静李东斌单慧敏赵雪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DA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4例诊断为宫颈MDAC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结果患者年龄38~59岁,临床上大多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水样白带、宫颈肥大、增粗变硬和腹胀。病理特征为腺体增生扭曲,有轻度异型性,浸润宫颈壁深层,纤维组织增生性间质反应。结论子宫颈MDAC少见,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预后差,临床和病理上易被误诊为宫颈其他多种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陈健单慧敏王建红赵海鸥
关键词:宫颈肿瘤微偏腺癌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单慧敏杨其六陈琳
关键词:女(雌)性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1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单慧敏
关键词:肉芽肿
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HPV感染型别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尖锐湿疣(外阴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分布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芯片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322例外阴CA组织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22例外阴CA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279例,HPV感染率为86.65%(279/322),单一型感染率56.52%(182/322),多型感染率30.12%(97/322)。结论 HPV感染与外阴CA的发病密切相关,HPV 11和6型是单一型感染最主流的型别,而11+18、11+16、6+11和6+16型是多型感染最常见型别。基因芯片联合PCR技术适用于临床开展HPV分型诊断,敏感性好、特异性高,对女性外阴CA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疫苗研究意义重大。
单慧敏曹佩霞耿建祥蔡为民施启丰龙秀荣夏林王宏景赵雪
关键词:外阴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HPV感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讨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分布状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芯片结合PCR技术对63例外阴尖锐湿疣、61例阴道尖锐湿疣和65例宫颈尖锐湿疣组织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3例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56例,HPV感染率为88.89%(56/63);61例阴道尖锐湿疣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55例,HPV感染率为90.16%(55/61);65例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62例,HPV感染率为95.39%(62/65)。结论 HPV感染与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的发病密切相关,HPV6和11是主流型别,以外阴尖锐湿疣最为常见。基因芯片结合PCR技术是适合应用于临床行HPV分型诊断的一种方法,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特点。对女性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单慧敏施启丰耿建祥仲玉英梅静龙秀荣夏林王宏景赵雪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外阴子宫颈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0例原发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复习,重新阅片确诊。结果: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18~56岁,平均42.2岁。形态特征:癌灶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边界不清,灰白色,质较硬,直径约为0.3~1.0cm,癌组织有纤维血管轴心的复杂分支乳头状结构及毛玻璃核、核内假包涵体、核沟,纤维间质反应及砂粒体。结论:对甲状腺组织标本应仔细观察,书页状切开并多取材,可以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
单慧敏陈琳杨其六
关键词:甲状腺癌隐匿性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