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云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出血
  • 4篇基底
  • 4篇基底节
  • 4篇基底节区
  • 4篇高血压
  • 3篇脑出血
  • 3篇基底节区脑出...
  • 2篇血压
  • 2篇血肿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易经
  • 2篇清除术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颅内

机构

  • 5篇常州市第一人...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叶云
  • 5篇马涛
  • 4篇官卫
  • 4篇杨常春
  • 4篇刘春波
  • 2篇王强
  • 1篇彭亚
  • 1篇陈荣华
  • 1篇施益民
  • 1篇周建军
  • 1篇王穗暖
  • 1篇宣井岗
  • 1篇支枫
  • 1篇秦华平

传媒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未脑疝患者前瞻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个性化治疗方案. 方法:采用前瞻对照研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8例未发生脑疝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24例采用经额定向穿刺...
官卫王强马涛杨常春刘春波叶云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评价
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因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患者34例,分析感染因素,总结预防措施,实施舍理治疗。结果:33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脑干功能衰竭合并脑出血死亡,治愈率为97.1%;结论:实施正确的预防措施,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才能保证临床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
叶云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
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8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4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诊治资料,计算其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并将脑外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患者与未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患者做比较,分析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脑外伤患者中共有17例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率为35.42%。17例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患者与31例未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患者相比,蛛网膜下腔出血率与首次CT检查时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首次CT检查时间长是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避免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临床上应当加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监控和防治力度,并注意复查头颅CT。
叶云
关键词:脑外伤进展性出血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CT
简易经额部入路定向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初步经验被引量:19
2015年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基底节区是该病最好发的部位,占60%~65%[1]。由于基底节区出血位置深、毗邻重要结构,常规开颅手术不可避免对正常脑组织有一定影响,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因其微创的特点为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所接受。立体定向和神经导航辅助穿刺血肿准确性虽高,但需要术前重新进行头颅CT定位扫描,对于不能配合的患者难以完成,也不适合夜间急诊手术。为此,我们根据立体定向的原理,摸索出一种简易的定向穿刺技术并应用于2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效果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官卫杨常春刘春波叶云马涛秦华平周建军施益民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穿刺术高血压脑出血脑出血患者入路
术后结合替莫唑胺对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miR-181b及miR-497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结合替莫唑胺对血清mi R-181b及mi R-49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76例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8例)采用司莫司汀方法治疗,B组(38例)采用司莫司汀联合替莫唑胺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1、2、3年生存率,Karnofsky评分。同时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样本,以检测mi R-181b及mi R-497表达的变化。结果:B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位生存期以及术后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术后的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血清mi R-181b浓度明显提高[术后(162.34±51.79)fmol/L vs.术前(91.37±40.41)fmol/L,P<0.05];术后血清mi R-497明显提高[术后(166.23±53.68)fmol/L vs.术前(88.36±36.72)fmol/L,P<0.05]。结论:术后结合替莫唑胺能够提高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mi R-181b及mi R-497的表达,延长患者生存期。
叶云支枫马涛
关键词:替莫唑胺神经胶质瘤
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 比较穿刺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 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8例未脑疝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并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24例采用经额定向穿刺引流术(穿刺组),44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的病死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良好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侧别、血肿量、术前意识状态及手术时机等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穿刺组较开颅组手术时间短[分别为(42.3 ±11.3)min、(172.2±45.3) min,P<0.001];术后并发症少(分别为16.7%、52.3%),其中局灶性脑梗死(分别为0%、22.7%)、肺部感染(分别为16.7%、45.0%)及气管切开率(分别为4.2%、40.9%)穿刺组均明显低于开颅组(均P<0.05);术区再出血(分别为4.2%、15.9%)及术后1个月内的病死率(分别为0%、13.6%)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ADL的良好率穿刺组高于开颅组(分别为95.8%、68.2%,P<0.01).结论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尚未脑疝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可考虑将穿刺引流术作为首选术式,开颅血肿清除术作为治疗穿刺术后再出血患者的补救手术.
官卫王强马涛杨常春刘春波叶云
关键词:基底神经节开颅血肿清除术
首次DSA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及策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首次DSA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9例首次DSA阴性的自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中21例予保守治疗,均治愈出院;经再次DSA,头颅MRI或MRA检查及手术探查后发现阳性结果8例,其中经开颅手术或血管介入治疗后好转6例,伴有脑神经功能损害1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首次DSA阴性的自发性SAH的患者,其病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在诊治过程中应予足够重视,有条件应复查头颅MRI或MRA以及再次DSA。
叶云王穗暖宣井岗彭亚陈荣华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SA
简易经额定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简易经额定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自2012年10月~2015年6月采用简易经额定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37例,总结分析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合并脑疝7例(19%),超早期手术13例(35%);术中平均血肿抽吸率为32%(10%~65%),血肿部分抽吸后见脑皮质塌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其中再出血率5%;术后30 d内的死亡率为0,术后6个月的预后良好率为92%(ADL Ⅰ~Ⅲ级)。结论简易经额定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简单实用,适应证广,安全有效;而把握好手术时机和注重围手术期细节管理是疗效好的保障。
官卫马涛刘春波叶云杨常春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