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如海

作品数:32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城市
  • 3篇容积率
  • 3篇规划设计
  • 2篇休闲
  • 2篇中心城
  • 2篇中心城区
  • 2篇课程
  • 2篇课程设置
  • 2篇空间分布特征
  • 2篇建筑
  • 2篇建筑设计
  • 2篇教学
  • 2篇管控
  • 2篇城市规划
  • 1篇地块
  • 1篇休闲活动
  • 1篇休闲空间
  • 1篇学法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服务

机构

  • 3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常州市规划设...

作者

  • 32篇叶如海
  • 7篇严铮
  • 4篇吴骥良
  • 4篇蒋伶
  • 3篇方遥
  • 2篇衷菲
  • 1篇刘敏
  • 1篇陈洪梅
  • 1篇付悦
  • 1篇应珺
  • 1篇徐有钢
  • 1篇陈轶
  • 1篇嵇玮
  • 1篇王金升
  • 1篇朱伟
  • 1篇徐翔
  • 1篇吴晓笛
  • 1篇李晓蕾
  • 1篇周燕娜

传媒

  • 4篇城市建筑
  • 3篇规划师
  • 3篇建筑与文化
  • 3篇智能建筑与智...
  • 2篇华中建筑
  • 2篇四川建筑
  • 2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城市住宅
  • 1篇中外建筑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住宅科技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重庆建筑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2009中国...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尺度街区模式下的高校老校区转型方式探索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变革,城市中心的高校老校区正由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教育场所逐渐转型成一个学术、产业、经济、文化的复合体。该文结合高校老校区的转型现状,引入小尺度街区理论,论述建设全开放型大学的可行性,并从交通组织于用地布局等方面探讨小尺度街区模式下老校区转型的基本方法。
叶如海徐翔
概念规划阶段的城市新建滨水区特色塑造——以靖江市新港城中心区规划设计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以靖江市新港中心区设计为例,浅析了在概念规划阶段如何改善城市景观,建设滨水区生态城市以及在创造特色城市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做出的设计构想。规划强调了滨水区的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并结合当地的文化内涵,延续了城市特色景观风貌,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滨水区环境。
朱伟叶如海吴晓笛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中心区
高密度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对于高密度城市而言,如何在有限用地的前提下科学配置、合理规划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高密度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为研究主题,从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出发,简要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与规划内容,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实施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之后以规划需求作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高密度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操作性的规划策略与建议。
胡楠叶如海
基于旅游开发的天龙屯堡街巷空间保护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天龙屯堡的街巷是屯堡历史文化的承载体、现代公共生活的体现和现状旅游的主要构成。旅游需要特色与体验,而街巷构成游人对屯堡的首印象。本文在对天龙屯堡的街巷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划定保护区段、明确功能定位及开发强度、整治街巷界面、维持公共生活和倡导公众参与等保护措施,以期促进开发与保护的和谐。
陈洪梅叶如海
关键词:街巷空间旅游开发
浙西南山区村落形态变迁研究
2013年
经济社会发展使得浙西南山区村落形态在过去30余年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本呈现出蔓延式发展、跳跃式发展、内涵式发展等多种类型并存的状态。本文以浙江省松阳县黄南村为例,回顾该村落形态变迁的5个时期,进而归纳总结出浙西南山区村落形态变迁的一般规律,以期对这些村落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叶如海
关键词:村落形态
提升品质 彰显特色——长兴县护城河两岸城市设计思考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探讨了护城河这一特定城市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的方法、目标等问题,提出应以物质形态设计为载体,综合考虑护城河两岸土地利用与功能组织、人的行为活动与社会网络组织、空间景观组织等内容,以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特色。
叶如海吴骥良
开发权转移中的可转移区域选址模型构建——以南京中心城区江南片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以南京中心城区江南片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心城区江南片存在问题以及城市发展价值取向,尝试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基于政府规划引导的基准模型+基于基地条件评估的校核模型”的可转移区域选址框架.基准模型与相关法规政策中对中心城区江南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整体规划管控契合,体现区域层面的宏观把控引导;而校核模型则是在全面考虑相关城市要素的基础上,利用多因子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具体地块被划作接收区与转让区的适宜程度,对其赋值,体现地块层面的中观落实调整.最后根据开发权供需平衡的转移原则,对模型叠合后的研究成果进行校核.
叶如海杨文意蒋伶严铮
南京强度分区规划中的技术逻辑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强度分区规划是研究城市用地使用强度空间分布的规划,现有研究较多关注技术理性应用而非整体技术逻辑。以南京强度分区规划实践为基础,分析梳理隐藏于技术应用背后的技术逻辑。南京强度分区规划以“宜居高效、疏密有致”为目标,通过对现状与规划容积率的分析,总结客观规律,并从强度分区分级、基准容积率、地块修正、多维度校核验证等过程来实现开发强度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在这个过程中,强度分区规划的技术逻辑包括3个层面:底层逻辑为价值取向和目标设定,是强度分区规划的根本;中层逻辑是对客观规律的总结归纳,是强度分区规划合理的保证;表层逻辑为实现目标与应用规律的方法手段,是底层与中层逻辑的具体化。
叶如海严铮蒋伶方遥
关键词:技术逻辑
基于POI数据的南京主城区城市功能混合度研究
2024年
提高城市用地混合使用的程度,建设多样化、多功能的城市空间,是塑造城市活力、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以南京主城区为对象,首先指出香农多样性指数在测度功能混合度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次尝试用混合程度和混合质量两个指标来评判地块功能混合度的高低,最后对主城区用地功能混合度进行识别,总结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南京主城区的功能混合度总体呈现“中心集聚、多点散布”的高混合度地块空间分布特征,局部呈现中心区片状集聚、沿主要道路线状集聚以及围绕地铁站点状集聚的特征。根据混合度特征分析,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建设发展时序、商业中心体系规划等,而中微观层面的分布形态则与市场因素、用地布局、地铁站点等密切相关。
汪欣贇叶如海
关键词:空间分布特征
众创理念下传统电子街区功能业态演变分析研究——以南京珠江路为例
2024年
传统电子街区是城市电子信息产业高度集聚的地区,但近年来线下实体经济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其面临产业弱化、功能孤立、空间混乱等现实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思路。研究利用百度街景地图和兴趣点数据,聚焦于南京珠江路传统电子街区近十年功能和业态的演变分析,从中发现,原本以电子贸易为主的街区逐渐向综合化街区发展,业态呈现多样化发展且空间布局集中有序。传统电子街区在众创理念下的转型,可以通过优势资源整合、业态布局优化和物质空间更新来实现。
汪欣贇叶如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